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工艺的船台压力计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邦杆  杨杰 《港工技术》2010,47(1):22-24
目前,船舶气囊下水过程中的船舶、船台受力变化计算尚未见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这影响到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的推广。通过对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宽支座弹性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下水过程中的船台压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船舶气囊下水运动受力计算与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囊下水过程中,如何计算气囊受力变化情况,保证气囊下水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分析了船舶气囊下水过程,研究了在移船过程中气囊布置数量、间距、所受压力以及承载力的变化,并以某型船为例,进行了气囊受力计算,校核了气囊压力,论证了下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船舶重力式下水的相关特点,对气囊下水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气囊的受压变形量和摩擦力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截面积等效法和能量法推导气囊工作高度的计算公式,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气囊下水所需气囊个数进行推导和计算,采用优化方法中的理想点法对气囊的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以期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气囊下水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的实用意义,并简要介绍了下水工艺的操作过程。对气囊技术指标所涉及的直径、工作内压和承载能力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分析了船舶牵引力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牵引力计算的近似公式。文章还介绍了船舶气囊上、下水过程中船体受力的测试结果和这项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6艘万吨级以上船舶气囊下水过程中船体钢板的结构应力、气囊动态压力、船舶倾角、下水水位等数据的实际测量和分析,船舶气囊下水由于受船台参数、船舶自重、气囊分布、下水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2万吨左右及以上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可能存在由于船体结构应力过大发生钢板变形等影响船舶安全的情形发生,但可通过合理设计下水方案,减小船舶下水过程的艉落角度,选择较高的下水时的水位,适当增加气囊个数,从而减小船体钢板结构应力,减小气囊压力,增加船舶下水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下水气囊之最佳缠绕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下水气囊采用锦纶帘子布缠绕制成。根据受力分析,船舶下水用的气囊随着工作高度的不同应有不同的缠绕角度,文中对如何选取工作高度以及其最隹缠绕角的计算方法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超 《广东造船》2012,(3):71-74
本文根据船舶气囊下水实施案例,通过对下水过程中气囊压力、牵引力等一系列的计算,介绍船舶气囊下水的原理、方法及流程,探讨气囊下水作为中小型船舶下水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的飞速发展,使用气囊下水的船舶越来越多,本文对辖区内气囊下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监管建议提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航  方晓波  余龙 《船舶工程》2017,39(2):59-63
气囊下水已经成功用于7万吨级船舶的下水,但由于下水过程中气囊变形情况不可控,下水过程仍然存在相当的风险。借鉴船舶滑道纵向下水力学理论,针对气囊特征进行改进,引入船用气囊的承压变形本构关系等,建立了船舶气囊下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气囊支承力及船体变形量实时计算。还对多气囊产生的非线性支承力分布、入水气囊的支承力计算、气囊与船体间的摩擦系数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编制了相应程序;对下水过程中可能的气囊破坏极端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气囊爆破失效对下水过程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现已得到广泛应用,而气囊滚动阻力是影响该类船台坡度设计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气囊滚动阻力计算模型与对影响滚动阻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类船台坡度的计算方法,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船舶气囊下水工艺得到了诸多船厂的广泛采用。但由于与下水工艺密切相关的下水坡道的设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船舶下水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介绍了船舶气囊下水工艺过程,分析了下水坡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水坡道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坡道设计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2.
船舶气囊下水是我国独创的工艺,气囊下水工艺在中小型船舶下水中应用尤为广泛。随着采用气囊下水船舶尺度的增大,下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船用气囊下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要解决下水安全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气囊的承载能力和制定更加合理的下水方案。而如今气囊下水多是利用经验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因此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气囊下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船舶气囊下水工艺实践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叙述船舶气囊下水新工艺在我国内河中、小型船厂近年来的实践,提出和总结气囊下水工艺有关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鉴于气囊下水新工艺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并随着气囊制造质量和下水工艺不断完善提高,气囊下水新工艺必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下水船舶重量期望可提高到2000t。  相似文献   

14.
船舶下水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以325 m PLV铺管船为例,介绍了采用气囊滑移+半潜驳船下水1.7万t以上巨型分段的实施工艺,分析了气囊下水的优缺点,可为类似大型船舶下水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香 《中国修船》2010,23(6):42-46
文章叙述了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囊进行船舶下水,已经成为成熟的船舶下水新工艺,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和价值。文章结合荣成市神飞船舶制造基地1.5万吨级、2.5万吨级、3.5万吨级船台工程的设计,介绍了船台设计要点、船舶利用气囊滚动下水工艺、气囊下水船台的主要特点和气囊下水须要注意的问题。可为相关设计、使用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宽支座弹性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船舶纵向气囊下水的气囊运动机理,构建了船体与气囊受力模型,并将船体、气囊与船台假定为串联弹簧体系,提出了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宽支座弹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中论述了气囊下水的计算阶段划分,提出了各个阶段的计算内容。在船舶气囊纵向下水的过程中,船舶倾角的变化呈一条光顺曲线,因此滑道下水过程中的"尾跌落"和"尾上浮"现象在气囊下水中不再明显,需要重新加以认识。文中对气囊压力和气囊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做了讨论,并就气囊下水曲线的内容和表述方法提出了主张。  相似文献   

19.
高承载力多层揉压气囊的研制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承载力气囊的研制背景.提出了“揉压气囊”新概念及其损坏机理。建立了结构受力模型。在这些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高承载力多层揉压气囊。其承载能力比原型产品提高1.5倍.大大拓展了柔性气囊下水技术的应用范围。通过新产品研制,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包括新型橡胶配方、“低温-长时间”硫化新工艺、“整体双面压合”新方法、优化的结构布局以及头部抗爆设计新结构。这些技术成果为生产高质量的气囊以及其它橡胶产品奠定了基础。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后,开创了万吨级以上船舶用气囊下水的新局面,气囊下水和上排的船舶重量迭创新高。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艘万吨级船舶采用新产品气囊下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新产品的开发成功为我国柔性下水技术的进步和抢救失事船只提供了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20-24
根据船舶气囊下水的特点建立船体梁的结构计算模型;分析气囊的受力特性,结合能量守恒推导出适用于不同直径气囊工作高度H的求解方程,在此基础上求解气囊等效成弹性支座的非线性弹性系数k;将k表示为位移的非线性函数代入等效节点力矩阵,结合刚度矩阵、位移矩阵求解平衡方程,推导出船体梁弯曲应力的求解表达式。最后通过理论值与实验测量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求解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气囊下水过程中船体结构的应力评估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