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烟台港至南美、北美、北非、中东、日、韩等国际滚装运输航线的先后开通,烟台港汽车滚装船的运输量不断增长。由于汽车滚装船的船型设计及操纵特性有别于其他常规船舶,其操纵难度有所增大,给引航员和船舶操纵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通过分析汽车滚装船的结构特点、操纵特性及烟台港口水域环境,结合多年引航实际经验,对影响汽车滚装船靠离泊掉头操纵的因素进行论述,并提出船舶应对海风影响的策略及掉头区域的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大型滚装船特点和影响靠泊的安全因素,总结实际操纵经验,提出了引领技术要领和建议,期望对引领大型滚装船安全进靠天津港滚装码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计算滚装船靠离泊操纵时所需拖轮的总功率与实际操纵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船舶靠离码头时港作拖轮的配置与船型、排水量、以及风浪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此文针对滚装船受风面积大的特点,对其受风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受风面积与载重吨的关系式;然后对风浪流条件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要,给出了滚装船拖轮总功率配置的估算方法,为保障滚装船靠离泊作业时的拖轮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滚装船和我们比较熟悉的散杂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在结构、动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实际操纵体会,介绍了大型滚装船的特点,在港内航行、靠泊和离泊与普通散杂货船、油船不一样的地方,探导一些滚装船港内航行、靠泊、离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交通网络当中,海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船舶队伍与船员队伍不断壮大,相应的,海上交通安全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大风浪中滚装船的操纵方法进行探究,首先,介绍了大风浪对船舶操纵安全的实际影响,有针对性的改进滚装船在大风浪中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在主航道航行、靠泊操纵和应急操纵,并针对大风浪中滚装船的操纵方法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邢玉顺 《天津航海》2011,(3):14-15,26
文章着重介绍了滚装船的结构、操纵特点,以及受横风时风动压力所产生的横向移动速度,并在不同风速和吃水情况下所承载的受风压力。天津港拖轮的类型所产生的顶推力,风向和风速的估算,在5级风和6级风时两种大型滚装船需配备的拖轮马力,以及运用经验、方法配备拖轮的实际差距。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洋山港引航员和有经验船长在虚拟的环境中对汽车滚装船在各种工况下进行靠离泊模拟试验,分析确定汽车滚装船靠泊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作船码头的极限条件,为后续的码头营运操作和管理及引航操作提供参考依据,保障汽车滚装船靠离泊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周亚山  李侨生 《航海》2011,(5):44-46
无动力滚装船移泊操纵要领,在泊位水深和长度受限等复杂环境下吊装大件的船体定位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港区水文气象、港池的水工条件、滚装船的操纵特性、引航操作实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小漠国际物流港引航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应对对策,结合未来到港滚装船船型的发展,提出港区优化的具体建议,旨在更好地保障滚装船的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无动力滚装船移泊操纵要领,以及在泊位水深和长度受限等复杂环境下吊装大件的船体定位控制操纵,为造船厂分段造船吊装大件和航海人员在移泊与稳泊作业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马隽  赵杨 《水道港口》2010,31(1):45-50
采用不同比尺的物理模型,研究了3万t级海船及游艇在进出港航道中航行产生的船行波特性;利用造波机模拟海船船行波,试验分析了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航道两侧挡沙堤出水后,对海船航行具有较明显的限制性航道特点;海船航速8节时在游艇航道中产生的最大波高为0.46m,对单游艇航行安全没有影响;当海船和2艘游艇三者同时相遇时,游艇航速宜小于等于10节。  相似文献   

12.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2万吨级多用途船船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船与相近吨位船舶相比,傅氏数高,方型系数大,船型优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上海船研所同类型多用途船船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2个方案的球艏线型,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优选出推荐船型。优选船型有效地解决了该船的快速性问题,性能优良,可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4.
安东 《水运工程》2019,(12):75-79
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航道水深等建港条件受限、大宗散货进口或出运而建设大型码头成本巨大的问题,探讨通过水上过驳系统中转,减少港口建设及营运成本的可行性。结合孟加拉电厂配套煤炭码头的设计过程,探讨如何确定水上过驳装卸工艺系统。采用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船型组合,合理选择运输船型,并根据乘潮情况确定航道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过驳中转系统,可避免大型码头建设及长距离航道的疏浚维护费用,水上过驳成本相对于货物价值影响不大,可作为码头建设一个可行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含塔柱、承船厢、水体、船舶、提升系统等构件的大型垂直升船机整体模型,计算分析了升船机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横荡、扭转、纵荡是承船厢结构低阶主要振型。厢内有船会降低承船厢系统的自振频率,其有船与无船工况下横荡自振频率分别为0. 130 9 Hz和0. 280 5 Hz;升船机整体结构低阶特征振型主要包括整体系统的横向摆动、绕竖向的扭转、纵向摆动。承船厢内有无船舶计算得到的同种振型下升船机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差很小,表明船舶对升船机整体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不大;承船厢位置的升高会使得升船机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承船厢位置的变化对升船机低阶振型影响较大,对高阶振型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半滑行船的航行姿态对船体阻力影响较大。为研究扰流板对半滑行船的降阻作用,首先在3种典型载况下,确定了船模未加扰流板的阻力、纵倾及升沉;然后在这3种载况下,于船模艉部添加扰流板,与静水未添加扰流板时船模的阻力和航态作比较,且不同航速时扰流板的设置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板高度可以减小半滑行船的纵倾角和阻力;扰流板的降阻效果与船模的压载有关,其中满载情况下的降阻效果最为明显,最大可达6%。  相似文献   

17.
船舶航速优化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速航行原理是船舶航行节能的一个重要规律。将船舶航速的优化抽象为对目标函数求极值的数学问题,分别建立离散、连续时间模型,分析讨论了固定时间端点与滑动时间端点不同边界条件对模型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恒速航行船舶总耗功最小;优化航速不仅与航行要求如规定的路程、时间有关,还与推进功率系数及辅助功率有关。研究方法可为船舶航行降低功耗以及制定航行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尚桦  李若 《水运工程》2020,(2):62-66
三峡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具有水位波动大、变化快的特点。为减少水位变动对三峡升船机船厢下游对接运行操作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建立船厢下游对接时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拟合数学表达式,得出结论:船厢下游对接时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是线性对应的。根据三峡升船机现阶段运行操作现状,结合船厢水深、船厢与下游偏差变化,提出船厢下游对接不同时段的运行操作应对策略,为三峡升船机运行操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在智能船舶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光栅传感器除具有一般普通光纤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带宽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和耐腐蚀外,还具有易集成、本征自相干性好、波长编码、可实现实时测量和分布式测量等独特优点,近年已成为新型传感及国际智能结构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国外船舶结构中的应用,分析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在信息化智能舰船中能起到的作用和在智能船舶结构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船舶运动信息的航行海域海浪特性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林  李积德 《中国造船》2005,46(3):1-10
以船舶自身为波浪测量仪,致力于采集方便而又尽可能少的船舶运动信号以提取航行海域实时海浪特性.由于估计中不依赖原始理论计算的传递函数,不需要附带波浪采集装置,而仅利用航行中船舶运动的观测序列完成海浪谱反演,故该海浪测量方法可适应船舶自身运动参数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反演估计的船舶运动频率响应特性,与事先计算或以其它实验方法得到的船舶运动频率响应特性得以比较,可以深化、修正对许多不易实时测量的海浪激励状态与船舶运动响应关系的认识,并积累船舶工程研究设计所必需的相关海域海浪谱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