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期运行图编制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期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下,所有列车在车站到发都是周期循环发生的。将安排列车运行线的问题看作周期事件安排问题,并借助周期约束图及周期势差模型,可以建立周期运行图网络模型。模型充分考虑到列车不同情况下的停站时间、到发安全间隔等各项周期约束,并将列车的总停留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当约束图顶点和弧的数量众多时,模型的求解将比较困难。通过选择合适的约束图生成树,找到变量的合理取值范围,并对模型进行一些预先简化处理,可以降低模型的求解难度。最后求解一个区段不同列车开行方案的周期运行图,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GIS的数字测图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君 《铁道勘察》2001,(3):13-15
介绍了面向GIS数字测图的几种方法.针对数据--这一GIS的核心问题,讨论了数字测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数字测图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站场总体布置图绘制时多耦合约束的难点,基于分阶段处理耦合约束的思想,提出"断面扫描法"处理设备坐标的相对位置约束,而后将"自适应分段多比例法"用于解决比例协调约束,在最后的约束调整过程中,应用"相交可行域法",实现道岔及股道相关约束的自动处理。该研究可快速建立站场设备从原方案到总体布置图的坐标映射,实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总体布置图的自动生成。研究成果已在若尔盖、开原西等多个站场设计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面向GIS的数字测图有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君 《铁路航测》2001,(3):13-15
介绍了面向GIS数字测图的几种方法,针对数据-这一GIS的核心问题,讨论了数字测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数字测图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客票径路计算中径路信息与实际旅客出行径路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分析径路生成的计算模型出发,结合铁路通票业务背景,提出一种车次约束机制下的径路生成计算方法。算法以选择性集中存储为径路存取方式,实现径路公共信息的全路共享与车站特殊径路的分布式存取,有效压缩径路信息存储空间,提高径路选择效率;以车站-车次邻接表为基本数据结构,将铁路路网图改进为列车约束下的列车可达图,保证车站生成个性化径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算法摒弃原有径路计算只计算本站至全路各个结算站间最短K路径的方法,分车站特殊径路计算和公共径路计算两步实现径路的计算,从根本上保证径路计算的有效性,解决通票径路与列车走行径路不符问题,实现了对现有径路生成算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大型客运站股道分配问题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大型客运站的股道分配问题是指在列车运行图与车站平面图的时空约束条件下,为列车分配无冲突的进路和站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规划的方法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将约束条件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它们分别反映车站作业安全要求以及对股道和进路的选择偏好;然后将求解过程分为约束识别、值排序以及Back-tracking搜索3个步骤。对某大型客运站的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求解大型客运站的股道分配问题。这一方法为检验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以及制订车站作业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由专家参与的决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精确、基至不可测的因素。传统的决策方法无法体现这些在专家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在一类MADM问题中引入模糊集来表示专家所提出的决策目标或约束,并与传统的决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的专家决策方法。本文首次提出满意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所述示倒表明了此法在技术决策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建立一个适用于多城市之间如何选择最优交通方式组合的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多目标的0-1规划模型,通过虚拟一个运输网络,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带时间约束和能力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求解算法-基于求最短路(Dijkstra算法)的启发式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带有时间约束和能力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圆形截面碳纤维约束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数据,发现不同文献在碳纤维约束混凝土试件破坏时的实测拉断应变存在较大的系统偏差,从而导致由约束强度fl来确定其强度和应力—应变表达式中的有关参数取值不具有通用性。认为,碳纤维对试件的约束刚度Cj和混凝土特性决定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形式,而碳纤维拉断应变仅决定了曲线的终点。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牵引计算层次约束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实现高速铁路牵引计算过程的连续性和自动化,研究并提出层次约束方法.根据高速列车具有连续控制能力的技术特点,给出以限速约束为主线、辅以操纵约束的层次约束方法计算步骤.按照当前限速段的出口速度必须满足下一限速段限速、当前限速段的入口状态应是前一限速段的出口状态的要求,通过建立入口状态反馈机制实现限速约束,解决了牵引计算的连续性问题;通过标准操纵曲线的运用实现了操纵约束,解决了牵引计算结果的实施性问题.以京沪高速铁路牵引计算为例验证了层次约束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存在问题,根据约束理论,找出关键约束因素。提出通过规范设计配合工作,加大现场设计配合工作监督及考核力度,督促施工现场设计配合机构增加资源及加大投入,促进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设计配合工作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绘制Nyquist图非常重要,但手工绘制较为烦琐.为简化工作,我利用MATLAB编制了专用程序,可以用它来绘制控制系统的Nyquist图和Bode图.该程序的难点在于输入数据的转换和传递,guil.m和Calledit.m及calleditl.m文件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操作简单的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许珠 《铁道学报》1996,18(3):63-66
研究了极大非Hamilton图的构成和性质,并对两类极大非H图分别用实例如以说明,特别是应用极大非H图判别任意图G的H性,这对图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车务段安全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4):10-12,15
针对车务段在铁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下,管理范围扩大、人员增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现场监督控制、落实问题整改制度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等建议措施,通过提高车务段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运输安全稳定,以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和运输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既有铁路复测数字化成果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学颖 《铁道勘察》2005,31(6):22-23
介绍自行研究开发的铁路复测线路、站场标注系统,该系统将外业测量的数据分类自动标注到线路、站场图上,具有准确、便捷、快速等特点。此外,还介绍了数字正射影像图集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弹条服役状态下模态频率与波磨激励频率一致引发的共振断裂问题,建立潘得路FC快速弹条有限元简化模型,通过以弹簧为边界条件模拟弹条不同部位的约束,分析其模态频率随约束刚度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弹条约束刚度参数优化的防断裂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弹条扣压端垂向约束刚度(150~450 N/mm)对弹条第一、三阶模态频率(400、900 Hz)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并对第三阶共振峰幅值有明显影响;弹条后跟下部径向约束刚度(400~1 600 N/mm)的变化,引起弹条第二阶模态频率(660 Hz)的变化,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对弹条第二阶共振峰幅值也有显著影响。弹条第二、第三阶模态频率为危险频率,防断裂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8.
机车周转图的计算机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分析机车周转图特点的基础上,将机车周转图的优化问题转化为典型的求图染色数法的数学问题,进而给出求最小机车台数机车周转图及机车交路的勾画方法。方法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Turan定理刻划了不含三角形而合线最多的n阶图的特征,本文讨论了这类图的一般结构,从而给出Turan定理的一个构造性证明并且加强了定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体系系统动力学理论,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可将车轮间的动力学矢量设计成树形结构,这种处理使车轮间仅生成动力学约束而不是运动学约束。另一种方式将车轮间的纵向耦合方式视为无质量的运动约束,即车轮在连接点处具有相同的运动,运动矢量形成闭环。目前,在建立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动力学模型时,都采用运动学约束来处理一侧前后车轮的耦合关系。以某COMBINO型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为例,分别采用运动学约束和动力学约束的方法,对比曲线通过能力,以评价动力学约束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