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功率、容量及最优的放电深度等方面研究了满足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超级电容理论及优化配置。通过超级电容能量存储配置方法的理论分析,得出电容装置最小的电容总数及电容最优的放电深度的算法。在满足能量存储的条件下应使电容总数最小。算例分析表明,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电容设备不仅要考虑功率和容量的要求,还要考虑电容的配置和放电深度。  相似文献   

2.
超级电容能量存储装置只依据容量和功率约束进行配置设计,在不考虑超级电容最大电流的约束情况下,将严重影响超级电容存储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开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车载超级电容理论及优化配置研究。在考虑功率和容量的同时,兼顾超级电容最优的最大电流约束,通过超级电容能量存储配置方法的理论分析得出电容装置配置的最优电容数、最优的放电深度dopt和最优的最大电流Isc,max。通过Matlab仿真,确定了以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为例的超级电容能量存储装置的电容装置最优配置,以及控制过程中所需的最优的最大电流Ic,max,为车载电容储能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示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钢轨传输特性,ZPW-2000A轨道电路在钢轨上安置了补偿电容,以抵消钢轨在传输高频信号过程中的感抗作用,其中补偿电容值及补偿间距是补偿电容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在构建补偿电容与钢轨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轨道电路传输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补偿电容值及补偿间距对钢轨发送端输入阻抗、电压及电流等电气参数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索了钢轨各点轨面电气参数与补偿电容值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钢轨发送端阻抗模值随补偿电容值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阻抗相位角则随补偿电容值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无轨电车超级电容系统的散热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风散热解决方案。首先,研究了超级电容系统的发热原理,建立了超级电容模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然后,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最后,提出针对该模型的通风散热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超级电容系统的各个模组温度下降了1 ℃左右,模组间最大温度差为2 ℃,较好地保证了超级电容工作温度的一致性,确保了超级电容系统较好地运行在无轨电车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绿色能源超级电容的现代有轨电车对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江苏省淮安市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研究,开创设计超级电容数字智能集成方案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新技术的设计理念和超级电容在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运营中应用的设计方案,并在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能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有轨电车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超级电容的充电特性,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中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交路的需求,分析计算在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超级电容剩余的电量。提出了对车载超级电容充电参数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倪侠渔 《铁道学报》1997,19(3):79-82
讨论了开关电容滤波器设计中的换算技术,应用换算技术鲽关电容滤波器的设计中合理,对实现开关电容滤顺电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已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使用的电池组、飞轮和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从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对三种储能设备进行了比较,指出超级电容是最为理想的储能方式。通过比较超级电容的车载和地面模式,提出超级电容车载模式是最为经济的储能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轨道电路补偿电容设备在实际运用环境下使用寿命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实际情况,开展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补偿电容失效规律分析。评估了不同分布模型对补偿电容失效数据统计特征的适应性,选取拟合程度最好的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对外界环境影响下的补偿电容失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相同室外使用条件下,不同批次补偿电容的失效规律存在差别,可能与设备质量或安装工艺有关;(2)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的补偿电容设备更易受外界影响,补偿电容退化速度更快;(3)寒冷地区气温变化导致的冰雪凝结、融化过程,会对补偿电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现场运维单位应根据补偿电容失效规律,对补偿电容失效较多的时间及区域加大检查力度,有侧重性地开展运维工作,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以TMS320F28335作为主控芯片,采用双闭环策略控制超级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应用Maxwell的超级电容器组与双向DC/DC变流器构建了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列车制动时,超级电容充电,吸收再生电能;在车辆起动或无电区时,超级电容放电,为列车提供电能。实现节能减排功能,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DC 600 V客车充电器支撑电容在实际运行工况中发生的故障,提出了在DC 600 V客车充电器支撑电容回路增加熔断器的保护策略,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加装熔断器防止电容爆炸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特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作用。通过增加电阻-电容电路,可使继电器延时落下。通过选取合适大小的电容和电阻值,可以满足继电器电路对时序的要求。电阻-电容电路在增加继电器缓放时间的同时,对电路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需从继电器常态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电路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用FDTD法分析散热片屏蔽层对耦合电容的时频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  张林昌 《铁道学报》2001,23(6):59-62
散热片是保障电力电子器件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而散热片是与电力电子器件间的电容耦合是电力电子装置产生共模辐射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对研究电力电子装置的辐射发射特别重要。本文首次采用FDTD法计算了散热片和电力电子器件间的高频耦合电容,重点研究了置于电力电子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的屏蔽层对耦合电容时频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高频端,散热片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尺雨与所关心的波长相比拟,分布参数影响了该电容的数值。该耦合电容已经不能看作简单常数,而是一个随时间、频率变化的量。对本文设计的模型,加有屏蔽层时,耦合电容减小。结论说明,不能用静电场推导的电容公式简单计算频率很高时的耦合电容,也可以这么说,某些低频时建立的概念解释不了频率很高时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漏泄同轴电缆电容的有限差分法求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华  舒琳  裴涛  王均宏 《铁道学报》2002,24(3):36-39
用有限差分法对漏泄同轴电缆的电容进行了计算.文中首先从Laplace方程出发导出了漏缆横截面内电位的差分方程,给出了径向各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并进行了离散化,得到了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计算式.然后对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以及人为设置的外边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电容收敛曲线.最后对漏缆缝隙角度对电容值以及特性阻抗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施华  裴涛 《铁道学报》2002,24(3):36-39
用有限差分法对漏泄同轴电缆的电容进行了计算,文中首先从Laplace方程出发导出了漏缆横截面内电位的差分方程,给出了径向各分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并进行了离散化,得到了电容和特性阻抗的计算式,然后对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以及人为设置的我边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电容收敛曲线,最后对漏缆缝隙角度对电容值以及特性阻抗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运行原理以及模块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考虑传统的单相桥臂平均电压控制可能会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不平衡而导致波形畸变,结合载波移相调制方法提出了三相桥臂平均电压控制的方法,并对子模块电容电压采取比例积分调节,使得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在稳定的范围内。仿真验证了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分析导线对地电容对牵引供电仿真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具体仿真算例,说明了部分电容对牵引网电压电流的影响。最后定量给出了电容对牵引供电系统仿真计算的影响,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容补偿装置的现状,通过漕河所二次控制设备综合自动化改造前后电容运行状况,对比分析了2种保护装置的原理。通过现场数据测试,初步分析多起电容补偿装置差压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并针对该现象,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10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的补偿贯通线电缆线路对地存在电容,正常送电运行或单相接地时都有电容电流流过线路,而且电缆线路相间及对地电容远大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亦远大于架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补偿调压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共同调压时的交互影响,指出串并补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并补使流过串补的无功电流减少,串补使系统的等效阻抗降低.仿真研究表明:负荷电流大小和串联电容补偿度是影响串并补交互影响的关键因素:串并补共同作用可以降低系统电压的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