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路客运枢纽系统运营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公路客运枢纽系统特性,应用模拟优化理论和方法,构造了系统运营模拟框架,编制了经检验有效的模拟程序,再现了系统运营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客运系统站场布局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为客运站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现有站场系统,能为可能采取的运营方案实施预演,从而实现运输组织方案的优化。文中还给出了示例。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采用该方法对公路客货运站场布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对泰安市交通规划研究的公路枢纽站场布局方案的评价为例,详细阐述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2006,4(6):47-48
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公路客运站由于站场面积小、客流量大导致“有市无场”的状况,使车站周边成为城市交通秩序最为混乱、拥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公路客运站外迁一度成为解决场站不足和城市交通拥堵的首选策略。那么,公路客运站外迁是否符合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律和原则?希望本期专家的讨论能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道路客运站场作为旅客运输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衔接的重要节点和场所,在道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站场网络,是推进道路客运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山西省道路客运站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应道路客运业发展的站场网络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路客货运站场规划布局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颖 《交通标准化》2008,(5):103-106
公路主枢纽站场作为公路运输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闻衔接的重要节点和场所,在公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公路主枢纽站场,是推进公路运输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公路主枢纽的站场布局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公路客货运选址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综合分析,权衡各方面的利弊,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出行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公路客运站场的建设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亦越来越大。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市的客运站场规划还比较落后。对小城市客运站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站场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路客运站场布局规划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其影响因素很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国家政策方针中的相关规定、旅客运输的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直接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计算,确定站场数量和规模,使其满足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划分公路客运站场体系中不同建设主体的投资份额,对公路客运站场体系的层级结构及其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受益原则”将公路客运站场的受益群体分为全国性、区域性与地区性客流三个层次,由此可建立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场投资分配模型。实例表明,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投资分配方法可行,规划方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划分公路客运站场体系中不同建设主体的投资份额,对公路客运站场体系的层级结构及其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受益原则"将公路客运站场的受益群体分为全国性、区域性与地区性客流三个层次,由此可建立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场投资分配模型.实例表明,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投资分配方法可行,规划方案可探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路客运站旅客发送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分析公路客运的运营特征和需求特性,对已有和规划的公路客运站适应性进行论述。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公路客运站布局方案,并对其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城市的公路客运站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两级供应链中多源-能力受限-设施布局问题理论,在考虑装车点办理能力、整列始发直达等约束条件下,以包括运输费用和固定建设费在内的总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符合我国单产品铁路战略装车点特征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优先权编码思想,提出基于优先权编码的遗传算法求解策略,设计了基于优先权的两点映射交叉方法,采用两点互换变异及无回放余数随机选择策略拓展解空间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这一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电动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充电站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阻碍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建设前期选址是否合理影响着充电站的运营效益、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的研究现状,总结影响充电站选址布局的因素和充电站选址布局原则。在满足选址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充电需求点分布,建立以充电服务半径和充电站最大服务数量为约束的充电站收益最大化的非线性目标函数。为求解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处理。最后通过仿真算得充电站的位置和服务充电需求点的范围。算例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较优的选址方案,为充电站的选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编组站是铁路技术作业的基层生产单位,在车流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编组站建设或改造投资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站型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实际运转作业中,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各有优缺点,同时,编组站的布置还要受到很多技术因素的制约,因而,仅仅依靠简单的定性对比分析来确定站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定量比对研究,构建站型选择的量化标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着眼于确定单双向系统选择的技术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定量研究反向改编列车对单向系统及折角车流对双向系统各自的影响,从车流结构角度得出影响选择的技术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单向三级三场和双向三级六场为代表,构建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典型单双向系统的择优比对模型,并通过徐州北编组站进行实例验证,从中看出,从车流结构入手,根据各种车流在编组站所消耗总费用的高低来进行站型选择不仅切实有效,而且经济科学,同时,这也为全面定位编组站的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自动检票闸机组利用不均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栋  吴娇蓉  金昱  刘莹 《城市交通》2010,8(3):28-35,63
为改善轨道交通车站内自动检票闸机使用不均衡状况,在对上海市地铁人民广场站、静安寺站、徐家汇站闸机组利用效率调查基础上,深入研究闸机组利用不均衡性与车站步行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相对空间布局、客流量、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由于乘客存在选择最短路径的行为习惯,越靠近自动扶梯/楼梯的闸机利用率越大;客流在接近饱和状态下闸机的时间利用不均衡度降低。针对闸机组与客流步行方向平行/垂直两种布置方式,分别提出3种布局改善方案,并利用行人仿真软件Legion进行评价。推荐闸机组分三排布置且两种闸机布置方式排间距分别为0.5m和1.1m,改善后空间利用不均衡度可降低至0.3以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通设施布局选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面临着多属性多方案优先级排序、在多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等问题。本文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法-TOPSIS法应用到自行车停车场布局选址研究中,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决策指标权重的计算,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主观性强等弊端;并且针对南京鼓楼地铁站确定合理的自行车停车场选址决策指标,基于TOPSIs法完成鼓楼站自行车停车场选址的理论研究;最后通过对鼓楼地铁站的实地调研,进行了详尽分析,对理论上获得的自行车停车场选址结果进行分析检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编组站配流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组站配流是阶段计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以路网性编组站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编组站站型对车流组织的影响,着重探讨了配流计划与调机运用的关系。根据出发列车车流来源的确定性程度,将出发车流来源划分为A、B、C三类。从编组站配出发车流来源的确定以及到达列车解体顺序的确定,流问题的三个方面入手,即出发列车编组顺序的确定、利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配流问题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高斜锥坡基础,结合利用电子全站测速仪放样的工程实际,以PC-E500袖珍计算机为基础开发了放样数据计算应用程序。该程序采用统一的计算模型,适用于斜交任意角度的桥涵锥坡的基础平面放样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8.
在轨道建设初期其站点合理的布设尤为重要,本文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建立了轨道交通站点布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依据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备选站点得分,来全面、高效地评判各站点布设的优劣,从而在各备选站点中选出最为合理的进行布设或对现有的站点进行影响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的优化,对铁路的运营发展以及整个运输系统效率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运站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和优化问题的相关描述,将整个网络系统简化,略去从一个客运站到另外一个客运站的运输过程,仅考虑向客流消失地疏散或从产生地集中到客运站的旅客出行过程,建立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