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行横道通行能力是确定行人过街设施的基础参数。通过分析信号交叉口处人行横道混合交通特征,提出了一定周期时长和单位人行横道宽度的人行横道绿灯时间内的实际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的方法,推导出了无信号交叉口处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是提出改善行人安全措施的前提。本文初步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干扰运行和行人过街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长春市南湖大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观察和试验,定量分析行人到达人行横道规律和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其中重点分析年龄、性别和人群中行人数量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按照年龄将行人分为中、青年人,老人,儿童;按照性别将行人分为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人群中行人数量主要选取1,2,3及4人以上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下一步针对实地情况提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信号交叉口通过设置绿闪信号,在机动车获得通行权之前清空人行横道上的过街行人.为研究行人在此信号期间的过街行为,提出一种绿闪信号时行人过街运动模型.综合分析绿闪信号、周围过街行人、人行横道边界以及右转冲突车辆对行人过街的影响机理,基于社会力模型,建立绿闪后人行横道上行人过街行为模型,并根据实际调查所获得的人行横道尺寸、行人与车辆速度等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基于模型仿真行人运动行为,产生行人分层现象以及与周围行人、冲突车辆避碰等行为,验证模型在宏观层面的有效性;对不同断面的仿真行人与实际过街行人的过街速率变化曲线进行拟合,拟合优度指标显示模型对人行横道前/后半段过街行人模拟精度分别为83% 和95%,验证了模型在微观层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行人过街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研究城市平面行人过街的速度及差别,分别对哈尔滨市冬夏两季的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路段人行横道和自由过街5种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速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冬季与夏季和不同过街条件下行人过街速度的变化以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行人年龄、性别、人行横道长度、过街行人数量和绿灯时间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15%位速度作为行人过街的设计速度,提出冬夏两季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设计速度推荐值。  相似文献   

5.
人行横道因其建设维护费用低、行人过街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之中。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人行横道上,行人过街存在不同的问题。以北京市展览馆路段为例,针对有无信号灯控制路段人行横道的交通状况进行了交通调查,在对比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行人过街效率、机动车通行效率以及人行横道安全性3个方面,探讨不同的路段人行横道控制方式对交通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是衡量人行过街设施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中分析了人行横道处行人的过街特性,给出了基于行人过街延误、基于行人过街饱和度的2种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和服务水平评价标准,确定了规范推荐值法和公式计算法2种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得到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3种行人过街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提高行人过街效率,设计了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系统.该系统分别采用视频和感应线圈实现对过街行人和路段车辆的自动检测,并据此设计行人过街感应信号控制方案,辅以“减速带式”人行横道、路段行人过街通道灯和智能人行道护栏3种过街辅助设施,实现时空上的人车分离.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研究人行横道上铺设的发光带对于减少机动车对行人过街的"抢行"行为的效果.研究利用3Dmax软件设计了包括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道路仿真模型,对被试者进行模拟驾驶实验,检测其行经人行横道前的减速幅度,同时运用心理学量表获取其主观性评价,探究了不同的场景下自发光人行横道在减少"抢行"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夜晚蓝色人行横道发光带,配以闪烁提示标志的配套设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驾驶员经过人行横道前的速度,有利于减少"抢行"行为.研究可对减少"抢行"行为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城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的速度及差别,分别对郑州市8种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速度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过街条件下行人过街速度的变化以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行人年龄、性别、人行横道长度、不同时段对过街速度的影响,为行人过街设计速度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人交通是信号交叉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信号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优先考虑机动车效率,为了保障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北京市多数行人过街环境遭到破坏,"中国式过马路"应运而生.结合当前北京市交通的特点,以红灯期间到达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待区的行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视频调查和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北京市不同影响因素下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基础数据,采集了9554个行人过街忍耐时间样本.建立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 Cox 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的最大忍耐时间是52.88 s,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与温度、性别、年龄、出行时间、红灯时长、单位机动车流量、人行横道长度等影响因素有关,用地性质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行人清空信号是行人过街相位绿灯到红灯切换的过渡信号,用于在行人绿灯时间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完成安全过街。在行人清空信号时间里,行人不允许再进入人行横道。我国一般使用"绿闪"作为行人清空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行人清空信号的警示作用不强;行人清空信号配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交通的快慢行系统矛盾日益凸显,行人过街通行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中针对城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清空时间设置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总结目前国内关于行人信号设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验提出了最佳人行横道线清空时间的计算模型,以科学合理地确定交叉口行人过街清空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8)
为确保在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红绿灯转换时过街行人的安全,通过分析车辆与行人的通视要求以及汽车的动力特性,在建立了通视三角形比例模型和汽车加减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阶梯型停车线合理布置形式,并计算得出了行车道前停车线与人行横道线边缘的最小安全距离指标,研究成果对城市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阶梯型停车线的合理布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翠华路与育才路是人口密集区,过街矛盾尤为突出。在文章中,以育才路和翠华路交叉口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将行人过街方式和过程作为观察点,将人行横道、路边人行道作为载体,通过实地监测,研究行人过街特性。从交通工程、过街设施的设置、交通管制、调查监督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文章首先分析了交叉路口行人的过街心理,然后通过实地观察与数据统计,对交叉路口青年人交通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青年人交通行为的特点,提出了行人过街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朱芳芳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2):36-39,43
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大量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导致了交叉口运行效率降低,同时也引发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在对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录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特性,利用实测数据建立了行人过街间隙选择行为概率与安全间隙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与验证,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和度和预测精度,同时与已有的Logit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行人过街安全非常重视,很多地方开展了改善人行横道安全方面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措施的科学性及实效性值得商榷。对此,首先梳理了人行横道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也是目前人行横道设置的主要依据。进而,列举了部分人行横道的创新措施,包括:调整人行横道样式、智能斑马线的应用、推广礼让斑马线。最后,基于交通工程基本原理,分析改善人行横道安全应关注的几个方面,重点处理好人行横道控制方式、视距与视区、照明与反光三大因素,并提出改善安全性的5条具体措施,其中部分措施是对现行规范的创新,为人行横道的科学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城市无障碍需求的提升。选取了城市人行横道、人行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过街设施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了武汉市24个调研对象无障碍设施的运营状态,并对主要的设施管理单位进行了管理调研。深入分析了城市人行过街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武汉市人行过街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穿越特性的分析,总结出反映行人穿越效率的3个主要效率指标。对现有行人临界穿越间隙的计算公式进行合理、全面的修正,得出将总的行人平均延误30 s作为行人控制信号的1个设置标准。同时,采用行人可穿越机会数(CO)和当量行人流量(EAU)指标来建立模型,作出基于行人特性的信号设置依据图形,作为行人控制信号的另一个设置标准。最后对按钮式行人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号控制路段行人二次过街设置标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时空资源利用角度和延误角度对有信号控制路段行人二次过街进行分析,在对路段行人信号配时方案设计基础上得到有信号控制条件下行人延误公式。在一定路宽、行人流量条件下,以行人延误小于其极限忍耐时间为判定标准,得出二次过街允许的机动车流量范围,在该范围内设置二次过街可兼顾道路时空资源的利用和行人安全。研究表明:与一次过街相比,二次过街可更有效利用道路时空资源,同时行人每次获得通行权所需等待时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0.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行人过街设施的三种类型,人行横道线、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过街设施的现状问题.最后选取了等待时间、绕行距离、安全性、对交通流的影响等13项指标,应用熵值法对这三类过街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于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