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的抗氧化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 (Gq)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测定 ,探讨Gq的抗氧化性并对其抗氧化机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分别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及Fenton反应体系 ,测定Gq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SAFR)和羟基自由基 (HFR)的清除作用 ,得出清除率与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求出IC50 值 ,以表示其抗氧化能力。对比分析Gq及天然抗氧剂槲皮素和芦丁的化学结构 ,探讨抗氧化机理与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 结果 Gq对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 ,清除SAFR和HFR的IC50 值分别为 4 0 .8μmol·L-1和 33.5 μmol·L-1,远小于阳性对照物槲皮素 (分别为 114 .0 μmol·L-1和 10 0 .8μmol·L-1)及芦丁 (15 2 .0 μmol·L-1和 91.4 μmol·L-1)。结论 Gq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 ,其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中多元酚结构有关 ,但其抗氧化机理不同于小分子的没食子酰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R BI在OxLDL刺激人血单核细胞表达致炎细胞因子mRNA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OxLDL、SR A的特异性抑制性配体 Fucoidin、17β Estrogen对人血单核细胞SR BI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MCP 1、PDGF、bFGF、IL 10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OxLDL(10~ 30mg·L-1)能剂量依赖性刺激SR BImRNA表达 (均P <0 .0 0 1) ,Fucoidin(5 0~ 2 5 0mg·L-1)能拮抗 2 0mg·L-1OxLDL的诱导效应 (均P <0 .0 0 1) ,同MCP 1、PDGF、bFGF、IL 10四种致炎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相一致。 17β Estrogen(1× 10 -9mol·L-1~ 1× 10 -5mol·L-1)抑制上述致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 (均P <0 .0 0 1) ,但剂量依赖性提高SR BImRNA表达 (P <0 .0 0 1) ;在 1× 10 -5mol·L-1时 ,OxLDL(10~ 30mg·L-1)能对抗Fucoidin(2 5mg·L-1)而刺激上述致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 (均P <0 .0 0 1)。结论 SR BI可能不参与OxLDL刺激人血单核细胞表达致炎细胞因子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激素与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 2 0例 ,进行 2 4h胃内 pH和胃内胆汁监测 ;采用灌注式测压法进行长时夜间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测定 ;分别于碱反流、胆汁反流发生前后及胃窦十二指肠MMC各时相抽血 ,检测胃动素 (MTL)、P物质 (SP)、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 (NO)的水平。结果 碱反流和胆汁反流发生时与未发生时比较 ,血中NO的浓度明显增高 ,分别为(98.2 3± 12 .14 ) μmol·L-1和 (71.2 4± 10 .2 1) μmol·L-1(P <0 .0 1) ;(87.32± 11.4 6 ) μmol·L-1和 (6 9.4 5± 10 .5 6 ) μmol·L-1(P <0 .0 5 ) ;血浆中MTL、SP、SS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TL浓度在胃窦MMCⅢ相时为 (32 9.5 6± 4 7.2 8)ng·L-1,比MMCⅠ相 (2 37.4 3± 4 1.5 4 )ng·L-1和MMCⅡ相 (2 5 6 .5 6± 4 4 .32 )ng·L-1显著增高 (P均 <0 .0 5 )。SP、SS、和NO在MMC各相无显著差异。结论 DGR的发生与NO浓度改变有关 ;MTL与MMCⅢ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TGF-β1诱导的大鼠ASM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求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 (ASM )细胞增殖的可能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ASM细胞分为 3组 :对照组 (2 0mL·L-1FCS/DMEM) ,10 μg·L-1TGF β1组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 (1μmol·L-1)组 (U 0 12 6是特异性ERK1/ 2抑制剂 ) ,通过MTT法观察 3组ASM细胞增殖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 3组细胞磷酸化p4 4 / p4 2MAPK(pERK1/pERK2 )表达情况 ,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结果 细胞培养第 2天起 ,MTT法检测的 10 μg·L-1TGF β1组A值 (0 .36± 0 .0 4 3)明显高于对照组 (0 .12 6± 0 .0 5 2 ,t=5 .4 4 ,P <0 .0 5 )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组 (0 .175± 0 .0 5 0 ,t=6 .38,P <0 .0 5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 3组pERK1/ 2表达情况 ,10 μg·L-1TGF β1组灰度值 (6 6 .12± 6 .86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112 .4±11.82 ,t=3.89,P <0 .0 2 )和 10 μg·L-1TGF β1/U 0 12 6组 (14 8.4± 16 .97,t=10 .76 ,P <0 .0 0 1)。结论 特异性ERK1/2抑制剂U 0 12 6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大鼠ASM细胞的增殖 ,TGF β1可能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途径促使大鼠ASM细胞的增殖 ,ERK1/ 2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5.
氯化汞对家兔主动脉缩血管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氯化汞 (HgCl2 )对离体兔动脉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法 ,观察氯化汞对离体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作用是否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外钙和硝苯地平敏感的钙通道。结果 氯化汞 (HgCl2 ) 1~10 0 μmol·L- 1 可浓度依赖性地触发兔动脉环的收缩反应 ,酚妥拉明或去除血管内皮均不能改变此作用 ;在换用无钙营养液时仍有此作用 ,但最大收缩幅度下降了 (6 1.2± 3.3) % ;硝苯地平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gCl2 的最大收缩反应。结论 HgCl2 引起的离体兔动脉环收缩反应主要与HgCl2 促进细胞外钙通过硝苯地平敏感的钙通道内流和细胞内钙释放有关 ,并且以细胞外钙内流为主 ;而与血管内皮和α 肾上腺素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 RP- HPLC法测定水飞蓟宾在人血浆中浓度的方法。用乙腈沉淀血浆蛋白 ,离心后 ,取上清液 10 μl进样分析。色谱条件 :C18柱 (10 μm) 2 2 0 mm× 4 .6 mm;流动相为 :V(甲醇 )∶ V(水 )∶ V(0 .5mol· L-1磷酸二氢钾 ) =10∶ 10∶ 1(用 0 .2 mol· L-1磷酸调 p H=4 .0 ) ;流速为 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 2 90 nm。结果水飞蓟宾 A、B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96 %、97.93% ;日内 RSD分别为3.0 8%、2 .15% ;日间 RSD分别为 4 .4 8%、2 .6 4 %。  相似文献   

7.
氨氯地平的心肌电生理作用及对触发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和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豚鼠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活动的作用。实验在同一细胞完成对照和药理作用。结果 氨氯地平10 μmol·L-1对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 (n =6 ,P <0 .0 5 ) ,用药前后APA、Vmax、ERP、DP3无变化 ;2 5 μmol·L-1氨氯地平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结论 氨氯地平对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其机理与钙拮抗有关。  相似文献   

8.
螺内酯对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PDGF-BB及α-SM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kg- 1·d- 1灌胃。分别于第 2周、4周、6周、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BB)及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TGFβ1、PDGF BB及α 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 BB活性及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对肝纤维化的形成起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视网膜前膜 (ERM )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HGFR)的表达情况。方法 对 1 5例复杂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发PV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时 ,对剥离的视网膜前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H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HGFR在 6例PVR C级膜标本中 ,5例HGFR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 83 3% ;9例PVR D级增殖膜标本中 ,有 7例HGFR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 77 8%。C级和D级的增殖膜HGFR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提示HGF在PVR的形成和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瘤细胞中依赖IL-6与否的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表达,阐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研究了JAK/STAT通路、ras/MAPK通路及PI3K/Akt三大信号途径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关系。结果在骨髓瘤细胞8226和U266中,抑制ERK1/2活性不能改变mcl-1的表达;高浓度的AG490不能抑制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LY294002可抑制8226细胞和ANBL-6细胞的增殖,但不抑制mcl-1的表达。结论 Ras/MAPK通路以及PI3K通路在mcl-1基因的调节中无作用,但STAT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哇巴因、地高辛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哇巴因、地高辛对组织钠泵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 ,探讨哇巴因与高血压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 给予大鼠哇巴因 30 μg·kg-1·d-1,地高辛 4 0 μg·kg-1·d-1腹腔注射 7周。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脏、肾脏、肝脏、腹主动脉和肾上腺组织钠泵α亚单位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哇巴因与地高辛对上述组织尤其是动脉及肾脏的钠泵α亚单位表达的影响不同 ,哇巴因增强动脉的α2 表达 ,地高辛则抑制其表达 ;哇巴因使肾脏α1表达增强 ,地高辛则使其减弱。结论 哇巴因导致组织钠泵α亚单位基因异常表达 ,这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探讨植物性雌激素和内源性雌激素对雌性自发性高血压鼠 (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三周龄雌性SHR行卵巢切除术 ,饲以 0 .1mol·L- 1 或 1 .4mol·L- 1 NaCl,含或不含植物性雌激素之食物。 1 0周龄时 ,腹主动脉内植入遥测传感器 ,用“计算机腹主动脉血压遥测系统”2 4h连续测量血压、心率及整体活动。静脉注射六甲双铵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后 ,记录动脉压和心率反应。结果 食用无论是否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高盐食物 ,动脉血压都明显增高 ,不含植物性雌激素组更甚。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阻断后 ,引起所有各组鼠夜间动脉压急剧降低。结论 食物中所含之植物性雌激素可降低雌性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在高盐食物引起的血压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评价土贝母皂甙 (tubeimoside ,Tu)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的效果及点眼刺激性 ,并确定其点眼浓度值。方法 根据药物的眼刺激性选用 5、2、0 .8、8× 10 -2 、8× 10 -3、8× 10 -4 g·L-1Tu点眼 ,确定 0 .4、0 .2、0 .1g·L-1评价药物疗效。在地鼠肾细胞BHK 2 1上进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 1型 )SM4 4毒株复苏 ,制作兔HSK模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眼部病变的动态变化评价Tu疗效。结果  5、2 g·L-1Tu有中度刺激性 ,0 .8g·L-1Tu有轻度刺激性。 8× 10 -2 、8× 10 -3、8× 10 -4 g·L-13组Tu无任何眼刺激性。 0 .4g·L-1Tu有轻度刺激性 ,0 .1、0 .2 g·L-1Tu无刺激性。 0 .4、0 .2、0 .1g·L-13组Tu均具有一定疗效。结论 Tu点眼剂的浓度与刺激性呈正相关 ,点眼刺激性从轻度到无的界值浓度为 0 .4、0 .2、0 .1g·L-1。治疗实验性HSK有一定的疗效 ,但尚不及无环鸟苷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对离体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验证不同浓度的雌三醇对人类成骨细胞功能表达和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 ,研究雌激素促进成骨作用的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取成人的髂骨松质骨 ,采用胶原 胰蛋白酶消化法 ,获得松质骨中的成骨细胞 ,进行纯化和培养。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雌三醇 (1× 10 - 11、1× 10 - 9、1× 10 - 7、1× 10 - 6 、1× 10 - 5 、5× 10 - 5 mol·L- 1)并进行培养。用生化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骨钙素 (OC)和细胞间质含钙量。结果 雌三醇对成骨细胞ALP活性和骨钙素分泌的影响均呈正相关 ,即各浓度雌三醇对ALP活性和骨钙素的分泌均有刺激作用 ,并与雌三醇剂量呈正相关。低浓度 (1× 10 - 11、1× 10 - 9、1× 10 - 7mol·L- 1)的雌三醇可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 ,高浓度时则无此作用。结论 雌激素能增加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骨钙素的产生 ,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OX LDL对内皮细胞NO、ET 1合成及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在分别加入不同浓度OX LDL(5 0、10 0、15 0mg·L-1)孵育 2 4h ,或浓度为 10 0mg·L-1于不同时间 (12、2 4、36h)孵育后观察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及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果 OX LDL可显著抑制NO的合成 (P <0 .0 5 ) ,但各时间段培养液中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OX LDL还可明显增加ET 1的分泌及诱导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论 OX LDL对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它对NO、ET 1释放及ICAM 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