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长江上游水运业的迅速发展,航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母猪碛控制河段船舶河床演变及航道航标维护情况,结合船舶航行特点,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桥桥区六孔航道航标配布展开研究,考虑水流条件、船舶航行习惯等因素,提出大桥桥区航标配布调整方案,为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区航道维护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介绍三峡库区航道的情况,对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行船舶的类型及航道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是可行的。对航道维护尺度进行了计算校核,目前航道维护尺度标准基本满足现有在川江航行船舶尺度要求。同时介绍了在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航路改革后,由于部分航段未实施炸礁整治,目前汛期不能实现左右分边航行的原因,探讨了航标实行双侧连续配布后,航标等其他航道维护设施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现在,南槽航道标志按可用安全水域中心线布设而南支下段航标志明显不足,为适应航运事业飞速发展和充分发挥航标的助航效能必须重新配布现有标志。本文提出下列建议:加密布设航标;减小航标间距;改用侧面标为主的等叉布设等。这样可以拓宽航道,增加航道水深,减少转向次数,充分使用航道水域,不仅得益于船舶航行和避让操纵,而且可使大小船舶分道航行,显然这对改善水上航行安全和航行秩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李峰  曾乐  刘斌  蔡昊  施勤  林治家  郝江凌 《水运工程》2023,(11):173-179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的航标布设方案和航路航法,完善通航环境,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虚拟航标布设优化的方法,并以密集港区临港侧航道、深水复合航道和主航道到港口“最后一公里”航道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子航道图,针对船舶交通流的船舶轨迹回放、碰撞危险度分析、船舶轨迹线分析、航道门线分析和船舶航标间距分析等方法能够以可视化的手段有效地找到航标布设方案的薄弱位置,为AIS虚拟航标的增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吃水检测设施(双浮)的工作效率,明确航路,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开展吃水检测设施航道航标配布方案研究。从吃水检测设施(双浮)水域航道特点及试运行期航标配布情况出发,考虑设标间距、航标视距等参数的设计标准,结合过闸安检流程,开创性提出参照桥区航标配布,研究得到三峡通航船舶吃水检测设施(双浮)航标配布方案,布设侧面浮标2座和左右通航标1座,为通过吃水检测设施的船舶起助航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优良的港口、水域、航道配布合理、完善、科学的航标系统,才能为进出港口船舶提供优质的航行服务。在航标配布中,应当考虑五个方面:一是航标配布设计,不仅要“纸上谈兵”,更应注重实地考察;二是浮标的回旋半径不宜太大;三是航标位置与航道底边线距离合适;四是障碍物标示,采用“就地”或“就近”原则;五是转向点和航道交汇处标志有区别。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善、合理、科学的助航系统,减少船舶安全航行事故,降低航标被撞的几率和航标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各类船舶标示安全、经济、便捷航行的航道而进行的航标配布,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属人工开挖航道,本文介绍了该航道航标配布的要点,并根据该水域船舶助航的实际需求,提出航标配布的优化建议,供航标建设和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玉红 《水运管理》2009,31(1):29-32
介绍长江干线芜湖至安庆段航道概况和航标现状,在交通运输部正式实施《提高长江干线重庆至芜湖段航道维护尺度实施方案》后面临的困难,提出实施该方案建议:(1)加快航道整治工程建设;(2)加快航道基础设施建设;(3)对航标进行优化配布和改革航行规则;(4)治理超吃水船舶。  相似文献   

10.
航标是助行标志的简称,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沿海航标管理办法》、《海区航标设置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和标准航标配布应根据海区通航水域的水文气象条件、设标水(陆)域地形条件和航道情况等自然条件,航行于该水域的船舶和设施、货物、事故信息和航行规则等交通状况,以及航标配布现状,确定这些水域的航行风险程度和航标需求。本文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邮轮母港工程为例,探讨航道调整对航标配布的影响,从而进行的航标设置调整。  相似文献   

11.
受桥跨布置、水流流态、船舶流量等因素影响,南京长江大桥第六孔航道航标被碰频繁,桥区航道维护和通航安全的压力较大。在现行桥区航道布置和航标配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桥区航道河床演变与水流流速、流向条件,提出了第六孔航道布置优化方案,减少航道轴线与水流流向交角,加大设标宽度,拓宽航道上段喇叭口形态,以期改善桥区航道通航条件。  相似文献   

12.
航标是规范船舶航路、引导船舶安全通航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船舶在夜间安全航行的"引路人"。合理的航标设置对引导船舶正确航行、标识清晰的航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航标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设置及运用案例,分析航标的设置及运用条件,阐述在航标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探讨新技术在航标中的运用等,以期为广大港航同仁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标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佛耳岩作业区二期工程港池开挖方案,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开挖后的航道水流条件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研究了港池开挖施工对航道布置、航标布设和船舶通航的影响,并考虑本河段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的复杂性,提出港池开挖的优化施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通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相距仅1.5km,两者通航孔布置不同,航行条件复杂,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优化航道航标配布,本文通过介绍航道概况、航道维护尺度、航标维护现状,提出了标体大型化、改变标型等航标配布优化措施。经优化后,航道通行条件得到改善,有助于保障该段航道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5.
蒋玮  楼启明 《港工技术》2021,58(1):35-38
岛礁海域地形复杂,常有山体遮挡,且狭口较多,航道转弯角通常较大,多条航道存在交汇,对船舶的航行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在岛礁海域设置符合当地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助航标志,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本文通过多个航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岛礁海域航标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为类似航标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尹公洲航段大型海轮通航受限,12.5m深水航道效益未能充分显现的问题,在自然资源部拟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管控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和畅洲北汊航道的设想。通过对和畅洲北汊航道历史演变及通航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找出了制约尹公洲航段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了豚类保护与开通航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江豚保护措施,提出了新航道规划方案、AIS基站布设方案以及大型海轮航行注意事项。在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辟基于虚拟AIS航标的仅供230m以上船舶航行的航道,可提升经济效益并降低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三峡大坝北线船闸完成检修恢复通航后,长江宜昌航道局宜昌航道处聚焦公益服务,组织开展了针对三峡大坝北线船闸恢复通航后的专项航道航标维护工作。针对辖区锚地待闸船舶逐渐减少、船舶通航密度加大的情况,该处及时优化了航标配布,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和已建成的兰鳊段数字航道,提出一种内河航标位置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并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用于解决在水位变幅较大时,对航标位置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进行检测、评判和预警,并提醒航标管理人员及时对需要调整的航标进行现场维护,以满足不同水位条件下航标所标示的航道能够满足航道维护尺度和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在提高航标维护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大量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航道维护管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过渡。  相似文献   

20.
在航标上安装反射器,以此来提高船舶在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安全航行能力,对今后如何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提高航标的助航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先后几次充分利用自然水深分时段、分河段提高了航道维护尺度,一定程度提高了辖区航道的通过能力,但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长江航运快速发展的需求。航道维护尺度的进一步提高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何在现有航道条件下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就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