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阐明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的难点和对应的解决措施。首先从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重要零部件角度出发,揭示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不同点,然后阐述纯电动汽车车身设计区别于燃油汽车车身设计的困难点,进一步对每项难点给出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解决措施,包括车身底板梁系架构完整连续设计、侧面柱碰撞的结构耐撞性设计、车身前后悬架安装点设计、车身防水设计、铝合金车身设计、整车换电锁止技术和动力总成悬置技术。综上分析表明掌握这些关键技术,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易于达成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1轿车车身吸能区的作用现在轿车的车身设计中要考虑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身除了要求强度高,能够承载车辆的整备质量和乘客的质量,还要能够承受行驶中地面的冲击力。但在碰撞时轿车车身不是刚性的,在轿车车身的发动机室部位和行李箱部位设计了吸能区,也叫碰撞挤压区,这个区域是允许变形的。在碰撞时,车身部件通过变形来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换成车身钢板变形的机械能,从而保证乘客室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与定义,阐述了在汽车车身设计开发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简要介绍了业务流程再造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即如何设定与运作产品开发小组、车身成本设计与控制、车身质量设计与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详尽地阐述了Mazda6轿车的车身设计特点:具有新颖的动感外形;内饰设计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和视觉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展现出宽敞的空间和独特的风格;装备了完整的车身附件及安全装备;车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介绍了Mazda6轿车车身的防碰撞结构,该车型能够满足55km/h正面碰撞、55km/h侧面碰撞以及美国的80km/h斜后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撞车事故中如何保障乘员的生命安全,是车身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各种碰撞安全法规中涉及到车身方面的重要技术要求、碰撞试验及汽车结构设计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防碰撞的一般车身结构设计概念,并介绍了几种防碰撞的车身结构实例。  相似文献   

6.
车身正面碰撞传力路径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车身设计正面碰撞多层传力路径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传统与新型3层传力路径的异同,重点介绍了如何设计正面碰撞传力路径来满足正面碰撞法规的要求,还简要介绍车身设计正面传力路径如何兼顾满足低速碰撞、维修保险及行人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8.
汽车车身无实物模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汽车车身的无实物模型设计方法,阐述了其所需的关键技术--自顶向下装配方法、主模型概念、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和数控加工方法,并对汽车车身仿形法和传统设计方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白车身轻量化研究有利于提高整车性能和减少研发成本,首先建立了某乘用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接着根据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出与NVH、静刚度及正面碰撞安全性能相关的参数,模型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其次,依据综合灵敏度分析思路筛出与碰撞安全无关的设计变量,并且参照能量吸收曲线图选出正面碰撞安全板件的设计变量。针对白车身非碰撞安全相关板件的轻量化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出样本点,对比各类近似模型的精度,采用了椭圆基近似模型,将白车身质量最小、低阶模态最大作为设计目标,把白车身的静态扭转刚度以及静态弯曲刚度作为设计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非碰撞安全板件进行多目标优化。针对白车身正面碰撞安全相关板件的轻量化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出样本点,对比各种近似模型的精度,采用了响应面模型,将白车身质量最小、乘员舱加速度峰值最小作为设计目标,将一阶弯曲和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静态弯曲扭转刚度作为设计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碰撞安全板件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对轻量化前后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白车身质量降低13.4kg,降幅3.32%,轻量化系数减小了1,不仅保证了静态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白车身的模态频...  相似文献   

10.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1):74-77
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各大汽车公司不惜重金纷纷研制开发最新的安全车身技术。-安全车身鼻祖奔驰安全车身是指一种专门设计的车身结构,当汽车碰撞时,头部或尾部被压扁变形并同时吸收碰撞能量,而乘客舱不产生变形以便保护乘员安全,它属于被动安全技术,由梅赛  相似文献   

11.
随着03年9月本田微型车Life最新款车型的投放市场,本田公司设计的即使与大车碰撞时也能提供更高安全性的新车身结构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该车身结构建立在汽车的“G-CON”(G-控制碰撞安全)技术之上,主要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部分,采用一个更大的范围用来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特别指出,本田Life的车身隔板(上部框架)吸收上部分的碰撞能量,同时下半部分还可用来帮助保护汽车的车身。 在前部碰撞试验里,排量只有0.66L、重量只有848kg的微型轿车Life与质量是其两倍的1678kg本田里程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2,(3):36-36
在本次展会上,由成都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蜀都校车惊艳亮相。据记者了解,该款校车在车身结构方面,采用了长头车身设计、后围双层骨架结构,能有效提升正面碰撞和后面追尾的缓冲吸能能力;底盘与车身采用牛腿加底横梁双层连接,同时牛腿梁和底横梁与车身骨架形成封闭环,能提高侧倾稳定性及抗侧翻、碰撞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车身在汽车各总成中变化较大,技术含量多,维修技术复杂。现代汽车车身大多数采用了整体式车身结构,重量轻、结构紧凑、安全性好。汽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采用了一系列车身防碰撞设置。汽车维修人员应熟悉车身结构和特点,懂得车身结构的防碰撞理念,才能在汽车碰撞修复工作中,采用正确的工艺方法让汽车最大限度恢复防碰撞的功能。为此,本文将从车身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汽车车身防碰撞设置及如何采用正确维修技术进行维修等方面进行重点解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较好地实现汽车的安全性,现代轿车的承载式车身一般都采用防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这对车身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轿车碰撞类型与车身的安全性车身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3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证明,在纵向碰撞(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事故中,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  相似文献   

15.
车身碰撞仿真技术在红旗轿车车身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贾宏波  李掌宇 《汽车工程》1998,20(5):257-261,301
汽车被动安全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车检测方面。本文介绍了红旗轿车车身开发中应用高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车身结构碰撞历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工作的概况。通过对基本结构件的研究弄清计算方法和参数,通过对车身主要吸能结构元件仿真计算研究,找出合理的技术参数,为全车身碰撞计算提供依据。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红旗轿车车身碰撞计算。与实车碰撞实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对红旗轿车前纵梁组件不同设计结构方案能量吸收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车身焊接线总体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车身焊接线的设计、制造,由于依赖引进,它已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为国外设计的多条焊装线的实践中,总结了车身焊接总体设计时要注重考虑的7种因素,即生产能力、经济性、自动化程度、焊接工艺性、质量检测体系、整车装配性及安全保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哈飞路宝正面碰撞安全性车身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飞路宝轿车车身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了用于碰撞分析的整车车身结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车身前部结构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整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碰撞分析。模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采用计算方法和模拟过程正确,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该轿车产品的被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白车身总成是由上百个钣金零件逐级焊接而成,由于多个零件的相似性,容易于在焊接过程导致零件错用,这需要在设计阶段予以防错设计考虑。本文主要依据白车身零件特点,阐述了零件防错设计的原则和防错设计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车身设计的防错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车身的主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分别概述了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结构、车灯、方向盘、座椅、视野和制动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提高汽车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保护能力以及车顶耐撞强度的一些方法,介绍了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公司的最新相关产品。最后,预测了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安全车身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车身钣金件加强筋的设计原理,并从静刚度、模态、应力分布及安全强度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车身不同区域加强筋的优化目标.通过CAE形貌优化及参数化尺寸优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加强筋初始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详细考虑制造工艺等特点得到加强筋的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