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炜 《水运工程》2020,(3):161-164
针对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航道疏浚施工项目,对施工实时水位观测原理、施工船舶吃水动态变化等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星站差分技术的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测量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满足现行爯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爲和施工水位精度要求,且适用于全球任意海域,在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测量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收集的历史水文资料,对比分析了近年来研究河段设计通航水位变化情况,其中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下降明显,而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仅小幅下降.结合珠江三角洲河道特性及广东省对采砂活动的控制情况,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该河段的水位将基本保持现状或小幅变化且不会对东平水道通航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船用锅炉汽包水位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锅炉汽包水位单回路PID控制方案,无法克服汽包蒸汽流量扰动的影响。文章提出带模糊监督的控制方案,扰动经模糊处理后作为前馈控制信号,通过引入监督控制环节自动调整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的权重,以实现控制目标。以船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为对象,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实现锅炉汽包水位的模糊双冲量控制。经计算机和热态仿真,表明系统超调量较小,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证明所采用的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在串级三冲量PID控制与模糊逻辑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汽包水位的仿人逻辑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锅炉汽包的水位控制进行了建模,对正常升负荷与突然甩负荷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锅炉汽包水位的仿人逻辑控制器,既具有全工况及串级三冲量PID控制的良好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核动力蒸汽发生器水位的前馈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虚假水位"现象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的影响,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设计蒸汽发生器水位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前馈反馈控制能够很好地抑制虚假水位现象的影响,调节及时,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海水蒸发器水位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水蒸发器的工作流程,构建了海水蒸发器水位的数学模型.针对海水蒸发器水位存在的延迟环节,提出了预估补偿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带预估补偿器的PI控制,能使海水蒸发器水位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和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王瑞云 《船电技术》2013,33(4):40-43
为保证船用锅炉在正常水位下工作,保证锅炉的给水量与蒸发量相当,以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对锅炉采取双水位自动控制,控制给水泵的启、停和给水阀的开度,使锅炉水位在水泵启停水位之间变化。并且当水位到达高水位和低水位以及过低水位时,通过PLC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的报警指示,甚至停炉检修。  相似文献   

8.
鲁建梁  张广福 《船海工程》2007,36(4):131-133
为提高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效果,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模糊PID参数白适应控制器,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来实时调整参数,水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糊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在远海航道疏浚过程中通过采用星站差分获取实时水位的技术方案,对星站差分GPS定位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现有的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方法,指出现有远海航道疏浚实时水位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具体实验对星站差分用于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的高程精度进行验证评定,得出星站差分技术能稳定、高效、高精度地用于远海航道疏浚施工实时水位控制的结论,在业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锅炉是决定船舶航运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其蒸汽、压力、温度这些非常重要的控制量与汽包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锅炉水位模糊控制系统和传统PID控制器优势互补,并应用MATLAB软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锅炉水位可实现实时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岛屿地区长期潮位资料缺乏,给工程设计水位确定带来一定困难的问题,利用浙江沿海16个潮位站一年的潮位资料,推算本海域各站特征潮位及设计水位,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特征潮位与设计水位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两者间规律性的成果,可为浙江沿海港口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等阶段估算工程设计水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余水位潮汐差分改正原理,论证了应用该方法可以减少海道测量中水位站的布设数量。通过利用精确的潮汐模型描述天文潮变化,设立水位站监控余水位变化,相当于增大了水位站的监控范围,从而减少实际测量作业中水位站的布设数量。文章给出了多站余水位差分的内插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基本的多基站数学表达模型,对潮汐分析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潮波传播较为复杂的渤海湾东部海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单站水位改正精度仍可在10 cm以内,并且通过误差分析,说明了该方法还可继续提高改正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测量地下水位常用的几种水位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性能。并在双触点式和浮漂式水位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磁悬浮式水位计,这种水位计不仅工作性能大大改善,而且经济简便,更适合工程勘察使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广利港拦门浅滩形成及航道淤积的原因,同时对广利港现有航道做了评价与分析,最后在考虑乘潮水位等因素的条件下,对航道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船闸通过能力、建设工期和投资。针对株洲二线船闸工程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的问题,根据株洲枢纽处洪水暴涨暴落、峰值历时短的水文特点,进行枢纽设计挡水位和不同重现期洪水历时分析,对船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航道通航条件及不同特征水位时二线船闸工程投资情况进行论述,采用模型试验验证和测算投资比较的方法,得出"株洲二线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宜采用10 a一遇洪水标准"的结论。该研究方法对山区、丘陵区枢纽扩建船闸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太平湾海域潮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东华 《水道港口》2013,(6):533-536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   

17.
对高压蓄热器闪蒸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关注闪蒸过程蓄热器内液体的腾升高度以及闪蒸蒸汽干度的影响因素,并测试了汽水分离器的实际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闪蒸强度下,容器液面腾升高度不高于300mm;在一定的闪蒸初始液位条件下,闪蒸蒸汽的干度均较高;大强度闪蒸过程汽水分离器的实际汽水分离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郝岭 《水运工程》2019,(4):136-140
中低水头渠化枢纽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枢纽敞泄时的坝前水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船闸上引航道底高程和上门槛底高程较低,不仅墙体断面增大、造价增加,而且容易产生淤积;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流速、流态较差,难以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的要求。依托部分工程实例,根据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通过水文计算,对通航水流条件、通航保证率、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枢纽死水位作为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枢纽不同运行方式时的回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渠化河段的上下梯级在死水位运行时的衔接能满足要求,采用枢纽死水位作为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王朝  郭志勇 《港工技术》2021,58(1):114-117
本文介绍了多项式加权平均内插法的原理和计算推导,使用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和二次抛物线拟合法对水位数据进行推算,并使用拉伊达准则和肖维勒准则对推算的结果进行判断.统计结果数据表明多项式插值法和二次抛物线拟合法适用于水位推算,并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直接影响船闸使用性能、投资和工期。针对已建枢纽扩建船闸工程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取值的问题,根据株洲枢纽实测水位,进行枢纽实际最低运行水位和保证率水位的分析,对不同特征水位时二线船闸工程投资情况、一线船闸运行情况及渠化梯级间水位衔接情况进行论述,采用模型试验验证和测算投资比较的方法,得出株洲二线船闸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采用38. 3 m的结论。该研究方法对山区、丘陵区枢纽扩建船闸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