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工业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民族工业兴则自信心就强,反之就衰,所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搞好自己的民族工业,所以自主车企创立起国际品牌对增强民族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成功的厂家,无一不是将车型的独立自主开发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没有自主开发的车型,就不能说拥有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我国轿车生产几乎停留在组装的路子上,要避免陷入引进一组装一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必须将轿车自主开发作为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战略决策来抓,技术开发投资力度,注意国外智力的引进,联合开发,尽早走上自主开发我国轿车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品牌现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品牌的重新洗牌和崛起阶段,国外汽车品牌不断冲剌中国汽车市场,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民族汽车品牌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树立民族品牌,发展和提升民族品牌已迫在眉睫?因此,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视我国汽车品牌的“内忧外患”,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一个国家只要是在本土上生产的汽车就被称之为“民族汽车”的话,那么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注入资本设厂的汽车工业又算作哪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地集中化、企业集中化、经营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汽车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兼并、控股、收购、融资战略大重组,请问究竟谁又是谁的  相似文献   

5.
司康 《汽车情报》2005,(10):9-11
一、入世履约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说到汽车业,不由令人回想起入世之初国人“狼来了”般的惴惴不安。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曾说,开放汽车市场是中国入世谈判最为艰苦的一个部分。当时汽车部门连一根汽车的拉杆天线都要写进申请保护扶持的资料中去,唯恐WTO大门一开,民族汽车工业就应声倒下。拼死拼活争取到5年保护期(从2000年开始)后,  相似文献   

6.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综合体现,建设汽车强国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密切相关。文中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品牌汽车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尹明善 《时代汽车》2005,(10):64-64
“现在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是很激烈,但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潜力还非常巨大。如今国外轿车是占据领先地位,但不要忘了,当初我们的彩电、电脑、服装是怎样突出重围的。就拿摩托车来说,过去我国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靠进口,但现在我们的摩托车出口已经让老外害怕了,我可以大胆预测,汽车民族工业也会像摩托车那样,要不了多久,人家也会害怕我们中国的品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对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力帆的汽车工业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汽车工业正处在国内外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欲谋求生存与发展,实施行业结构调整与推行名牌战略,在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本文拟就世界汽车工业与汽车市场;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调整汽车行业组织结构,集中优势力量,建立几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强化自主开发能力,实施有中国特点的汽车工业名牌战略;以及为促进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应采取的一些保护政策和配  相似文献   

9.
王欣 《汽车与配件》2005,(20):34-35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工业问题时,一再强调“创新”两个字,一再强调创新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经历了2002、2003的爆热与2004年的骤冷之后,又恰遇“两会”这样的话语环境,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自然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客车工业5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辉煌业绩。如今,中国客车工业正以50周年的发展为契机,从一个客车大国向世界客车强国跨越。这不仅令世人瞩目,更令我们为之振奋。中国客车工业将跨入一个新时代,开创一个民族客车、世界客车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4,(5):1-1
有人说时间是永恒的.因为它无尽无期.有人说时间是短暂的.毕竟属于每一个人的就只有那么几十年的光阴。我很爱惜我的生命.总是非常吝惜地盘算着生命中的每一分秒.可是很多年了.我却把大段的时间放在了等待上面——希望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将来,我能够看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市场竞争制胜的利器,他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号召力,因此成为决战市场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技术,甚至品牌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他们承载着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7,(37):36-37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飞速发展,一跃迈入世界汽车市场三甲行列,中国汽车企业亦由几十家发展至目前上百家。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汽车品牌众多惟缺乏真正意义上民族品牌;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多淹没於汪洋合资大潮之中。然民族汽车品牌是强大汽车工业之灵魂,惟有民族汽车品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10):26-30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零部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5.
曾有人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中国彩电业的发展道路做比较,希望中国的汽车工业总有一天以国产品牌为主宰。业界不少人羡慕韩国、日本甚至一些欧美国家,那里的国民支持国货,政府官员也乘坐国产汽车。我们自主品牌的国产汽车就没有这些合优势,不得不与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的汽车站在市场的同一起跑线上。面对日益开放的市场,对于民族汽车工业来说靠什么去打拼,只有靠质量、价格和服务。2003年11月下旬的一个阴雨天里,我们有机会试驾了中华2.0L自动挡和2.4L手动挡两款车  相似文献   

16.
饶达 《汽车与配件》1999,(29):10-10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时,是轿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体现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1年我国人均GDP就会超过1000美元,所以说中国正处在轿车工业起飞的前期。但是我国的轿车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也是有目共睹的。轿车工业近年来低速增长,使得许多业内人士感到迷惘和气馁。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初仅靠1-2个品牌很难支撑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一次契机,自此民族工业开始进行中西结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外合资。先天条件不足而又为了加快本国工业发展步伐,国人借鉴了“拿来主义”。现代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仍需要“拿来”,发展初期市场包容乃大的特点造就了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位一时间所向披靡。买方是孙子的景象使厂家尝到了“拿来”的甜头,这一拿来,就是10几年。也正是这一“拿来”,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造成10几年后某单一品牌才竖起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大旗,难免有势单力薄之感。  相似文献   

18.
自主品牌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自主品牌与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分析了日、韩、巴西及我国台湾汽车工业发展自 主品牌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与失败,得出了没有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就不能成就民族汽车工业,不能成为汽车强 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自主开发、发展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产业,应该是我国的战略产业,支柱产业。盲目强调合资的重要性会使国产品牌论为附庸。我国入世在即,民族汽车工业近期宜强强联合,扬长避短,远期则应重点突破,创新提高;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应牢牢抓住新一轮汽车工业转换的契机,以实现从“开放依赖”到“开放自主”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底特律车展、日内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东京车展、巴黎车展,这几个以城市名称命名的车展被并称为“国际五大车展”。对于喜欢汽车的人来说,世界性的车展就如同是一个国际性的时尚汽车发布会;而对于业内的专业人士来说,车展又是一个设计成果的展示会。由于汽车是集多种科技和工业实力于一身的高端产物,所以国际车展也就成了世界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