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1):24-24
2008年12月17日-18日,中国首届轨道交通机电创新论坛在京举行。作为国内轨道交通UPS电源配套专业厂商,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与来自全国轨道交通系统的专家、用户共同探讨机电装备和运营技术的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探讨如何通过创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程效率,以此推动轨道交通机电设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09,(8):37-37
2009年8月20日。CRTS CHINA 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展会同期,“2009轨道交通信息化论坛”也在北京北展顺利召开。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相关企业、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到会,同时也得到了北京信息产业秘书长徐组哲先生、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9,(7):42-42
CRTS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的重头戏之一是中国地铁40年成果图片展,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见证者,翻过了新中国轨道交通事业披荆斩棘、呕心沥血、艰苦卓绝而又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4月27日,第五届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并获得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8,(5):71-71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在2005年后尤其是十一五规划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发展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为树立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型典范。使产业在激励和学习中更快、更健康地发展,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人民铁道》报、《轨道交通》杂志、中国轨道交通促进联盟在国内外交通运输权威机构和国内外媒体的支持下于今年四月份推出“轨道交通产业.2008科技创新型精英推选”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即受到业界高度关注。业界企业预约申报的电话络绎不绝。据悉,该活动已于近日正式启动,目前各项报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  相似文献   

6.
邵琼 《轨道交通》2012,(5):53-55
4月26日,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2隆重开幕!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是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品牌下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高端国际峰会,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得到国际地铁协会(COMET),欧洲铁路联盟(UNIFE)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9,(7):39-41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中。中国轨道交通的技术和设备的市场需求量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轨道技术设备及配套设施制造企业聚焦于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CRTS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4月27日,第二届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山西省铁道学会联合主办,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为主办媒体,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并获得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杨静 《轨道交通》2012,(5):55-57
4月26日,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本届国际峰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RT《轨道交通》杂志、地下工程与隧道网联合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受到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等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去年在3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十大科技创新企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8,(12):18-18
由《人民铁道》报、《轨道交通》杂志及中国轨道交通促进联盟等共同发起的首届“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科技创新推选”活动评选结果日前正式揭晓。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H3C)以其提高国产化率及在科技创新上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业内领先的IT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其在轨道交通研发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在轨道交通行业的特色化解决方案以及丰富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第五届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并获得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邓艳 《轨道交通》2007,(2):28-35
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轨道交通设计领域.有一位老人.他在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下.用才智与汗水在轨道交通建设史上抒写下宏伟篇章。从196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工作.十年动乱期间地铁研究的暂停使他拿起画笔画了十年油画.80年代后地铁建设重新提上日程.如同遇到了第二春.他把聪明才智描绘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壮丽画卷上。他,一个人.曾担负起上海轨道交通建设7条线的总体设计职责.这在世界轨道交通史上至今是唯一的.可能以后也将是唯一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并亲切地称他为“轨道交通设计大师”.他就是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上海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发展中心领衔专家俞加康先生。身为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专家组成员的俞加康大师。如今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及项目评审.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了如指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邓艳 《轨道交通》2008,(3):22-24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历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行,中国轨道交通早期建设的历史,不但成就了中国交通出行的新模式,也造就了一批功成名就的轨道交通建设人物,如施仲衡院士、刘建航院士、王振信先生、沈景炎先生等,他们早期的努力谎写了中国轨道交通早期建设的辉煌,他们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13,(11):44-44
伴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供应商企业,兆邦也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轨道交通应用领域,兆邦的防雷装置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信通过这次展会和我们的市场推广工作,兆邦产品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的信赖,并为高铁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这也是我们的宗旨。”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唐燕敏对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邓艳 《轨道交通》2006,(6):20-26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纵观各大城市的城轨形式,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的轨道交通,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以其独特的单轨形式,在众多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光芒凸现。 重庆轨道交通是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让重庆选择了单轨交通?单轨交通到底有何特点和优势?在国内其它城市均不采用单轨的情况下,重庆单轨交通如何寻求技术上的支持与突破?在国家对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政策指引下,重庆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程度如何?重庆轨道交通的未来又将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07,(1):4-4
“十五”期间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项目工程,取得了国人骄傲的技术创新。而“十一五”规划,对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来说,无疑是“雨后春笋”的机遇。作为轨道交通产业媒体,我们见证了成绩,感受了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为产业发展作出贡献者给予荣誉的肯定。轨道交通产业多家联盟媒体取袂推出“2006年轨道交通产业荣誉榜”大型宣传推广活动。“荣誉榜”遵循客观性、权威性的原则,完全反映业界的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7,(1):6-7
充满了激情与梦想的2006年,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轨道交通》不但见证并记录它的进程,更以参与者的姿态高调介入了体现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进程的系列展览会。这一年,《轨道交通》杂志先后参加协办了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罗茜 《轨道交通》2008,(7):15-15
以精英之创新,促产业之前行。由《人民铁道》报、《轨道交通》杂志、中国轨道交通促进联盟在众多国内外交通运输权威机构及专业媒体的支持下共同发起的“轨道交通产业·2008科技创新型精英推选”活动自今年五月份推出以来,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活动众多亮点吸引了业界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10家航空公司已确定入驻北京新机场。今年计划启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将大尺度"增绿",打造一个森林环抱的新机场。北京新机场横跨北京、河北两地,将于2019年底建成,预计到2025年客流量可达7200万人次,货流量200万吨。据北京新机场建设大兴区筹备办公室副主任赵建国介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的定位均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将共同承担国内、国际、客运、货运等运输任务,但将根据不同的航空联盟进行划分,如北京新机场将成为天合联盟成员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运营基地,分别承担新机场40%的航空旅客业务量;星空联盟成员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