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现代港口与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1、建设深水化。当今世界港口面临着来自于不但是数量而且是质量的挑战,现代港口不再以一般的货物吞吐为衡量标志,集装箱吞吐量将成为现代港口作用与地位的主要标志。目前,4000-6000TEU船舶订造正处于高峰时期,载箱量为8000TEU的船舶已经投入运营,1万TEU船舶已经设计完成。这就必然要求集装箱主干线上的枢纽港航道、泊位水深超过15米。如果80%的杂货最终都将进箱运输,那么,没有集装箱深水泊位,就没有现代国际大港的位置。因此,优先发展集装箱深水码头是现代化港口必然的发展趋势。2、布局网络化。由于…  相似文献   

2.
边际成本:集装箱船舶超大型化的终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航运业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需求呈昂扬的发展态势,基于对其诱人的低成本和高效益的期待,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由于港口、管理和许多经济因素尤其是边际成本制约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这种趋势应该是渐进式的和适度的。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港口费收是指港口码头对从事集装箱船舶运输的船公司计收的进出港口航道、靠泊装卸以及相关服务费用。其收取合理与否,是各港口、集装箱码头企业和航运公司共同关心的直接经济利益问题。制订合理、规范的港口船舶费收,既能促进船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扩大港口对集装箱运输船舶不断增长需求的接卸能力。特别是在目前港口政企分开的条件下,港口企业要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一问题的理顺显得尤为重要。一、集装箱港口费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自1979年开始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猛,特别是近10年来,每年增幅均达…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我国水运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业绩。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6.4%。五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146公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天津港迅猛发展,几年间,已经从淤泥质海滩建起的人工港变成了国际性深水港口,至“十五”末期,天津港航道水深已达-17.4米,15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20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港。同时,还建设了一批深水泊位,能够接卸12 000TEU 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和20万吨级的干散货船舶,“十五”期间,天津港总投资额约116亿元,向国际性深水大港又迈近一步。据了解,  相似文献   

6.
近日,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首批设备——集装箱正面吊到港并通过验收,该码头设备将于年内陆续到位,码头竣工投产已进入倒计时。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位于北疆港区的北港池内,与现有的北大防波堤和北大围埝隔海相望。该码头岸线1100米,顺岸布置4个可靠泊第六代以上集装箱船舶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70万TEU,并根据集装箱船型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码头结构预留停靠更大型集装箱船的可能。首批设备即集装箱正面吊共2台,其原产地为瑞典,品牌为国际著名的KARLMAR(卡尔玛),能堆码五个9英尺6英寸的集装箱,发动机排放符合欧Ⅱ标准,且整车各主要元件及控制系统具备智能化故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加深,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航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对班轮公司和集装箱港口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一种新的海运方式——集装箱船运输问世,它以载运集装箱能力(标准箱位)和吨位等数据为划分标准。现在集装箱船船型己发展到了第五代、第六代。第一代集装箱船的载运能力仅为750~1500集装箱船的载运能标准箱,吨位不超过14000总吨。20世纪70年代后,集装箱船舶更新换代的间隔大幅缩短,第三代与第四代间隔为16年,第四代与第五代间隔为7年,第五代与第六代之…  相似文献   

8.
<正> 港口航道是指海、河主航道和港池间供船舶进出港口的水道,亦称进港航道。它是与港口配套的重要设施,是港口集疏运的咽喉和关键环节,是港口的生命线。因此,在港口建设时,与之配套的航道工程必须同步进行,使建成的码头较快地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原有泊位功能亦能充分发挥。反之,如果港口航道等航运条件未能同步形成,航道的通过能力必然制约着港口的吞吐能力,无论新建码头停泊的吨级多么空前,岸壁设备多么现代化,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与靠泊船型的航行要求相适应,只能是“深水浅用”,对外形成不了更大的竞争力,港口功能的发挥和理想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港口枢纽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超巨系统,各相关企业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各自满意度最大的愿望,因而产生冲突竞争,这就需要共同协作。集装箱港口枢纽的协调不仅体现在运输组织和管理上的协调一致,即通过各种方法使集装箱港口枢纽中的相关企业减少冲突竞争及内耗,更好地分工合作,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以获取最大收益,而且也体现在技术装备的协调发展、同步建设方面,使集装箱港口泊位、货运站、堆场、集疏运系统相互配套,实现运输设备和设施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层次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五”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沿海港口建设以优化港口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在集装箱运输方面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和能靠泊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舶的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喂给港,使我国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干支衔接、功能完善、管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支线集装箱货运生意逐年增加,反映了远洋承运人不断减少挂靠港口的真实一面。集装箱船愈大,则所靠泊的港口愈少,其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适应国际航运发展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天津港正在加快2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建设。该工程建设完成后,可满足第五-六代表装箱船、10万吨级散货船双向航行,大型船舶和其它船舶双向航行,20万-30万吨级原油和矿石船舶正常航行,随着天津港散货和集装箱吞吐量大幅  相似文献   

13.
数字     
《综合运输》2006,(10):92-93
42% 交通部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主任王明志在2006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级论坛上说,长三角港口泊位占全国生产性泊位的0.43%,万吨级泊位占1/3,却完成了全国港口吞吐量的42%以上,集装箱、煤炭运量都占1/3以上,原油、矿石吞吐量高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下称“珠海港”)由珠海市港口企业集团与和记黄埔三角洲港口合资成立.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珠海港一期经营两个设备完善的多用途泊位.可处理集装箱及件杂货,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珠三角西部最大的散杂货中转基地。二期经营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第一个泊位已投产,第二个泊位将于今年年底投入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美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传圣 《综合运输》2006,(10):21-23
中美集装箱港口以及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时间和水平不同,但是当前中美集装箱港口均面临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的压力以及适应大型集装箱船舶和提高船舶装卸作业效率的挑战,相互可以借鉴对方缓解压力、应对挑战的措施和经验。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发展、码头操作效益、集疏运通道建设、港口保安工作以及港口通过能力发展规划方面,对中美港口集装箱运输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投产,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集装箱船运输业,同时也推动了集装箱船制造业。高性能工程船市场出现缺口在港口建设过程中,从地质勘探到打桩再到浇注码头平台,从头到尾都离不开工程船舶,尤其像洋山港这样的离岸式码头,更是离不开工程船舶的支持。一个港口的建设至少需要几十种工程船舶的配合。如勘探船、打桩船、浮吊船、起重船、挖泥船、吸砂船、导航船、混凝土搅拌船,再加上常见的交通船、拖船、散装水泥运输船等。  相似文献   

17.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华南地区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区域性中心港口,主要承担腹地的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散装粮食及化肥等大宗物资的进出口运输任务。2004年广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1万TEU。广州港出海航道是广州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到港船舶日趋大型化和航道水深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以下简称“航道二期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五”交通专项项目,航道二期工程从黄埔西基调头区至桂山岛引航锚地,全长115公里,按底标高-13.0米,有效宽度1…  相似文献   

18.
1中国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业发展迅速,港口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04年,中国大陆拥有1430个港口,3.4万个生产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41.7亿吨,比1980年增长19倍,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零的基础上猛增到6180万标  相似文献   

19.
8月6日下午,省长苏树林带领省市领导深入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考察,听取江阴港区开发建设和发展规划情况汇报,了解航道水深、码头靠泊能力等,对江阴港区1-5号集装箱泊位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港口的增速将从激情的增长转变为稳定的成长。预计200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为13%-19%。港口集装箱泊位供给2006年仍然将保持稳定的态势,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2006年航运市场仍然处于周期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中国对大宗货类进口增速的下降以及运力的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