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0引言可调螺距推进系统是一种较先进的船舶主推进系统,但可调螺距螺旋桨(CPP)及其变速齿轮箱导致的船舶推进系统故障却并不少见,而作为推进系统核心部件之一的螺旋桨桨毂液压油泄漏故障问题也不容忽视。桨毂液压油泄漏分为外漏和内漏,正常、少量的内漏是桨毂设计本身所允许的,而过量泄漏却是一种故障隐患,一般由运动部件过度磨损、故障或密封件失效等原因造成,大多属于机械故障,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内河航运和远洋货物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作为最安全、承载量最大的运输工具-船舶的操纵性和动力特性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螺旋桨是船舶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舶的推进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船舶的动力特性,使舰船能够适应复杂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动力系统负载,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装机量越来越多。通过调节螺旋桨的螺距角,调距桨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舰船的推进力、主机负荷等动力参数,使舰船的推进效率和机动性能大幅提高。本文详细介绍了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运行特点,建立了螺旋桨控制系统的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舰船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对该调距桨进行仿真分析。本研究在改善调距桨的结构设计,提升舰船动力推进性能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青山 《江苏船舶》2023,(6):22-25+5
以某自航式沉管安装船可调桨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配套的大功率可调桨、可调桨推进轴系与一进三出大型齿轮箱等关键设备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实船试航结果表明:该自航式沉管安装船可调桨推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相关研究技术及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支线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和大型挖泥船等深远海船舶推进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总线的调距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宇星  袁伟  齐亮 《江苏船舶》2011,28(2):18-21
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调距桨CPP)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调距桨能在所有工况下充分吸收主机的全功率,提高螺旋桨效率,并实现螺旋桨与主机转速的最佳匹配.它有良好的机动与操纵性能且易于实现遥控,在多种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CAN总线的调距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对大功率平台供应船的可调桨轴系设计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可调桨的轴系布置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目标船舶的特点,确定推进轴系的布置和各部件的尺寸及材料,以保证整个轴系安全、平稳地完成各种工况下的推进和机动任务。并保证船舶在横倾15°、横摇22.5°、纵倾5°、纵摇10°以及它们同时发生时轴系的正常运行。该方法能为平台供应船的调距桨轴系设计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推进系统是船舶的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对船舶推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调螺距螺旋桨可以根据船舶的实际工况(速度、载荷等)调节螺距角,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机动性,提高船舶的航运能力,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螺旋桨。本文针对船舶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自动化控制问题,系统介绍了非线性PID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PID的船舶调距桨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焦新华  杨勇 《船舶工程》2013,35(4):40-43
为使轴系校中计算模型更接近实船轴系运转工况,确保采用可调桨推进系统的船舶安全运行,在考虑螺旋桨水动力影响下,采用改进三弯矩法对轴系校中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改进。并以某物探船为例,对其可调桨推进系统进行动态轴系校中计算。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考虑螺旋桨水动力等动态因素影响的动态轴系校中计算确保了采用调距桨推进轴系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8.
具体归纳了船舶调距桨推进装置的工作特性及特点,并与定距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适用于可调螺距螺旋桨的三类船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调距桨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调距桨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讯     
我国首台全方位喷水推进装置样机试制成功第七○四研究所“七·五”预研项目——全方位喷水推进装置原理样机,已于今年三月通过专家评审。这种由弯曲的蜗壳、喷水推力叶轮及传动机构等组成的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方式,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单位功率静推力达10.6~11.3 kg,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这种装置可用作船舶的主推进,也可用于船舶的辅助推进,同时,它能取代操舵机构,兼有桨舵的双重功能。装置的回转喷管能在全方位对船舶产生可调推力,使船舶按不同的速度执行前进、后退、横移、斜向推进以及原位回转等多种动作。灵敏度和操纵性能极佳。  相似文献   

10.
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推进系统可适应工况复杂、综合电站的工况需求,比较适合海洋工程船使用,目前海工船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的方式也成为主流.某海工船采用电力推进系统进行船舶推进,其推进系统启动到加速时间偏长,而修改电机转速上升时间的时间越短,推进短时所需要的功率越大,导致电机短时承受的转矩越大.本文介绍了该船电力推进系统,建立了该船舶的船机桨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启动过程中船机桨的匹配性以及电力推进系统与操纵相关的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调距桨推进系统可靠性的提高、船舶动力多样性发展以及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距桨作为船舶主推进装置被广泛应用。基于调距桨漏油现象时有发生,总结调距桨在使用过程中漏油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对调距桨船舶的设计及使用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可调桨CPP)控制系统是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子系统。随着船舶推进系统在响应速度和操纵性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CPP控制系统已从传统的控制系统发展到分布式的网络控制系统,而网络控制的引入必然产生不确定的网络时延。因此,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 广义预测控制 队列机制的混合控制方法设计了网络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有效地补偿网络时延对CPP控制系统的影响,使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可调螺距螺旋桨(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简称调距桨CPP)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随着船舶装备的不断改进,控制系统已发展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控制系统。针对船舶智能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背景,引入网络控制技术构成分布式CPP控制系统,并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调节法构成网络PI控制器,以补偿网络时延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柴油机驱动的船舶可调桨推进系统,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建立与其适应的船桨系统、柴油机系统、调速控制系统和螺距控制系统的运动模型。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理论,在Matlab仿真平台上设计可调桨螺距的模糊PID控制器,调试运行使之与可调桨动力性能相匹配,得到相应螺距偏差、偏差变化率和螺距控制输出量隶属度数据。通过仿真过程离线计算得到模糊控制器输出控制量查询表,从而设计完成可调桨螺距的模糊PID控制器。针对可调桨螺距控制,给定车钟指令信号和脉冲干扰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模糊PID控制器能有效避免可调桨控制跳动问题,且其控制速度、精度和灵敏度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诸铁文 《江苏船舶》1992,9(1):20-22
<正> 随着内河水运的发展,对自航驳的需求日益上升。小型驳船的机动化改造在目前是船厂经常遇到的工程,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是装置挂桨机使之成为挂桨机船。另一种是所谓座舱机船,即将柴油机直接安装到船舱内,通过齿轮箱、轴系穿出船外,再配以螺旋桨推进船舶。本文讨论的即是后一种改装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柴油机驱动的船舶可调桨推进系统,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建立与其适应的船桨系统、柴油机系统、调速控制系统和螺距控制系统的运动模型.同时运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理论,在Matlab仿真平台上设计可调桨螺距的模糊PID控制器,调试运行使之与可调桨动力性能相匹配,得到相应螺距偏差、偏差变化率和螺距控制输出量隶属度数据.通过仿真过程离线计算得到模糊控制器输出控制量查询表,从而设计完成可调桨螺距的模糊PID控制器.针对可调桨螺距控制,给定车钟指令信号和脉冲干扰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模糊PID控制器能有效避免可调桨控制跳动问题,且其控制速度、精度和灵敏度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双速—全功率推进系统在多工况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渊 《江苏船舶》1991,8(1):13-21
<正> 拖轮、渔轮、自航式挖泥船、扫雷艇和破冰船等都属于多工况船舶,它们在众多类型的船舶中占有相当比例。由这类船舶的功能特点决定其工况是多变的,除了在进出港时需船速多变外,在主要两种作业工况——自由航行与拖曳、挖掘、顶推中船舶的推进特性也是迥然不同的。就国内目前而言这类船舶上一般都还采用“单速一定距桨”推进系统,其螺旋桨不论是普通桨还是导管桨,只能按一种工况作为设计条件,若按自航工况来设计,则在自由航行时主柴油机能在额定点运行,而转入、拖曳工况时主机只能降速运转,不能发出全功率,而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内河船舶在航行时存在顺水、逆水和急流等多种工况,传统的内河船舶船?机?桨匹配设计方法仅对船舶在逆水上行时进行了匹配设计,而在顺水下行工况,因船舶推进效率低、主机利用率低,造成油耗成本高、经济性较差等,因此需进行多工况内河船舶船?机?桨匹配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不同工况下对内河船舶推进系统的各参数进行设计,并...  相似文献   

19.
刘祥珺 《船舶工程》2011,33(2):44-47
为提高混合推进船舶推进系统的性能,分析了"船-泵+桨-机"的匹配方法.介绍了"船-桨-机"与"船-泵-机"的匹配方法、思路与步骤,着重研究"船-泵+桨-机"匹配中的泵、桨负载分配对推进性能的影响.以调距桨特性曲线与喷水推进推力曲线进行混合推进舰船的快速性计算,螺旋桨重载降低推进效率,喷水推进重载容易产生空化.为避免喷水推进泵产生空化,调距桨的螺距、转速可调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20.
可调螺距螺旋桨(以下简称调距桨)给推进器设计者提出了非设计工况叶片负荷计算,以及在整个船舶推进系统范围内调距桨综合性能这两方面的特殊问题。本报告考虑到调距桨船舶推进的实际和理论两方面的情况,力图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首先,重点放在工作在均匀流和变伴流以及在不同空泡情况下调距桨模型空泡水筒试验研究的系列上。本文考虑了叶切面的几何特性,特别是在非设计螺距下切面的畸变。讨论了切面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