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提出的为使线形连续、协调,对于基本型,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最好设计成1:1:1为前提,导出了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基本的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临界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回旋线路段转向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驾驶模拟实验收集15 名驾驶员在72个不同半径、不同转向和不同回旋线长度的弯道上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运用小波变换将方向盘转角信号的空间序列进行分解,研究自然转向行为和轨迹修正行为依半径和回旋线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辆入弯时的自然转向行程和曲线半径、回旋线长度均显著相关,但与弯道转向无关;入弯时,驾驶员对路线半径变化率的敏感度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对于轨迹修正行为,在半径一定的条件下方向盘的平均摆幅随回旋线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方向盘回转速率会随着回旋线长度增加而增加;出弯时方向盘的平均摆幅和回转速率整体较入弯时高。当回旋线长度与自然转向行程接近时,方向盘平均摆幅和回转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故以自然转向行程为理想回旋线长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回旋线特性,推导出回旋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圆心,得出在测量坐标系下任意段不完整回旋线向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公式,以及复合形曲线上任意点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公式,建立了复合形曲线上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4.
缓和曲线作为一种空间过渡曲线,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旅客舒适性。介绍了利用缓和曲线边界条件确定其代数方程式的一种通用方法:根据边界条件列出曲率待定方程,并利用曲率边界条件确定出缓和曲线曲率方程,然后对曲率方程二次积分得到缓和曲线的方程。此方法适用于推导缓和曲线方程,可为公路缓和曲线线形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此方法设计出了一种连接直线与直线的新型缓和曲线,并建立5种不同工况,以横向加速度及其时变率为评价指标,对新型缓和曲线和回旋线进行了行驶动力学性能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这种新型缓和曲线在行驶动力学性能上明显优于回旋线,为高速公路缓和曲线的线形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涵混凝土强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良  辛伟 《河南交通科技》2000,20(5):27-29,45
本文针对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格涵设计规范》(JTJ023-85)、《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标号表达,《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表达。设计与施工采用不同标准导致混凝土质量控制混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旧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是补强设计中重要参数之一,本对《公路水泥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基层顶面回弹模量计算公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了可适用于工程设计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虞至三门一级公路嵊州段一期工程的平面线超高设计,提出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中规定的平曲线超高值过大,考虑工程设计、施工、行车安全,自然条件等因素,建议平面线超高值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8.
根据缓和曲线(回旋曲线)的数学性质,运用高等数学微分、积分方法计算缓和曲线平移(平行线)及加宽后对应曲线的坐标、长度等曲线要素。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厚度计算程序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速度、运输成本、安全和舒适。为了方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路面设计方案比选和路面厚度计算,根据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的有关要求,本文作者编制了应用程序APJS。并详细介绍了该程序的应用方法和计算实例,计算结果准确,能够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回旋线的曲率变化出发,推导了缓和曲线在任意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公式,该公式适合于道路卵形曲线,复合型曲线等复杂线型的点位坐标计算。  相似文献   

11.
JUSTY—Ⅱ型根管电测仪在年轻恒牙列根管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JUSTY-Ⅱ型根管电测仪在年轻恒牙列期根管长度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 用JUSTY-Ⅱ型根管电测仪对70例处于年轻恒牙列期需进行根管治疗的单根管恒牙,在根管预备前后测定其长度,比较两者的准确度。结果 JUSTY-Ⅱ型根管电测仪的准确度达88.60%。结论 JUSTP-Ⅱ型根管电测仪可以用于处于年轻恒牙列期根管长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旋线曲率变化率和汽车转向过程中轨迹曲线的曲率变化率的关联,推导出了公路平面中合乎驾驶和汽车行驶轨迹的合理回旋线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玉溪 ̄元江汽车专用一级公路设计过程中对坡长限制的应用分析。指出《公路线路设计规范JTJ011-I94》关于坡长限制的要求偏高,适当降低指标后可显著降低工程数量、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编制程序计算卵型线插入的回旋曲线“起点”桩号及卵型曲线标定要求和计算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按交通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以下简称规范),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一个进行公路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电算程序HCPD通过示例分析表明该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生产单位使用,本文介绍了该程序的编制依据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轻轨交通线路平面设计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干线铁路平面设计标准,结合轻轨交通的特点,引用干线线路的参数,对轻轨交通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两缓和曲线间最小圆曲线长度、夹直线最小长度及曲线线间距的加宽值提出了建议性设计标准,供制定《轻轨交通技术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复曲线中间有设缓和曲线和不设缓和曲线两种情况,设缓和曲线时即构成卵型曲线,由一个回旋曲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这种缓和曲线仍然采用回旋线形式,但它曲率变化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截取曲率由1/R1~1/R2这一段作为缓和曲线。故可将其简化成缓和曲线而加以计算。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推导了部分预应力砼梁B类构件在计算使用荷载下开裂截面应力时求中和轴位置的一般三次方程,及钢筋砼小偏心受压构件计算中,求受压区高度的一般三次方程。分析了3种解三次方程的简便计算方法,并根据例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最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与旧柔性路面规范的对比,阐述了新规范的特点,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采用VB编制了人机交互界面的沥青路面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