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碧辉  胡斌祥 《北京汽车》2009,(3):41-43,46
文中分析了我国目前汽车业整车物流的现状,指出了整车物流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整车物流市场的相应对策。最后,为了促进我国汽车业整车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从大的方向、服务、设备和技术的角度上,构建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企业的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强调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快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提高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与国际汽车物流接轨,就必须加强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建立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管理模式、运作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开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徐州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发展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和加快铁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完善徐州铁路物流运行系统的具体发展对策。对于把徐州铁路发展从一个传统行业的建设成为有多个物流主体组成的,按照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服务流程、和规范化的现代体系运作,对建立综合性的大型物流集团提供了现实可行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整车物流发展趋势及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保峰  刘仲英 《汽车工程》2005,27(3):367-371
根据对我国主要汽车整车物流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调研,在阐述汽车整车物流(FVL,finished vehicle logistics)概念的基础上,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与先进的整车物流(AFVL,advanced finished vehicle logistics)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汽车整车物流的资源整合战略,并对实现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物流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运输是物流的基本环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物流有机的组成部分。因而交通运输业如何适应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加速向现代物流拓展,确定现代化物流体系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交通运输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是整个物流系统功能发挥和各环节有效衔接及运作质量的根本保征,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物流标准化工作应当引起我国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含义及其对我国物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州本田水运发车首航仪式在广州南沙港汽车码头举行。整车水运物流方式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广州本田已经同时拥有公路、铁路、水路三种整车物流方式,以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最低的方式,全面构建更精益、更高效、更环保的绿色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汽车制造行业第三方物流就是指提供汽车生产原材料及整车销售交易等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是一种新型物流管理模式,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共享、利益一体化和物流信息电子化以及个性化是汽车制造行业第三方物流管理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整车物流资源将进一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用汽车》2004,(2):42-42
1994年,中汽贸易香港公司和天津分公司在津成立了中外合资的轿车运输公司,以租赁方式从韩国引进6辆运输车,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轿车运输公司,中国整车物流模式初显。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达国家,企业物流巳从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演化。然而中国的企业物流却支离破碎,运作效率极其低下。中国企业要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上的差距,除了政府要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外,企业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构筑一体化物流;要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积极与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要不断开拓全球性物流,在全球寻求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设计规则同我国汽车法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出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所有汽车出口产品必须满足出口目的国的标准法规要求。文章针对M1类乘用车,对澳大利亚设计规则与中国的汽车标准法规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供国内准备出口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企业参考,以利于及早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技术更改,顺利完成出口目的国要求的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2.
汽车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在中国还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谈论汽车文化,但能够把什么是汽车文化准确地表述出来的,却是极为鲜见。伴随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演变,汽车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汽车生产和消费等众多领域,并对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方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成章  王文龙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40-146,158
面对我国道路运输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对道路运输业的经济本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尽管世界各国的道路运输行业都不具备自然垄断的形态,但文章仍然在我国首次提出了道路运输业属公用事业范畴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我国道路运输业管制与放开争议的解决思路。根据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提出了政府对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不仅不应消弱,相反应该大大加强的观点。对于竞争不完全的市场,政府的管制是至为必要的;仅强调开放运输市场只会增加竞争的无序和资源的浪费。文章认为今后相当时期对道路运输行业应实施适度管制的管理方针,而管制的重点在于运输市场的准入。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系统较传统动力总成系统增加了电机、电池,使发动机工况点可以在发动机、电机、动力电池限制范围内进行优化,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以优化整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得到所有可运行工况点发电、助力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燃油消耗率。等效燃油消耗率为非线性离散数据,为保证标定数据有效、整车系统的稳定性,给出基于等效燃油消耗率的发动机工况点标定数据修正原则,最终得到混合动力系统扭矩分配的标定数据。通过合理标定扭矩分配,达到优化发动机工况点落点以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在我国是一个管制性行业.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对物流运输汽车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16.
王宇宁  金灵 《天津汽车》2010,(11):12-15
伴随着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电动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热点。为促进我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文章在研究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3类电动汽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电动汽车市场推广3个阶段的营销策略,最后从政府角度提出开发和培养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石油消耗与碳排放量的严峻形势,强调发展低碳节能经济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出ECO概念,并结合东风商用车具体经验对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技术、能量回收、替代燃料、开发新能源车辆等四个未来节能减排新技术.并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着手,紧紧围绕着低碳节能的发展方向,提升中国汽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先 《汽车技术》1996,(2):1-7,27
介绍了国外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概况和近年来发达国家推出的新型发动机,介绍了国内发动机工业的现状和新型发动机的引进及其技术状况,指出了国产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和汽车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对我国新机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虽然我国已是汽车生产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我国汽车工业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丈章阐述了11种不安全因素的形成机理及对策,指出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构成,除历史原因外,也有一些政策上因素,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鼓励自主开发力度和汽车科研力度,限制外方兼并和控股,鼓励自主品牌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本土企业是汽车强国战略中的核心要素,本文从产业主导权和控制权、本土企业区别于外国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核心技术掌控主体、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汽车产业的重要性等方面对本土企业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基础,坚持"既求所在、更求所有",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做强,最终取决于本土企业的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