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技术中低层视觉特征无法准确地描述高层语义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RBIR)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中,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是影响检索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采用有别于传统距离度量的非线性高斯距离度量方法来计算区域对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该距离度量具有更好的度量性能。为了更好地接近于人对图像的理解,减小语义鸿沟,本文提出应用模糊集合理论表达区域对之间匹配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最后在Corel自然图像库上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分别与SIMPLIcity系统的IRM和UFM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图像摄取传输的实现方案,分析了图像传输功能中的传输协议,大文件传输,丢包,乱序以及图像传输的完备性检测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法。通过对移动电台终端、移动设备和调度终端等设备的分组数据连接配置,编程实现了利用数字集群系统进行图像摄取传输的功能,扩充了集群系统的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南山区铁路线路曲折、沿线桥梁和隧道多的特点,对影响西南山区铁路提速的机车车辆动力学、隧道空气动力学及结构动力学和线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通过对遂渝线200km/h提速综合试验和速度200km/h动车组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表明,试验线路能够满足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等动力学性能要求,并提出了机车车辆外形是影响隧道内空气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要根据隧道的具体结构形式,设定合理的列车运行速度,为制定山区铁路提速规范标准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影响图像质量各因素的关系,根据影响关系选择风缸成像参数,并进行大量工艺试验和图像采集,由此优选出机车主风缸焊缝数字成像检测的最佳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在受电弓上安装4只压力传感器及1只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接触压力的方法,考虑了受电弓的惯性力;介绍一种用FSO系统把信号传输到低压侧的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并提出了一套评价接触压力的算法,此算法可对受流质量进行智能判断。  相似文献   

6.
地铁 CBTC系统的无线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无线传输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的创新和重要作用。对北京地铁10号线进行CBTC系统中的无线测试,包括无线传输测试、场强覆盖测试等,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对CBTC系统的工程实施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
检查装置采用立竿拼接的方式把高清网络摄像机送到不同高度的桥梁支座处,通过无线路由器、视频控制及网络传输模块,将视频实时传送至计算机进行图像抓拍并存档。2011年9月起在京沪高铁南翔段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系统整体工作稳定,操作简便,抓拍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8.
针对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设备在现场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雨雪及尘土杂草等自然因素、列车高密度以及大信息量传输、阳光干扰、探测站无人值守且相距较远等影响设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探讨了车速低于5km/h情况下产生的图像故障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结合预处理和三维谱回归(3DSR)方法进行三维人脸识别的算法框架,提取有效的判别特征来克服3D人脸图像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噪声、表情和姿态等的影响。首先通过预处理步骤,从输入的人脸图像提取面部区域进行三维数据的匹配,克服大姿态变化的影响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整个3D人脸识别性能。为处理大的表情变化和数据噪声,引入谱回归的概念,改进的三维谱回归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局部统计信息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并避免通常方法中密集矩阵的特征分解问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中使用包含大姿态和表情变化的CASIA三维人脸数据库。实验结果显示算法有效、鲁棒、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土的灵敏度是评价土体结构性的重要参数,其值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天津某地铁项目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主要考虑孔隙比和塑性指数两种影响因素,运用Matlab语言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天津地区土体灵敏度与孔隙比、塑性指数两种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并对试验数据中出现的异常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苏宏江  赵耀  邢强 《铁道学报》2004,26(6):37-43
相关反馈方法是对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的有效改进,它将人类视觉特性逐步引入检索过程,有效地减小了图像低层特征表示与图像语义理解之间的差异。但传统的相关反馈算法存在反馈次数多,且无法积累用户反馈信息等缺点。本文针对这些缺点,在相关反馈图像检索系统中引入了可更新特征库。即在原始特征索引库的基础之上引入了一个用户可修改的特征索引库,系统可以将用户多次反馈的信息逐步嵌入到这个特征索引库中。与此同时,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彩色图像纹理特征描述方法,并将其用于特征库的构建中。我们在一个含有10000幅图像的图像库上所做的测试结果表明:与Illinois大学的MARS系统相比[1],本系统可明显提高系统检索准确率和相关反馈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现有的地铁隧道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都以表格形式体现监测数据,由于无法管理监测点布置的相关图形,导致快速查询和分析缺乏直观化和形象化,从而容易产生差错.鉴于GIS在图形管理、定位查询和统计分析方面的优势,提出建立基于GIS的地铁隧道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监测数据和图形位置的双向快速查询以及空间统计分析工作,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的现场对比试验,优选出经济、合理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质及配合比,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检测程序。  相似文献   

14.
弹性分组环(RPR)是当前城域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为了满足基于分组的城域网的要求而设计的。为了实现基于优先级区分的业务服务质量,弹性分组环采用了基于优先级区分的队列以及转发机制。与传统的队列延时研究方法不同,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以及转发延时与当前网络中的拥塞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弹性分组环协议,建立了弹性分组环转发缓存和接入缓存的排队模型,对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时延以及转发队列时延做了定量的分析计算;进而得到弹性分组环中各类优先级转发及接入缓存所需要的容量;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排队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排队模型的正确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各级缓存容量的结论已经应用在弹性分组环的专用芯片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5.
应用对象语义进行图像检索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振超  赵耀  朱振峰 《铁道学报》2007,29(4):111-114
为了降低图像高层语义与低层视觉特征之间的语义差异,本文以对象描述模型为基础,提出利用机器转换模型获取图像高层语义的方法。本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训练样本集中高层语义与分割后低层视觉特征之间的先验概率关系;在查询的过程中,利用得到的先验概率模型计算与高层语义所对应的最大概率视觉低层特征,最后利用该低层特征进行检索,达到缩短高层语义与低层特征之间的语义差异的目的。在一个拥有5000幅图像的图像库上所做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该方法也为解决图像高层语义与视觉低层特征之间语义的矛盾开扩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领域本体模型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紫玉  黄磊 《铁道学报》2011,33(1):52-57
随着本体在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向本体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成为本体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领域本体中概念相似度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概念的上下位关系进行计算,但这并没有完整反映出概念的语义信息。本文首先在本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领域本体模型的八元组表示方法和领域本体概念的九元组表示方法,给出领域本体模型的DCG图。然后以提出领域本体模型为基础构建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的MD4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概念的属性、上下位语义结构关系、自定义语义关系和实例特征对相似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计算,得到领域本体中概念的实际相似度。本文最后以动车组专业本体作为实验对象,对MD4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充分利用概念的语义信息,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石灰(水泥)改良土技术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灰(水泥)改良土改良机制的总结,结合在改良土质量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从理论、试验检测和施工控制3个方面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检测施工中所遇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协调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的时间关系,确定比较合理而且稳定的最大干密度标准值。并举例说明现场处理该问题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对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提高线路维护效率。根据轨检车的历史轨检TQI数值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近似非齐次的GM(1,1)模型与鲸鱼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模型。对非等时距GM(1,1)模型的灰作用量进行优化,并设置加权矩阵,对不同检测时间的数据赋予不同权值,建立非等时距近似非齐次的GM(1,1)模型,得到初步预测值。在此基础上,利用鲸鱼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OA-LSSVM)对残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值。分别对某线上行两段线路的轨道不平顺TQI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 316%和1. 67%,后验差分别为0. 093和0. 068,精度等级达到1级,实现了轨道不平顺较高精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公铁两用架桥机移运架T形梁施工工效及资源消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制T梁架设有跨墩龙门吊机、扒杆、铁路架桥机、公铁两用架桥机等多种方式。结合施工现场地形和现有施工设备、桥型等条件,选择最适宜工程项目特点的运架梁方式,对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桥梁至关重要。此文通过分析轮胎式运梁车配合公铁两用架桥机移运架铁路T梁现场测定和实际施工统计资料,对32 m单线T梁移梁、运梁、架梁作业程序和工效及资源消耗进行研究,编制出公铁两用架桥机安拆、调试及移、运、架预制T梁参考定额,对铁路定额的修订和补充以及工程造价人员编制概预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