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加快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国家规划的指导下,着力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浙江省交通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推动旅游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需做好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分析旅游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福建省作为案例,针对福建旅游交通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依托高铁、民航、邮轮和公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了"一带三环多放射"旅游交通"快旅"通道的发展思路;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规划了"慢游"微循环旅游交通的发展方案,构建了福建省多层次、综合立体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新格局。以期通过福建省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案例研究,为其他省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璟 《综合运输》2012,(5):7-11
针对我国城市群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群综合运输体系应主要从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交通走廊,构建中心城区间快速交通网络,改善交界区域交通网络和公交服务,提升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和服务水平,促进一体化货运组织,鼓励体制机制创新等六个方面努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上海慢行交通网络和技术标准体系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规划和立法层级、慢行交通空间、慢行静态空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介绍了上海市慢行交通网络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上海市慢行交通网络发展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建议。以打造"安全畅达、活力四射"的慢行交通网络,让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相似文献   

5.
数字·交通     
<正>九大任务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总目标,即"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确定了九大重点任务。一是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二是交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受社会车辆保有量剧增以及交通环境日益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屡见不鲜。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自媒体时代下交通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处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结构转型条件下,处理好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上众多网民良莠不齐的信息,给予公众公开透明的信息以正视听,消除虚假信息和谣言的蛊惑,是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应对、不可回避并需尽量趋利避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通往4A级景区将有一种以上快进交通方式,通往5A级景区将有两种以上快进交通方式,全国范围内将构建起"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这并不是白日说梦,而是从纸上跃然而下的切实改变。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展协调均衡的交通网络体系为目的,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城市群交通网络载流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对县域交通网络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载流总程值和实际载流总程值的计算,得出各县区的道路缺口里程及区域综合承载能力。结果显示,理论载流总程值较高的县区较多,市辖区较低;各市辖区实际载流总程值较高,县区较低;理论上,市辖区的交通相对较松缓,道路建设水平较高,而县区交通相对紧张,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最后提出,面对市区交通拥堵的现实情况,应加强高速路扩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地下交通,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等,提高居民低碳出行意识,缓解道路压力;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县区应加大政府投资扶贫力度,加强基础型干路如省道、县道的建设,完善支路建设,扩大公路网络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交通运输发展最重要的前期决策工作之一,交通规划需要统筹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因素约束。本文以地理空间为分析视角,在回顾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前提下,对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空间结构和基本思想做出了反思。构建适应我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将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应在完善区际骨干网络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城市群交通网络,同时注重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在大中城市切实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小城镇交通改善,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构建区际、城际、城市和城乡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高速交通方式发展迅速,构建起了快速、高效、舒适、安全的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高速交通方式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宏观布局的动态演化,梳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综合交通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了国家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并在需求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未来国家综合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合理性的一般哲学解释出发,论证出综合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合理性存在的必然性,然后分别从多方式合理分工、各交通线路分阶段整体推进、交通线网投资实施总体控制、交通网络构建符合OD分布规律、以及线网规划目标考虑资源消耗限制等方面,深入分析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应具备的特征,并由此推荐系列评价指标集,从而为综合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迈入新的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互联网+等新理念逐步冲击着传统各个行业,相应的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也提出若干挑战。从规划整体技术流程与具体内容模块两方面入手,以理念、措施和实例,探讨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当前挑战的应对,并提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在对自身进行"瘦身"的同时,由体系规划向规划体系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目标,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这是对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交通自身的现代化,更着眼于保障国家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建设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湾区交通系统建设对其区域关系与城镇体系的重塑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研究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在新时期的主要交通发展策略,以上海新一轮总规确定的规划年2040年为研究目标时点,探讨该地区交通网络与通道枢纽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分类与布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交通集中地和转换地,与交通的发展紧密相连。综合交通枢纽是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交汇和运输转换衔接处,是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现代交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为构建智慧化高速交通网络发展提供了优异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管理的现实,阐述大数据在高速交通中的应用思想,并根据大数据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实现大数据下智慧高速交通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长三角统一交通信息基础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为实现长三角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提出构建以3G(GIS、GPS、GSM/CDMA)技术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交通统一信息基础平台,以此作为长三角交通信息化的核心和公共平台,以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统一共享,交通业务的规范管理,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合理,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跨行政区域的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车联网是互联网以及物联网通讯技术引入交通领域而发展出来的一类智能交通应用技术。本文在解析车联网基本架构体系的前提下,围绕交通拥堵智能监测的优化实现,基于V2V模型,构建一种智能监测的车联网典型应用环境,并参考车联网基本特征,探讨定义智能监测条件下的交通拥堵评价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