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4种密度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并详细分析了各种密度测试方法存在的前提条件及试验原理.  相似文献   

2.
SMA集料的有效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全学 《公路》2002,(1):92-96
阐述了焦料有效密度的概念及引入集料有效密度的意义,结合集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实际工作状态提出了测定集料有交密度的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与测量沥青混凝土最大密度试验(T0711-93)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集料的有效密度计算混合料的最大密度。  相似文献   

3.
集料沥青浸渍相对密度试验法及估计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作为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有效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集料沥青浸渍相对密度试验法及其试验结果。对国内外有效的相对密度估计法作了严密的推导,揭示其起初意义,并提出了新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重型击实法与振动法确定碾压贫混凝土最大干密度的对比试验,根据碾压贫混凝土的振动压实特性,分析研究了用重型击实法确定碾压贫混凝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振动法确定碾压贫混凝土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击实试验法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法测得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值存在较大差异问题,选取沪昆高速铁路湖南段粒径在60 mm以下路基粗粒土填料,分别采用室内击实试验和表面振实试验测取最大干密度,再将上述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与同种填料现场填筑后的实测干密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振实试验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普遍小于击实试验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同时还普遍小于施工现场实测的干密度。结合高速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要求,建议采用击实试验测得的最大干密度作为现场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实践中试验规程规定的用击实试验法确定碎石类混合料最大干密度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提出了几种测定方法,并介绍了用一点试验法确定工地测试点的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7.
尹义林 《上海公路》2015,(2):63-66,10
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了细集料相对密度,计算了相应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所测定的细集料相对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沥青混合料的VMA计算结果相比采用表观相对密度时的计算结果明显减小。因此,在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最小VMA要求值宜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风积沙相对密度的最大干密度进行室内试验,提出取得风积沙相对密度最大干密度的合理振动时间以及相对密度在风积沙中的适用范围.这对于利用风积沙进行筑路的试验、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对3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最大理论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与真空法测得的试验结果非常接近;Super-pave加权法确定的视密度与毛体积密度加权值为0.4时,计算的最大理论密度与真空法测得的试验结果非常接近,但权值的确定相对繁琐,建议采用浸渍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实践表明,采用浸渍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对混合料设计及施工后的压实度控制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了细集料相对密度,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所测定的细集料相对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和有效沥青饱和度(VFA)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集料相对密度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时,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VMA和VFA的计算结果要比采用表观相对密度时的计算结果显著下降。对某些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VMA计算结果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