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一种基于排队长度的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一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建立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的数学模型,把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起来实现入口匝道的智能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交通模式下都是有效的,能够在维持一个理想主线交通流密度的同时,保持入口排队长度尽可能短;在抑制交通流密度波动和入口排队长度方面比定时控制和ALINEA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以快速路主线通行能力最大、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及延误最低为目标,在分析城市快速路可变速度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快速路匝道感应控制算法,构建基于可变速度控制下的快速路主线与入口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并利用实际城市快速路路段调查数据,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所建模型、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可知,文中提出的快速路协同控制模型算法可有效提高快速路主线通行能力,大幅降低入口匝道车辆排队长度及平均延误,减少车均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城市段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状况,研究了基于收费站栏杆机控制的入口匝道车流控制实用型算法。首先,阐述入口匝道控制原理及常用算法;其次,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实际情况设计入口匝道分级控流算法:一级状态下,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理论,建立路段交通流模型、收费站栏杆机起降速度与车流的排队关系模型,通过控制栏杆机的起落速度实现对入口匝道车流的"预防式"调节;二级状态下,建立检测路段的上游各入口拥堵贡献权重模型,通过临时关闭收费站入口或压缩高接高匝道实现"治理式"控制;最后,以广州机场高速公路为例,通过构建交通流模型,针对不同拥堵情况进行匝道控流,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城市快速路的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快速路"上不去"现象,结合新一代感知技术,基于经典的ALINEA控制方法,将快速路主线、入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作为协同控制对象.针对协同控制范围内不同的交通流运行状态,提出了4种协同控制策略,构建入口匝道信号控制算法及衔接交叉口信号优化算法.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交通仿真验证,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匝道控制是一种通过限制进入高速公路车辆数来有效改善高速公路拥堵的交通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微观交通仿真对无匝道控制、定时控制及三种广泛应用的匝道控制算法(ALINEA、FLOW、Stratified Zone)进行比较评价。仿真采用AIMSUN NG软件,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太平洋快速路的仿真模型为基础测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的匝道控制可使路网能力比无控制时提高40%。就路网和高速公路主要线路能力而言,在正常的和高的交通需求条件下,ALINEA算法优于其他算法,Stratified Zone在提高入口匝道能力方面最优。就匝道入口能力而言,ALINEA算法的匝道入口能力最低,FLOW算法比Stratified Zone算法略优。本文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不同算法的道路使用者效用。结论还表明,匝道控制可使高速公路路网和入口匝道能力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各流向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导致的交叉口特定流向交通拥挤,减少道路交叉口的资源浪费,基于主信号和预信号联合控制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采用预信号换道线的概念,对预信号的设置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车道属性过渡中预信号的配时方案及其计算方法;通过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分别对设置可变车道前、后以及不同的主预信号协调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关键状态参量(如延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绿波协调控制交叉口群中,绿波段前沿交叉口对于交通流具有整流特性.针对单一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对交叉口群整流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基于车流运行时间偏移呈正态分布的假设,采用非集计方法分别提出了绿波带内、绿波带间和右转车流的延误计算模型.分析了交叉口群对车流的整流作用,以最小二乘拟合法为基础,提出了交叉口进口道车辆到达函数拟合方法.分别考虑交叉口群绿波带内和绿波带间的车流运行时间偏移,以单车延误期望累积建立了交叉口进口道车流延误计算模型.利用交叉口车流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我国常用的两种计算信控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以两个典型十字交叉口为例,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交叉口饱和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种计算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适用于不同交通条件和交通流量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旨在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有轨电车交叉口优先控制方法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 《城市交通》2017,(6):85-90,97
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直接影响其行程时间和客运能力。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有轨电车交叉口优先控制方法分类入手,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对交叉口运行的影响。提出绿灯时间延长及红灯时间提前两种主动优先控制策略下车辆延误变化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有轨电车冲突相位车均延误增量与流量比率、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早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且绿灯早启对非优先相位机动车的影响更大。最后,利用VISSM仿真平台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在16%以内,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单向交通路网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向交通路网绿波协调控制方法。首先, 分析不同类型的单行环路特征,考虑行人专用相位,建立单行环路中的路段行驶时间与交叉口信 号配时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推导环路偏移绿信比的计算公式,以所有路段平均偏移绿信比最小 作为优化目标,给出最佳公共信号周期优化算法;然后,分析环路偏移绿信比与各路段偏移绿灯 时间的关系,根据约束关系将各个最小环路的偏移绿信比分配到环路上的单向路段,推导绿波带 宽大小计算方法;随后,以单向交通路网平均带宽占比最大为目标优化交叉口绿信比,给出交叉 口相位差计算方法,实现单向交通路网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的优化求解;最后,以一个3×3的单向交 通路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求得的信号配时方案可以获得明显的绿波效 果,能够使所有交叉口的带宽占比均在70%以上,总体绿波效果优于SYNCHRO方案。针对未饱 和状态下的3种不同流量输入条件,利用VISSIM仿真实验,发现与SYNCHRO方案相比,本文提 出方案的路网直行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分别降低了9.0%、16.4%、26.1%,平均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 31.2%、48.8%、41.6%,路网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有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 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 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 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 度跟驰模型,以控制理论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流系统在欠阻尼和过阻尼两种情况 下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并以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正确性.过阻尼较欠阻尼交通流系统稳定 性好,但调节时间更长,若将交通事件抽象为阶跃响应,通过分析交通流系统调节时间、 超调量等参数,可为计算交通事件持续时间作参考,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号控制子区模糊动态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交通信号网络控制中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问题,应用模糊推理理论提出了交通控制子区的模糊动态划分方法.提出用于表示路口间协调控制需求大小的协调系数的概念,综合考虑了路口间距、交通流离散性、主干道交通流量、主干道交通流构成及周期等5个因素的影响,给出每个因素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协调系数的模糊推理方法.选择案例网络进行仿真并与Synchro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利用协调系数进行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