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及防范对策,对浙江省10条高速公路隧道进行了调研,收集交通事故599次,抛锚5 280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形态分布、交通事故的车型构成与原因以及隧道百万车公里交通事故率等.研究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火灾、翻车、撞壁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关系的拟合公式以及隧道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为进一步研究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避免特大、重大等恶性交通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鉴于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诱因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真实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单一事故率评价指标所不同,分析交通事故的多个特征,得出道路因素中的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照明爷件、道路限速、道路饱和度等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改善道路建设和预防交通事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这一年间所发生的121起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探寻这类事故的内在特点、规律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等,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交通事故、保护骑自行车人的交通安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正处于机动化、城镇化快速交织发展时期,城市道路与公路交通安全的发展特点不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基于2007—2016年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数据,兼顾时序规律和空间规律,梳理归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而解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形成原因,探讨道路安全与道路设施、出行方式、出行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交叉口和非机动车道交通事故回升、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骤增、货车夜间交通事故多发、行人交通事故伤亡数居高、老年群体交通安全风险升高等特征,分别提出推进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的事故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表明,70%的交通事故与人有关,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从驾驶员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学角度阐述了引起交通事故的各要素如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因素,驾驶环境、道路条件、汽车设计、驾驶员管理等,并且从人、机环境方面探讨了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分析表明,从驾驶员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学角度分析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内因与外因,对减少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与天气气候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与天气气候的关系相当密切。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的交通事故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分析季节气候特点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与气象要素变化的规律。据此,提出不良天气影响下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措施,对预防交通事故有着现实的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交通事故成因与交通事故变化趋势,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模型,确定预警级别及预警处置,在此基础上选择南京典型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数据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其目的是在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后快速判断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救援措施,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废除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机制、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规定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方便群众等方面的变化,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的改变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G2京津塘高速公路3年(2007.3~2010.2)逐日逐时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和交通流量及气象要素资料,并将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与交通流量之商)与同步降水量进行日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的日变化最高峰出现在05时,年平均高峰值高达234起•辆-1•10-6;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同步降水量均呈正抛物线相关,即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随降水量的加大而增多;统计学检验(R>Rα=0.01 和F>Fα=0.01)效果很好。四个季节的百万车流量交通事故与降水量相关的系数高达0.7386~0.8635。这一分析事实为G2京津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由于车速快、车流量大等原因很容易形成交通事故,为深入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关特征因素,利用空间缓冲区方法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内蒙古G65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在不同条件下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交通事故分布的显著性因素.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分布于服务区、收费站、超限站及临近路段,且道路沿线城市的发展状况、车流量、交通组成特点及旅游景区的分布对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在不同条件下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同特征.此外,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与事故发生时段、事故形态以及交通拥堵程度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事故预防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道路因素与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宁省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主要从道路线形因素、道路路面和改建方面分析其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正确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对预防交通事故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路因素与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主要从道路线形因素、道路路面和改建方面分析其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正确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对预防交通事故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预测是对道路事故未来的发生状况做出估计和推测,对于交通事故预防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GIS有强大的空间与属性查询分析能力。在利用GIS的空间和属性查询能力获取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Matlab与C++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了交通事故的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南昌市2000年至2003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时空分布、事故形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南昌市的交通事故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将高阶矩技术、随机摄动法和Edgeworth级数与交通事故再现分析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交通事故再现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再现分析结果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针对具有冗余信息的交通事故再现分析,应用主观赋权法、可靠性分析技术和优化求解技术,提出了冗余信息交通事故再现可靠性分析的综合模型法.最后通过实际交通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再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考虑各基本因素客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专家经验,与各基本再现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其均值趋于各基本再现分析模型的中间值,其变化范围(标准差)最小,再现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海底隧道各方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总结国内外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研究进展。以国内某海底隧道为例,阐述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形式、空间与时间分布、车型等事故特点,将海底隧道事故安全影响因素按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交通事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海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途径及对策,提高海底隧道内的交通安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交通堵塞等严重后果,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数量及里程的不断增加,其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重视.采用图解法分析公路隧道道路与环境特征、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特点、交通事故的季节分布、机动车辆的碰撞方式及影响因素,并从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路面质量、交通标志与标线、车辆的维护保养及合理使用、提高驾驶员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提高公路隧道安全行使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构筑我省专业救护与群众救护相结合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护体系,提高全省公安机关交通警察在交通事故现场、突发性事件和意外灾害的救护技能,2007年12月3日,四川省交警总队与四川省红十字会在成都市联合举办了国家彩票公益金救护师资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具有随机波动性较大、信息量较少和非线性数据序列预测的特点,引入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建立基于SVR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证明基于SVR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具备非线性、所需数据资料较少、建模简单和计算快捷等优点,同时与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更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交通事故与交通量、天气的关系,在时间和路段上的分布情况以及事故涉及的车辆和伤亡情况等6个方面,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一些特征,并针对营运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