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拟建7号线和10号线在淮海中路的陕西南路与常熟路之间形成三线换乘枢纽。介绍10号线宝庆路站紧贴1号线常熟路站设置、7号线常熟路站设于常熟路、五原路口等3个换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换乘设计主要特点的分析,着重介绍了车站换乘厅布置、换乘通道及对1号线常熟路站改造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8号线耀华路站建筑设计,分析论述了其换乘方式、建筑空间布置、文化定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车站建筑装修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6月,上海轨道交通累计运送客流16.4亿人次(相当于美国和中国人口的总和),同比增长了12%。上海轨道交通单日最高客流已达到1 152万人次,日均客流达到905万人次。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长,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面临新的矛盾。今年虽然没有新增线路,但是,上海轨道交通继续"挖潜增效",通过增购列车、增能、车站改造等措施"补  相似文献   

5.
近5年来,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稳步上升,2010年上半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39.3%(其中轨道交通分担出行量的11%),较2005年29.8%增长了9.5个百分点,这样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5年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日均出行总量却增长了39%,2005年北京市六环以内日均出行量为2015万人次,2010年却为2804万人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同步实施换乘站建设成本、客流预测、财务状况的对照分析,阐述在有条件前提下适当增加部分换乘节点的一次性投资,以便改善换乘条件,对吸引客流、改善线路运营财务状况,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功能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与已建3号线镇坪路站的多个换乘方案,并通过方案比选和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2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三期和5号线南延伸线开通试运营。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总长突破了700 km,达到705 km,车站数增至415座,换乘车站增至57座。此次开通试运营的13号线二期(世博大道站—华夏中路站)和13号线三期(华夏中路站—张江路站),运营线路长度16.1 km,设12座地下车站,全部位于浦东。5号线南延伸工程北起东川路站,南至奉贤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8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宣布:全长16.4km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3号线工程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北一东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重要的主干线。1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正线全长为16.4km,起点为华江路站,终点为南京西路站。线路途经上海市嘉定、普陀、闸北及静安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安地铁3号线的正式运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网络式发展时代。轨道交通环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种线型,对于方格型路网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梳理西安轨道交通8号线环线的相关规划,在分析8号线沿线功能区的基础上,探讨其路由与路径特征并依据客流预测的结果分析各换乘站换乘情况,进一步验证西安地铁8号线对西安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工程由于与其它三个地下工程形成交叉,给车站建筑设计带来一些难题。详细介绍了该站一至四层建筑设计方案比选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了建筑设计对客流组织与换乘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世纪大道站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化整为零”的施工技术,并尝试采用三维计算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分析了平行换乘地铁车站施工的一些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淮海路站南端头井换乘节点结构设计,南端头井为地下三层结构,既作为8号线与6号线同车站T型换乘节点,又作为盾构调头工作井,施工采用“一明三暗”逆筑法,在工作井内力计算中,考虑地下墙幅间接缝来模拟墙板的实际受力情况,使计算更加合理,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对原上海轨道交通6、8号线上南路站总体布置以及地下一、二、三层车站建筑设计的难点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站功能布局、换乘方式、空间形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设计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张戎  汤慧  程银浩 《综合运输》2022,(2):122-125+137
上海市域铁路网包括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改建的市域铁路,根据上海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城际铁路的融合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客流特征、票务系统等方面梳理多层次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域铁路为主体,分析其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特点及方式。最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总结机场联络线各站换乘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流特点提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轨道交通15号线(顺义-颐和园)规划方案已经获得批复。该线一期工程(顺义-望京)将率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轨道交通15号线全长45.7km,其中地下线约32km,高架线约13.7km,共设车站21座,新建车辆段、停车场各一座。其中一期工程起自已通车运营的13号线望京西站,终至顺义区河东站。按照批复方案,轨道交通15号线西起颐和园旁的西苑站,向东下穿4号线和八达岭高速公路,至奥林匹克中心区后继续向东,穿过京承高速至望京,转向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济阳路站是上海轨道交通6、8、11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它由三线车站、联络线及围合区等多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介绍了车站结构设计的特点,并对下沉式广场与车站的结合、完全敞开式出入口、盾构远期穿越已建结构等关键节点做了概述,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民广场站是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大型换乘枢纽之一,具有出入口数量多,出入口功能差异性大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车站各出入口的设置情况,以及与周边道路、客流等关系,分析研究了各出入口的客流特征,可为今后类似换乘枢纽出入口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18%上海轨道交通现有运营线路8条,运营里程234公里,日均客流290万人次,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的18%。到2012年,将达到13条线路/500公里,日均客流约8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约43%。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发展、市域范围的扩大,轨道交通骨干线路需要不断延伸以服务郊区新城、新市镇及大型动迁基地,但是线路末端客流小,简单的延伸将影响运营效率的发挥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选择中、小运量系统承担外围接驳型线路运营任务,既能改善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能扩大骨干网络的服务范围。经研究,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工程确定选用胶轮路轨APM系统,并与8号线既有线路接驳换乘,在丰富轨道交通层次结构、探索市郊城镇集运接驳系统的建设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