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交通一体化是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交通基本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的交通结构模式主要由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按不同比例构建。根据四川省各地区的地形、经济发展现状,将其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区域类型,然后针对这三种区域的特点分别探究各自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并提出确定四川省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当地实际及其特点出发,将现有的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考虑,合理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程度,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书红 《交通标准化》2006,(10):211-214
县级中小城镇客运交通发展只有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基础设施完善化、出行方式合理化、运输管理科学化等要求后.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交通标准化》2009,(10):8-1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客运交通二元发展的格局,使其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导致城乡交通发展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化解这个矛盾、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交通运输行业落实中央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便应运而生,亟需新的城乡客运组织与管理体制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结合湖南省永兴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分析了永兴县城乡客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城乡客运一体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城郊出租车跨区经营进行了研究。作者从郊区(县)融入中心城区,城乡交通一体化,郊区(县)客运结构合理化,郊区(县)客运市场规范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的必然性和意义。在对我国出租车跨区经营的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分三个阶段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合理的城乡规划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三十年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划、决策、监督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确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评价要素,构建了多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客运发展的必然之路。结合理论及实际经验,深入分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的因素,对影响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系统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建立统一的城乡道路客运系统、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中小城市道路客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和产生机理,提出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运作内容和运作模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对中小城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给出了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近年来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迅速的实际情况,总结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开展县域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规划内容、规划方法和技术要求,为我国众多县级城市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