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匝道平面、纵面线形及横断面设计要点,结合本人的体会,对于山区单喇叭型互通立交的布设在满足互通功能的情况下应扩展思路,根据地形灵活布置立交线形。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20个快速路立交上的37条环形匝道平面线形组合情况,取七种具有缓圆比代表性的平面线形组合分别建立匝道模型,然后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平面线形组合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影响做详细分析,从而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环形匝道安全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辛伟 《北方交通》2007,(1):58-60
通过速度图检验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组合是否恰当,对匝道线形组合进行优化调整,使立交线形设计更加合理,符合汽车在立交区短时间内加速和减速的变化,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重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单喇叭型互通立交纵面线形、匝道平面以及横断面设计要点,结合自身的体会,对于单区公路喇叭互通型立交设计,在满足交互通行功能的水准之上,要进行思路扩展、仔细分析,最后依照地形进行立交线形灵活布置。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调查分析表明,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事故率高于A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其中左转出口环圈匝道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增大环圈匝道的半径,会导致互通式立交的占地增大,从而增加了工程投资,并且行车的舒适性的改善并不明显,因此,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设计仍是对环圈匝道的出口进行控制。目前,常规B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环圈匝道的出口线形设计不满足分流鼻曲率半径和运行速度过渡的要求,为提高环圈匝道出口的行车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卵形曲线的环圈匝道出口线形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互通式立交具有车辆转向行驶和通行大量交通流的功能,同时也是高等级公路控制车辆出入、收费还贷的重要设施。选取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几何设计中的几个要点展开讨论,包括匝道线形的设计顺序、匝道分合流点纵坡和横坡的确定,从而进一步探讨互通立交的几何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的线性交叉射击工作中。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组成部分,其线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枢纽的使用功能、营运能力及交通安全问题。匝道的设计形式多样化,按照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一般分为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两大类。右转匝道是从右侧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的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左转匝到是车辆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三次B样条拟合的原理与方法,在地形图上徙手绘制立交匝道平面线形的控制位置,并求出徙手线的长度与起终点的方位角,然后反 算出曲线上离散点的曲率和半径,得到徙手曲线的曲率图,进而利用鼠标在屏幕上对曲率图拟合,获得立交匝道设计所需要的曲线要素,最后以“Ls Lr”为设计单元,进行立交平面线形的设计与绘制。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广湛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介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一些体会,对立交位置的选定,交通容量,立交范围的主线线形及单向双车道匝道等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通式立交作为高等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形的优劣对立交交通功能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运行分析的角度对加减速车道的行车状态和设计理论进行探讨,建立了车辆行驶的速度模型,提出了用匝道平均速度、线形协调系数、耗油量作为指标评价互通式立交线形质量的方法。它的运用对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评选及已建成立交的评价、改造有 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立交桥的选型是城市立交桥设计与建设前期最重要的环节,而建立城市道路立交桥分类及编码体系是立交桥选型的基础。在分析传统的城市道路立交桥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立交桥左转匝道的出口方式、入口方式、是否存在小环道、是否存在匝道的交织情况等4个方面对城市道路立交桥的类型进行了重新界定,确立了立交桥的分类体系;根据确定的立交桥类型,采用计算机易于实现且占用计算空间少的二进制编码方式对不同的立交桥形式进行了编码。例举不同的立交桥形式及其编码,发现所采取的编码方式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马宇光 《交通标准化》2014,(16):205-208
杨楼互通式立交桥A匝道桥为独柱桥墩的曲线箱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通过对该匝道桥的设计和计算进行介绍,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慧杰  程炜 《交通标准化》2012,(12):130-132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是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点,其长度是影响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在总结国内外加减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主线设计速度对应不同匝道设计速度下的合理加减速车道长度,可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安全设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喇叭形立交匝道行车过程特点,提出了将汽车行驶过程与匝道线形指标相结合的运行速度分段预测方法,并在运行速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匝道超高,最后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其应用过程,对传统的基于设计速度确定匝道超高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互通匝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技术标准、加宽设计、起终点设计、高程和纵坡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使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祁鹤 《北方交通》2012,(10):72-75
从近年设计的山岭区互通式立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方案,分别从立交型式的选择、方案比较、具体匝道布设等方面,以立交方案位置的选择、同一位置立交方案的比较和具体立交匝道布设的设计思路为顺序,总结各阶段设计要点,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省界处主线收费站与互通立交较近情况下传统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主线收费站放入互通立交内部,以主线收费站为中心布置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该思路在璜茅互通立交等项目中得到了验证,说明该思路是合理并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绿化呈线性分布,通过中央分隔带、填挖方段、互通立交区、隧道洞口、服务区及收费站养护工区绿化等六个方面来阐述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阜新至朝阳段绿化与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9.
��ͨ�����ѵ������ٶ�Ԥ��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GPS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座互通式立交共14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10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 GPS 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 座互通式立交共14 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 10 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 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 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