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公路路基横断面设计(俗称戴帽子)完成后,即要确定出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以便计算路基土石方填挖体积。确定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求积仪法,积距法,几何图形法,座标法等,这里介绍另一个方法。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图表设图1为填方路基横断面的左侧部分。ME 为路  相似文献   

2.
1965年“公路”第1期刊登了李方同志的用求积板求路基横断面挖填面积,该法确能很快的简单的求出挖填面积,但在制作等值曲线时,不仅麻烦,而且不易准确。同时若欲计算不同几何形状及不同比例之图形时,则需另制等值曲线,因此在使用上较局限。为使其扩大使用范围,且一般的简单几何图形均能利用同一求积板较快的求出各图形的面积,因此建议用图形计算法来代替等值曲线,其计算图形如图1。该图形的具体作法如下:1.作 A、E 两条平行线;2.过 A、E 垂线之中点作第三条平行线 C;  相似文献   

3.
王军 《路基工程》2009,(2):79-80
介绍一种以改进的关键曲线模拟地面线型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改进的平均距离法,通过自编的简易程序对武广客运专线一段填挖路基土石方数量进行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即平均断面法、棱柱体法等法更具优越性。若能同时考虑各种工程因素的影响,建议改进的生产函数曲线平均距离法用于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更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前山区公路深沟地形沿河线路基横断面中,最常见的为半填半挖高挡墙横断面形式,它常导致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增大,甚至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本文提出的移墙改沟、纵向涵洞路基横断面方案,在某些情况下,技术方案合理,经济节约,是山区公路深沟地形沿河线理想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在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这种特殊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不仅能减少建设投资,而且有利于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挖过渡段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工程较为突出的病害。填挖过渡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车荷栽影响,将会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和路面开裂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对应用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工程实体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填挖过渡段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路面铺筑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路基填挖交接面变形破坏的机理;分析了常用填挖交接面力学参数选取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采用随机-模糊统计法,对路基填挖交接面力学参数的选取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应用表明该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唐述泽 《公路》1993,(2):11-15
以横断面测设的地面线资料、路基宽度、填挖高度、超高、加宽、边坡率等数据为参数,导出公路横断面设计的数学模型。并据此编制了通用程序,在PC-1500机上实现,运算速度快而准确。  相似文献   

8.
公路填挖交界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难题之一.结合公路填挖交界路基工程实际,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填挖交界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对填挖交界路基的设计和工程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某路基工程项目中的填挖交界工程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工格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现场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纵横向填挖交界路基处会出现非均匀沉降现象,过大的非均匀沉降将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本文通过现场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证明,层铺土工格网可以有效地提高填土抵抗变形能力、改善路基沉降的非均匀性,不失为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EP/W软件,建立半填半挖路基典型模型,研究了降雨引起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期差异沉降和水分场变化的机理。考虑到不同的降雨历时、强度、雨型对路基土水分场的影响各不相同,分析了降雨引起的半填半挖路基差异沉降变化规律,认为路基水分场的改变将会引起路基土体变形;持续降雨将使非饱和区负孔压逐渐减小,饱和区孔隙压力逐渐增大,因此路基土体在降雨初期出现压缩变形,在后期则表现为体积膨胀而发生回弹变形。  相似文献   

11.
郝伟  王选仓 《路基工程》2012,(6):118-12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填挖交界路基处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方案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填挖交界路基表面测点的沉降量和位移变化,分析土工格栅铺设的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因此根据对比试验获得最佳的处治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优于只铺设一层的,而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好于不铺设土工格栅的。  相似文献   

12.
林顺  邬凯  崔臻  向波 《路基工程》2021,(4):199-205
基于长宁地震高速公路路基震害调查成果,系统分析了路基震害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及成灾模式,发现路基震害受损程度与距震中距离、断层发育情况和路基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半填半挖路基震害特征最为突出。在路基土动力学特性试验获取的力学参数基础上,开展三维动力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填半挖路基相对于两侧填方路基更容易受到地震灾变作用,其填挖交界面出现较大塑性应变,坡顶出现较大朝向坡外的永久位移,该结果与震害调查中路基破坏现象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体工程,根据设计中路基工程的情况,分析了半填半挖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以稳定和沉降作为控制重点,分析了半填半挖路基的设计要点,介绍了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注意事项及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填挖交界处路基的道路经常出现各种开裂问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回填时不同的回填深度、边坡坡度、不同的压实度以及不同的边坡处理方式等工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一些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对于减小填挖交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FLAC软件分析确定路基拓宽中新老路堤填挖坡率的基础上,研究了新老路堤填挖设计方案,说明了原路基、新填路基的处理方法,提出在新旧路堤结合处采取铺设土工格栅等措施以解决新老路基拓宽拼接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路基差异沉降规律,结合河北某高速公路具体工程实际,选取路基建设中有代表性的路基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横向半填半挖式、高填方及纵向填挖交界处等三种情况下的沉降状况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差异沉降最不利的位置出现在路基边坡处,建议道路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路基边坡,特别是特殊路基填方处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土工加筋材料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 ,在填土中分层铺设土工格网等土工加筋材料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结合现场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 ,研究了土工格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 ,根据理论分析 ,提出了土工加筋材料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半填半挖路基工程越来越多,其稳定性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为了保障某一级公路半填半挖段路基施工安全,从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入手,对路基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就路基填筑高度对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随着填筑高度增加,增量位移从填土路基外逐渐向填土路基内转移,最终逐渐发展为一条光滑的圆弧,该圆弧即为路堤边坡失稳时的破裂面;当填筑高度小于12 m时,破裂面位于填挖交界面附近,之后随着填筑高度增加,破裂面上移至填土路堤内部;当填筑高度达20 m时,破裂面发展成为一条坡顶至坡底的狭长圆弧面。  相似文献   

19.
强夯法作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高寒阴湿地区路基沉陷等早期破坏,本文就结合夏河机场路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对沿线高填方路基、填挖结合部等进行强夯处理实施实例,通过工程现场试夯,对夯击数、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检测,研究了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应用及其相应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对今后二级公路改建中强夯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半填半挖路基,建立非饱和土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雨水入渗条件下红粘土路基边坡渗流与沉降变形耦合的数值模拟,计算出降雨条件下路基含水率及孔隙水压力发展变化情况,并分析填挖方不同渗透性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对比边坡防护前后降雨入渗对差异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得出:半填半挖路基降雨入渗时,填方土体入渗快于挖方土体,随着时间的增加,饱和区逐步扩大,红粘土路基发生湿软变形,填挖交界处产生差异沉降,通过采取路基顶面及坡面的防水处理,能显著降低雨水入渗对路基内部渗流场和应变场的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湿化差异沉降变形,路基边坡竖向以及侧向变形均有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