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梁科科  关宏志  韩艳  李涛 《城市交通》2014,(1):48-54,47
当前旅游交通指引标志设置中存在缺乏区域系统考虑、设置分散、旅游信息过于集中等问题,导致自驾游出行者难以及时、准确、连续地获得指引信息。针对这一问题,从郊区自驾游出行者的需求出发,构建区域入口、区域内部、景区附近的旅游交通三级指引系统。重点探讨二级指引标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出在景区重要度分类和道路节点重要度分级的基础上,确定各景区指引范围和各道路节点指引容量,对旅游交通指引标志进行选址。最后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对提出的旅游交通指引标志设置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对前瞻、规范、整合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杭州市从现状普查分析、景区指引系统设置方法确定、景区指引系统改善规划、景区标牌后续管理四方面编制了新一轮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规划。通过类比归纳,从杭州经验中总结出普遍适用的系统构建方法。主要从景区的筛选与分类、指引范围的确定、指引路径选择和标牌设置原则等几方面,提出旅游城市指引标识系统规划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旅游出行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观光旅游型道路交通标志的缺失、不完善、不统一等带来的旅游出行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国内相关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标志地方标准和国内外对旅游交通标志的研究均较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游客对旅游指路标志的需求情况,以乌鲁木齐市南山风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南山风景区现有指路标志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指路信息的具体需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南山风景区指路标志在设置位置和选取信息方面的原则进行探讨,以期为观光旅游型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为城市旅游交通提供规划要点,梳理旅游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关系,充分整合利用城市与景区道路交通资源,构建旅游和城市交通相互协调的交通系统。以重庆市汉阳兵工厂(抗战生产洞)旧址交通组织规划为例,从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基于旅客容量的交通需求预测、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人行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和交通组织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为城市景区交通组织规划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是在传统道路交通反光标志的基础上增加LED光电系统,通过专门的光敏控制电路白天自动关闭、夜间自动开启,实现LED发光体的闪烁发光,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在夜间的警示效果更显著,从而更醒目地起到道路交通指引作用,可广泛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乡道路。结合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在国道208线城上至阳明堡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使用,对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在干线公路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旅游出行中的路径选择问题,以乌鲁木齐市南山风景区游客的路径选择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旅游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探讨旅游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标明:旅游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受标识指向、标识语言等交通标志因素,以及游客对旅游景区的熟悉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受性别、族别等游客本身属性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可为观光旅游型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掌握旅游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活动规律,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游客出行数据,并从景区、线路、网络三个维度进行城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景区方面运用个体出行链数据分析游客在景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旅游线路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旅游城市景区交通拥堵,改善旅游交通出行环境,从游客量的季节性变化入手,提出刚性、弹性和临时需求相结合的设施供给标准。以游客游览历程的全游线要素为主线,识别设施安排、游线组织等方面差异,明确封闭型和开放型景区的交通组织模式及要素布局要求。最后提出旅游城市应构建城市-景区两级旅游集散体系,应对全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城际客运出行分布预测过程中对城际旅游关联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借助手机信 令数据,对长三角26个城市5A和4A级景点的城际游客客源地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同一个城市 中,无论是从单个头部景点层面还是全部5A和4A级景点总体层面上来看,城际游客客源地分布 规律均较为相近,且在非节日的不同日期,这种分布也非常稳定。基于这种特性,借助亲景度指 标提出一个可以表征两个城市间旅游关联性的旅游偏好变量,并将其引入基本重力模型中构建 城际客运出行分布预测模型。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出行分布现状数据对模型系数进行标定后的 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显著提高,标准误差大幅下降,75%的OD对预测结果得到改善。因此, 可以认为引入旅游偏好变量有利于提高城际客运出行分布预测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9,(10):101-101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安监局了解到,为加快推进西藏道路交通运输行业GPS监控系统建设,西藏自治区即将出台《西藏自治区道路交通运输行业GPS车辆监控系统功能要求和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标《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的标准体系,就标准的制定过程及相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已发布实施的国标《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规范了交通标志板的生产、使用,此标准的发布实施对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的生产、使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标《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的标准体系,就标准的制定过程及相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已发布实施的国标《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规范了交通标志板的生产、使用,此标准的发布实施对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的生产、使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标志是“道路语言”的重要内容,在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行国标中的交通标志在设计、设置以及认识上却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情况,致使交通标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些标志甚至形同虚设。因此,本文根据对现实生活中交通标志设置不规范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增设了新的交通标志,且对现行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中标志的不规范情况进行了改进,以期对现行国标的改进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永清  丁明 《交通标准化》2010,(21):142-144
关于快速路指路引导标志的设置,当前国内各城市多是参考城市干路进行单一、近距离的路名指引,这就使道路指示不清的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骨干交通功能的发挥。快速路作为城市最高等级道路,其指路标志的等级也应高于一般城市道路,为此提出出口"三级指引"、入口"两级指引"的指路标志设置方法,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旅游景区高峰期停车难的问题,平衡停车需求与供给,在分析旅游交通特征、旅游景区停车特征与城市内部停车特征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需平衡限制的景区停车规模分析方法,明确分析流程。在考虑景区限制客流措施条件下进行景区客流预测,依据景区最大游客容量和停车特征预测景区的停车需求总量,结合景区停车供给缺口分析新增停车供给规模。实例应用表明:基于供需平衡限制的景区停车规模分析方法能够确定景区新增停车供给的合理规模,该方法可为进一步定量规划景区停车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兴趣点指路标志指引路径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指引路径的长度,还需要考虑布设成本因素.本文首先基于道路网络的拓扑表达,考虑指引路径长度和设置指路标志数量,以两者综合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从重要道路出入口到兴趣点的指路标志指引路径的线性规划模型;然后结合人工蜂群算法,设计了求解该规划问题的算法.最后以广州大学城为试验区域,利用上述模型规划了从重要道路南沙港快线出口到兴趣点中山大学的指路标志指引路径,并与指路标志布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布设路径的便捷性和指路标志布设成本的特点,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与城市建设的其它项目一样,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城市道路也是城市交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又是城市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有效的引导车辆规范行驶的方式之一,可显著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旅游发展近年来亮点纷呈,长江索道景区更是屡次登上全国旅游行业的"光荣榜"。重庆山水交错的城市格局、璀璨的巴渝文化形成都市旅游的资源优势,催生了众多"网红景点"。5月1日,重庆市副市长潘毅琴一行来到长江索道景区,就景区旅游规划部署、产业建设、发展环境、旅游配套等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09,(7):43-43
中低速磁浮交通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利用电磁力实现列车的无接触支承和导向,通过直线电机牵引,避免了传统轮轨系统车辆的机械磨损和振动,具有运行平稳、舒适;环保;噪音低(距轨道10米处小于64分贝);线路适应性强(转弯半径50一100米、爬坡70‰);安全可靠性高;建设及运营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城市内部、旅游景区和近距离城市问的交通连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在版面设计、点位设置、信息选取与表达等方面应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设计体系。宁波市在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实践中,通过解读现有国家规范,结合宁波市实际路网、交通特性,对指路标志的版面形式、点位设置、标志套用等作了细化规定。在指路信息选取上,通过统筹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主要地区、旅游景区等各类交通信息,构建了指路标志的信息层级体系,并设定了信息的分层表达规则,以保障交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连贯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