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7,(2):150-155
通过搜集南海台风资料,对近10 a南海台风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利用Ueno台风风场模型和改进的藤田公式,引入压差修正系数和后报风场数据,构建了1330和1409号台风风场,并应用测站观测资料对模拟数据进行对比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移入南海的热带气旋整体上比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数量多、强度大;南海海域生成的登陆台风在我国登陆较少,多在越南登陆。改进的模型风场极值相对误差小;引入后报数据后,合成风场数据相关性更好,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2.
谢银益 《中国水运》2013,(12):22-23
我国是一个受到热带气旋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南海海域更是台风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作业的重点区块。近年来,我国油气深水勘探技术的日益提高,南海上的勘探船施工作业时间将越来越多。但这些船舶经常受到由西太平洋上过来的台风和南海生产的土台风的侵袭。由于西北太平洋过来的台风,有一个发展和移动过程,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和应对,而南海土台风经常由一个低压槽快速形成,并且距离作业区域非常近,留给我们的应变时间非常少。所以,南海土台风的危害性更大,将直接对勘探施工作业的船舶、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南海是东亚与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每年,在该区域发生和经过的热带风暴时间跨度长、次数多、移动规律复杂。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南海热带风暴明显增多。无论船舶来自何方,当按照计划航线航行至南海东北部或西南部,准备沿东北—西南向横穿南海时,如果恰遇热带风暴生成或经过,即可考虑偏离原  相似文献   

4.
台风年年有,广东特别多。
  广东是我国被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据气象资料统计,1949-2012年共有170个热带气旋(热带低压除外)登陆广东,年平均2.7个。
  这主要是因为广东海岸线比较长,濒临南海,无论是南海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还是从西北太平洋西行而来的热带气旋,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容易登陆广东。  相似文献   

5.
设计自航FLNG以解决因南海台风限制FLNG开发深远海天然气资源的难题,统计南海夏季台风的影响范围、移动轨迹等关键数据,计算确定南海小型FLNG的台风期间报警、解脱和航行范围,总结FLNG的解脱时间和解脱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6.
此文以对Meari(0421)台风的成功规避为例.叙述了台风的移动路径,以及实航中采取的规避方案。根据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以及影响海区,提出了规避台风时航线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7.
台风的概述     
台风(热带气旋)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的经纬度变化特征,也有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源地和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西北太平洋有三个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洋面。  相似文献   

8.
台风是一种极其猛烈的热带气旋,对船舶威胁极大,每年5-11月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其中7-9月广州港受台风影响或袭击最多。2018年,在西太平洋至我国南海的广大范围内,从台风"布拉万"(Bolaven)到"天兔"(Usagi),总共生成29个台风,比2017年多2个,较常年偏多3.5个。这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有11个,集中在6-9月,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6,(4):369-374
运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以台风模型风场与美国NCEP风场的合成风场为驱动风场,模拟西北太平洋在台风"鲇鱼"期间的波浪变化情况。在运用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对预报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分析认为,台风"鲇鱼"产生的波浪在北部湾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而在北部湾以外的南海产生的波浪以涌浪为主,涌浪波高可达3~6 m,周期为12~16 s。在台风"鲇鱼"由东向变为向北行进过程中,在南海产生的涌浪也由东向逐渐变为东北向。  相似文献   

10.
危害华南沿海的台风发源地,一是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二是中国南海海面。后者俗称“土台风”,因为它开始往往是一个范围不大的低压气旋,形成台风后一般范围很小,如不严密观察,又不注意抄收天气预报,就有可能陷入台风中心范围,所以对南海的热带低压,必须十分警惕。台风进入华南沿海的正常路径,移向大多在275度到315度之间,以约300度居多。而华南的海岸线的走向,大体是东北东~西南西,这与正常的台风路径的夹角不大。一般,台风的移向又常有20度到40度变化,所以,一旦台风进入南海,东至汕头,西至湛江以至海南岛一带沿海,都是台风中心可能登陆的地带。在这一带停泊的船,都应密切注视其发展趋势,以防措手不及。也正因地理上的特点,船舶在华南沿海的防台,应着重做好抗御从东北象限来的特别是东北到东北东来的狂风的袭击。在台风季节,在华南单锚寄泊的船宜用左锚;用前后锚寄泊的船,应及时清链。一般,可用双锚抗台,可抛立锚止荡,或用车、舵止荡。倘无十分必要,决不要在强风中随意去绞动锚。用锚链系带浮筒抗台,可适时加抛一锚,象抛八字锚那样抗台;可带2—3根尼龙缆,以缓冲锚链的受力,但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不仅无益,反会纠缠锚链,减少锚链应能发挥的抗风作用。实践说明:黄埔港码头,包括文冲等修船厂码头,是可以系带防台的。但在港内锚泊的船,当台风移向黄埔港时,应及时出港到大濠洲及其以外锚地抗台。航行中的船舶,关键是不间断抄收气象报告,根据台风移向,例如北上船在北纬10°,东经110°附近滞航;南下船可在闽浙沿海择地避风; 或菲律宾近海绕台风尾航行等等。北部湾可作为避台风的一个机动海域。作者认为,掌握台风的一般规律,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又时刻注意台风的特殊规律,做到优势而有准备,是能取得防抗台风的胜利的。  相似文献   

11.
阐述福建海区台风特点、登陆福建台风情况、台风生成和移动途径、跟踪台风的主要手段以及福建海事局防抗台风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船用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船用台风短期预报方法并提出了一种中期预报的新方法。前者通过增大样本和扩大海区范围,分别对东海、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区建立6h~72h的CLIPER路径预报方程。后者通过联合应用逐步回归、相似离度、数据库和最小二乘法来预报台风6h~144h的路径和强度。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效果明显,可成为船用台风短期路径预报的基本方法;新方法能有效预报台风中期趋势、衰亡时间,还对异常台风有一定预报能力;预报精度较高,且操作简便易行,适合装有微机的船舶使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海是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的海区之一,每年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约20~30个台风中,几乎有一半对中国沿海构成威胁或直接危害,导致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8,(6)
台风是影响船舶安全营运的主要天气因素之一。本文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规律出发,提出了船舶防抗台风的操作指导方针,分析了船舶航行中防台操作注意事项、锚泊中防抗台风时锚地选择、抛双锚防抗台操作原则和靠泊期间防抗台风的注意事项,指出了中国沿海船舶防抗台风应有的戒备。  相似文献   

15.
张霞 《世界海运》2012,35(1):6-9
为使远洋船舶驾驶员掌握热带气旋(TC)有关情况,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利用最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其源地、路径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热带气旋高生成区分布在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海域。热带气旋生成的平均纬度有逐渐向北、向西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台风与水流     
热带旋风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会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人们通常把太平洋热带旋风称之为飓风或台风。目前业已证实,台风的生成不仅与气象有关,而且受海洋因素的影响。无数次考察和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海洋的水流与飓风的生成有联系。  相似文献   

17.
王玉清 《航海》1989,(4):40-41
众所周知,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风暴,并且只有发生在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地区的这种风暴才称为台风,而在国际上更通用的名称是热带气旋。然而,热带气旋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名称。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称为“飓风”,这名称来自中美洲的叫做泰诺斯的古代土著部落,“飓风”是一个“凶神”。在西太平洋称为“台风”,对此名称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影响我国福建沿海的风暴多来自  相似文献   

18.
合成风场在南海台风浪数值模拟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道港口》2015,(1):12-20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利用Myers理论模型风场、CCMP风场以及两者的合成风场,分别作为台风驱动风场,对2003~2010年经过南海的15个台风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台风期间Jason-1卫星高度计观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yers理论模型风场模式在台风中心附近波高较大时与实测值吻合较好,CCMP风场模式离台风中心较远处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合成风场结合了Myers理论模型风场和CCMP风场各自的优点,比较符合南海的台风风场分布;合成风场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能很好地适用于南海。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西北太平洋避抗台风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多发区域。同时,该区域也是船舶航行的密集区域。为了确保船舶在该区域内的航行安全,了解台风在该区域的形成、发展和移动规律,研究避抗措施,对于经常在该区域航行的航海人员尤为必要。下面仅就个人的经历、经验和研究,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