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帆 《航海技术》2023,(5):34-36
湛江水域具有重要的航运经济地位,与湛江水域庞大的港口吞吐量并存的是湛江水域巨大的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的航运业中,航行事故经常发生,经调查研究显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能影响船舶的安全通航,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航行危险的发生,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从湛江水域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湛江水域的自然条件与通航情况,分别从人、船舶、环境、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影响船舶在湛江水域通航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立足于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对策,降低船舶在湛江水域的交通事故率,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安全通航。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规划水域使用、协调工程建设与交通用海关系,运用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解析为主、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观测为辅的技术措施,分析杭州湾水域主要航道、航路的海上交通规律,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船舶的AIS轨迹分布情况,从通航密度、船舶类型、船长分布、船舶到达时间规律、船舶吃水深度、船舶航速和最大通航船长等7个方面分析水域通航特征,为相关部门进行工程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陈宏  陈峰 《航海技术》2011,(1):24-26
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和船舶数量的增多,船舶碰撞大桥事故有上升的趋势、给人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探讨影响大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提出大桥建设应综合考虑船舶通航安全,加强船员培训及恶劣天气条件下船舶航行的管理,建立覆盖桥区水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对策,以减少和避免船舶通过大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今朝 《中国水运》2009,(11):52-53
为了改善通航环境,提高航运安全,加强通航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长江干线南京至浏河口段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又实行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长江江苏段的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甚高频频道设置一直沿用最初的设置,随着船舶密度的逐年增加,交管频道的设置和使用方式越来越不适应长江江苏段航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宫福忠  孙力 《中国水运》2007,5(9):25-26
分道通航制的建立为航行在环境复杂水域的船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各类船舶事故因此而大幅度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船舶事故尤其是碰撞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从船舶、船员、船公司和安全主管机关四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事故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分道通航制水域船舶安全与管理的对策,以求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船舶在混合水域内船舶靠离泊作业对其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交通流特 性,建立了混合水域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进而解释船舶靠离泊作业时船舶交通流的集聚和消散过程,根据船舶交通量、 航速、船舶流密度和靠离泊作业时间,建立混合水域干扰影响范围与时间计算模型。以福姜沙南水道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进行安全条件下的混合水域船舶通航效率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吴淞口水域船舶交通风险的模拟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淞口水域通航密度大,船舶分流复杂,且交通事故易发.有效评估其交通危险性,以保障船舶安全通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船舶流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借助VB编程实现船舶交通模拟,对该水域的交通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证实该水域的交通危险性随潮汐的变化趋势呈马鞍形曲线,且存在3个主要的高危险区,与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保持一致.试验证明:依据实测船舶流量数据模拟的方法可对特定水域的危险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港口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港口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综合安全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港口重点水域中船舶通航、靠离泊、锚泊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包括气象、水文、通航环境、船舶本身及辅助作业条件,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进而提出风险处置的基本途径.通过该方法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进行应用分析,提出该水域船舶交通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28日,天津海事局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召开《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发布会。此次海上安全管理规则的修订,是在2012年发布的《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后的《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充分结合了天津港通航环境复杂性及港口未来发展需求,统一了天津VTS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罗源湾口外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水域利用率问题,对罗源湾口外水域2017年第二季度进出港的船舶交通量、船舶种类分布以及船舶长度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参考IMO《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和罗源湾口外水域实际情况,找出罗源湾口外水域船舶定线制应考虑的因素、罗源湾口外水域习惯航线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该水域制定出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出船舶定线制的8个通航分道和3个警戒区。该方案可为有关海事部门缓解罗源湾口外水域通航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贺  成瑛  康斌 《中国海事》2011,(12):16-17
11月15日,2011年全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这是海事系统首次召开全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作会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出席并作讲话。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VTS系统)在维护水上安全形势稳定,提高水域通航效率,保护水域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船舶停泊行为规律,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德国罗斯托克港、巴西桑托斯港和荷兰格罗宁根港等全球六大港口水域为例,基于Hive数据仓库和R语言平台,利用网格化DBSCAN算法,提取船舶在各港口水域停泊点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而基于停泊点可视化结果,验证这六大港口实时可视化结果与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结果相符。研究成果有助于保障港口水域船舶安全通航,亦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港口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祥法 《中国水运》2005,(11):32-33
第一个长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下称长江VTS系统)是1996年首先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建设的南浏交管系统。自1998年正式运行以来,特别是在江苏定线制实施的基础上,VTS系统雷达覆盖水域的通航秩序明显改善,船舶违章率和事故率明显下降,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自长江第一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南浏交管系统建成以来,VTS系统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根据长江通航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长江VTS监督员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海河口港功能的扩展、船舶通航密度增大等特点,系统分析通海河口水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航道环境和船舶交通环境。为提高通海河口水域的通航能力,所有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须相互合作,完善通航规则和执法水平、加大航道维护力度、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应急响应机制,过往船舶遵章守规,给通海河口水域创造安全的营运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受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运营过程中的航道每年都会产生回淤现象,当回淤程度影响通航安全或航道正常通航时,必须进行清淤。为减小营运损失,往往通过边通航边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期间,疏浚挖泥船需占用航道半幅通航水域,减小航道的有效通航宽度,使得航道交通密度变大,且工程船舶进出施工水域会与航行船舶发生交会,绞吸式挖泥船需铺设管线作业,施工侧作业期间禁止通航,迫使渔船和小型船舶改变习惯航路,对营运航道的通航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驾引人员瞭望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有限的通航空间使对避让和船舶机动性能均受到限制,文章通过射阳港进港航道施工实践,提出了疏浚施工过程中保障航道通行的一些措施,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了施工期间航道的安全正常运营,为类似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运》2015,(6):22-25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瞿文嵩 《水运管理》2007,29(6):4-36
运用海上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以对杭州市余杭区武林头水域进行的为期7天的水上交通流量统计为依据,得出武林头水域交通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武林头水域安全通航的相应建议,即从自然条件、航道条件、船舶条件、交通条件和船员条件等5方面提高武林头水域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20.
吕青 《珠江水运》2010,(8):68-69
甬江(口)水域,历年来船舶靠离泊期间碰撞、触损和险情多发;内航道频发搁浅事故。本文基于船舶流量实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并借助大型操纵模拟系统实现船舶交通模拟,对该水域的通航安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