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第十一届"航运达沃斯"绽放重庆时间:2014年11月5日-7日·地点:中国重庆·主题:合谋共赢新常态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已达6年。海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秩序出现了大变革、大调整。运力供求失衡、衰退期延长、运价低水平波动、企业盈利空间受限已经成为全球航运业的新常态。如何认识和适应航运业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谋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海洋世纪"新战略"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内贸航运市场的发展态势。针对沿海航运与内河航运,论述其港口吞吐量发展、运力运量演变、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常态"发展趋势与关联。同时,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纵论中国内贸航运市场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伟 《中国港口》2015,(2):31-33
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在进入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时代,港口业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面对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的新常态,青岛港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邢丹 《中国船检》2015,(2):44-46
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创新驱动才是发展的最好引擎,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被市场淘汰,最后载入历史篇章的必定是那些勇于尝试的先锋。"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APEC会议上的一段讲话。用来指导航运"新常态"下的发展,正中穴位。在新常态下航运领域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如何在创新的驱动下获得重生的力量?这成为新环境下航运人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2014年11月5日-7日·地点:中国重庆·主题:合谋共赢新常态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已达6年。海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秩序出现了大变革、大调整。运力供求失衡、衰退期延长、运价低水平波动、企业盈利空间受限已经成为全球航运业的新常态。如何认识和适应航运业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谋求生存和发展是航运业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站在10年积淀的高起点上,第十一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将围绕"合谋共赢新常态"主题,汇聚国际航运产业链相关方于一堂,就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要判断。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复杂变化,国际航运市场进入低位运行的"新常态"。在全球经济整体乏力、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大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阶段,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并将其与"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作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是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长江航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立足国家战略,全面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当好先行官。1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长江航运的发展特点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长江航运应回归到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上,回归到行业自身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应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航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调整,全球航运市场进入了一轮漫长的低迷期。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和航运业本身的新常态,对船舶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传承中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实现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本文以中远海广州分公司为例,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探讨如何深入推进船舶安全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以适应航运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桁 《集装箱化》2017,28(9):8-10
正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船方市场和港方市场逐步转变为货方市场。与此同时,港口同质化竞争态势加剧,船舶大型化和航运联盟化等趋势对港口议价能力造成明显冲击。在此背景下,单纯依靠运输节点优势并通过装卸服务获利的港口发展模式变得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近日落幕的2014年国际海运年会上,“如何认识和适应航运新常态,并在新常态下谋求生存和发展”成为年会热议话题.与会代表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航运市场供需失衡、低位运行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国际航运业应做好适应新常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唐冠军 《中国水运》2014,(11):16-18
本文紧密结合贯彻实施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海运业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着眼于江海航运一体化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要求,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揭示了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并立足长江航运实际,提出了加快黄金水道建设,推进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2017上半年,国际海运贸易活跃度提升,航运市场行情略有改观,新造船市场也出现一定幅度反弹,但新造船价格尚未出现实质性回升,市场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复苏形势总体向好,但航运市场过剩运力全面消化尚需时日,新船价格和成交量"双低"仍将是造船市场短中期常态,世界船舶工业的深层次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供应链循环和产业分工面临巨大变革,国际干散货航运企业面临大宗散货进入发展成熟期和新兴市场加速发力等新形势,干散货航运企业亟待应对此番变化做出相应战略调整和转型发展。结合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业务拓展、企业管理、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本文提出了深度嵌入全程供应链、加强资产运营和成本控制、强化数字变革和市场化人才培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1月25日至11月26日,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港航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港口航运物流展览会"在厦门召开。大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适应新常态、展示新作为"这一主题,就当前全球港航业和中国港航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言献策,以全球化的视野共同探讨当前全球港航和中国港航形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邢丹 《中国船检》2015,(1):68-70
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随着班轮联盟化成为集运市场发展"新常态"的今天,中国必须手握航运市场监管的"利器",才能捍卫航运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近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就日本邮船(NYK)伙同其他航运公司,对进出口美国汽车的运费操纵行为,处以5940万美元的罚金。这是继欧盟之后美国在航运市场监管方面的"亮剑"。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在否决P3联盟上小试牛刀,但也暴露出航运市场监管的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航运市场迎来了海运需求的换挡期,传统的航运供给的大进大出的物流模式逐渐退化,整个航运市场一片低迷。长期的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航运业"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得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出发,以供给侧的改革拉动需求。政府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政府如何推动航运业的供给侧改革就尤为重要。航运业供给侧改革分别从航运的产业层次、要素层次、和制度层面通过有效途径化解航运市场的供给的无效性,专注有效供给的提供以提高我国航运市场的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航运市场经历了一场非常深重的灾难。有些人提出,航空公司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低迷形势,至今也没有看到市场强劲好转,班轮业会不会蹈其覆辙?低回报率会不会成为未来班轮业的常态?由于运力过剩严重,市场形势低迷,短期内看不到明显好转的可能,多数人相信行业整合将成为班轮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弱者将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8.
正从国外船舶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中,中国企业可牢牢把握创新的引领性作用,跳出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走出符合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总装行业的"熊市"持续发酵。从中期看,全球航运市场运力和造船市场产能双过剩将成为新常态,这意味着航运市场的运力消化及造船产能的去杠杆过程将持续压制总装市场,这也对船舶企业从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7,(4)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2010年紧随而至的欧债危机先后洗礼了世界航运市场,导致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减速,干散货船运力严重过剩,运价跌到10年前的水平,运输市场持续低迷,由此进入寒冬期。然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航运业无法恢复到曾经的市场春天,主流航运企业所秉持的"旧常态"下的企业经营策略已不再适用,应适当改变应对市场的姿态,调整新经济形势下的经营策略,鼓励创新并进行适当的组织架构安排才能在诸多不利因素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拥抱新希望     
迎着新年第一缕曙光,翻开崭新的2015年历,2014已成"匆匆那年".回顾2014"那一年",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分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新常态"成为用以解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高频词.而如果要给2014年的航运界定义出一个年度关键词,恐怕亦非"新常态"莫属.2014年下半年以来,"新常态"这个词在以研讨航运、港口、造船、物流等行业发展为主题的众多专业论坛上,与会代表无不谈及这个热门词汇,或诠释"新常态"内涵,或解构"新常态"特征,或提出应对"新常态"之道……这些都成为2014年抹不去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