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06年世界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国际船舶市场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新船价格指数也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多年的造船兴旺期后,利空因素不断聚集,2007年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理性回归将成为市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2006年国际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市场行情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新船价格指数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在经历多年建造高峰之后,市场已出现过热迹象,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预计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兴旺行情将会有所回落,但不会出现巨大落差.总体上仍将属于中度兴旺。  相似文献   

3.
包张静  朱汝敬 《船艇》2007,(2B):18-25
2006年国际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迎来双重兴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新船价格指数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持续多年的造船高峰期后,调头下行将成为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的主旋律;但是,从主要船型市场需求来看,2007年市场行情仍旧存在较大机会。  相似文献   

4.
包张静  朱汝敬 《船艇》2008,(4):8-16
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怎一个“火”字了得?船市在2006年创出1.71亿载重吨新订单历史最高水平后,2007年行情再次打破年初业界预期,成交量再次改写历史最高记录。“船价频创新高,订单持续放量,交付期不断延长”成为2007年国际船市评论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对于持续多年兴旺的国际船市,  相似文献   

5.
侯华伟 《船艇》2005,(8):10-12
2003年以来,在兴旺的航运市场推动下,全球新船订造活跃,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新船价格持续上升,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等三大造船指标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罕见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舱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再次成为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高峰年。  相似文献   

6.
1969~1974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次造船热。作为三大造船指数的新船订货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新船需求不振,造船产量在1500万总吨上下徘徊。直至上世纪末,世界新船成变量开始上升,手持订单量不断增多,造船产量随之连年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世界新船订单量再次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记录。数据分析表明,当前世界造船业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世界已经出现新的造船热。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2,(4)
山东省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近年来瞄准大洋渔业船舶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我国大洋渔业船舶建造的重要生产基地。1、盯住市场,走自己的路山东省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船舶修造企业,长期以来,公司坚持盯住市场,走自己的路,首先不断采  相似文献   

8.
在9·11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国际船市颇为清淡。但到2002年底,随着“威望号”油船失事,集装箱海运量猛增和伊拉克局势趋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国际船市开始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003年,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分析表明,国际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出现了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造船热潮。 一、国际造船市场呈现罕见兴旺 2003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世界新  相似文献   

9.
Resplendence辉煌:造船市场再现无限风光12006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完工量均创出历史新高,新船订单达1.4亿多载重吨,比1973年的历史最高纪录高出8%,手持订单量超过3亿载重吨,比1975年的24232万载重吨高出19%,造船完工量继2005年创出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纪录,达8000万  相似文献   

10.
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国际造船市场,出口造船总量不断攀升,1996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三,2001年造船完工近4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总载重吨近10%。 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在给船舶出口创汇的有关批示中指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而言),从而为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国家级发展战略要  相似文献   

11.
引言200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市场,在延续2003年和2004年呈现的空前兴旺态势,新船订造十分活跃,下半年则随着航运市场出现疲软迹象,船东对订购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缓了订购新船的速度,造船市场从高峰回落。从2005年7月份起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0%。与此同时,新船成交价也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近10%,克拉克森船价指数从6月初的169点历史最高水平逐渐下跌至160点上下。因此,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06年造船市场面对航运景气度下降、美元走强、利率升高、油价居高不下等诸多市场不利因素,2006年的造船市场会继续调整。然而…  相似文献   

12.
沈虹 《船艇》1997,(10):30-31
1997年是造船市场十分活跃的一年,截止7月份,共成交各种新船订单3480万载重吨,与1996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3%。今年造船市场的一大特点是油船市场已经复苏,并已取代了多年主宰造船市场的散货船,成为造船界的新宠,而其中尤以20万载重吨以上的VLCC最令人瞩目,成为今年造船市场聚焦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新造船市场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市场,在延续2003年和2004年呈现的空前兴旺态势,新船订造十分活跃,下半年则随着航运市场出现疲软迹象,船东对订购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缓了订购新船的速度,造船市场从高峰回落。从2005年7月份起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0%。与此同时,新船成交价也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近1O%,克拉克森船价指数从6月初的169点历史最高水平逐渐下跌至160点上下。因此,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06年造船市场面对航运景气度下降、美元走强、利率升高、油价居高不下等诸多市场不利因素,2006年的造船市场会继续调整。然而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造船.市场的实际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在9·11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国际船市颇为清淡.但到2002年底,随着"威望号"油船失事、集装箱海运量猛增和伊拉克局势趋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国际船市开始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003年,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分析表明,国际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出现了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造船热潮.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造船市场1.1974年以来的世界造船完工量自1974年以来,世界造船完工量1975年为最高,共计3420.3万总吨,以后就逐年下降。近年虽稍有回升,但1984年的完工量也只有1833.4万总吨,仅为1975年最高产量的53.6%。1974~1984年世界造船完工量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07,(1):14-16
辉煌:造船市场再现无限风光 2006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完工量均创出历史新高.新船订单达1.4亿多载重吨.比1973年的历史最高纪录高出8%。手持订单量超过3亿载重吨.比1975年的24232万载重吨高出19%.造船完工量继2005年创出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纪录.达8000万载重吨.同时.新船价格指数也居高不下,成就了世界造船史上名副其实的高峰年.从船型看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力船型轮番活跃强力支撑了船市的兴旺。  相似文献   

17.
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从产业规模上看,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算,占世界市场份额从世纪初的6%提高到近20%。2006年,我国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等1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50强。从技术实力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设计建造,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又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造船市场延续2006年兴旺态势,量价再次齐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接单量最多的国家,韩国继续垄断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市场,日本新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7,(6)
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船集团造船完工103艘,602万载重吨,再创历史新高。造船产量仅次于韩国现代造船集团和日本今治造船集团,成为全球第三大造船集团。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一轮造船行动风起云涌,在一部分运力不会因EEXI和CII评级机制的实施而变得不可用时,市场会否而承压?与此同时,便于选择的能效改进方式又有哪些?2020年6月至今,全球航运市场运价或租金暴涨,尤其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中,运费更是直线上升。2021年6月1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为3748.36点,创历史新高,较前一年最低点(818点)大涨35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也处于历史最高位(2526.65点),相比前一年的年度最低点(834点)涨203%。市场极热,船东的造船活动也变得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