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集装箱码头与内陆场站之间的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传圣 《中国港口》2005,(12):29-30
随着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增长,加上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全球大型集装箱港口普遍面临通过能力和堆场容量不足的压力。港区附近没有可供利用的土地,导致难以通过扩大码头面积的方法达到提高码头通过能力和堆场容量的目的。在远离码头的地方建设内陆场站(多式联运集装箱转运设施,所谓的ICTF)完成集装箱的存放和处理,并通过一定的交通方式将其与码头联接,构成“前港后场”的操作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变通方法。上海港规划洋山深水港码头和32.5km外的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协同运作;天津港设想东突堤北侧集装箱码头和3.5km外的临海路集装箱堆场协同运作,采用的也是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2.
加快内河航道建设 实现航运中心建设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炼 《中国港口》2008,(8):47-48
<正>上海10年的航运中心建设,尤其是随着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工程的建成,已跃然成为紧跟新加坡之后的国际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洋山深水港自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以来,迄今已成功运营150天。截止日前,码头作业正常有序,气候影响好于预期。洋山深水港已经靠泊国际船舶1195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106万标准箱,东海大桥每日车辆通行5000多辆次。洋山深水港“开港即进入成熟运作”,开创了国际港口发展的一个范例。深水港的成功运营再次证明,国家建设洋山深水港、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是十分正确的;洋山深水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策略是成功的;洋山深水港建设对促进和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实施科学的管理,实现与国际…  相似文献   

4.
徐剑华  陈良 《中国航海》2006,(3):77-81,94
由于缺少集装箱深水港,每年我国沿海都有大量的集装箱从釜山港、高雄港等转运。上海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将打破这个格局。随着洋山深水港区投入营运,将能保证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凭借经济腹地优势和箱源优势,上海港将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集装箱航线交汇港。随着上海港的发展,吸引韩国釜山、日本的货物从上海港中转将成为可能。因此,上海港可以像新加坡和香港一样发展成为东北亚轴辐式转运中心和航运交汇式转运中心。  相似文献   

5.
关于上海建设集装箱转运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麒栋 《水运管理》2003,(11):8-11,19
一、国际集装箱转运市场高速发展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很快,其中集装箱转运市场发展尤为迅速。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干线化和联盟化的发展趋势,大型集装箱干线船为追求运营的经济性,要求尽可能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尽可能满载。因此,国际集装箱主干线班轮船舶只停靠一些大型高效的枢纽港,再由这些枢纽港向周边地区的港口辐射。根据Drewry航运咨询公司的统计和预测,全世界港口转运吞吐量的比重1980年为11.4%,1996年达到23%,预计到2005年将增长到26.5%。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着眼于加快集装箱转运中心的…  相似文献   

6.
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和枢纽型工程。洋山四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是洋山深水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码头总用地面积223万m^2,泊位长2 800 m,其中集装箱码头岸线2 350 m,共建设7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7.
其东 《中国港口》2006,(12):I0001-I0001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1995年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通过10年的论证、建设,洋山深水港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开港一年来,洋山深水港以她的风采吸引了全世界港口航运业界的关注,再一次证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必要性、前瞻性,证实了洋山港区的建设不仅是建设上海国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6,(12):10-10
2006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迎来开港一周年庆典,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TEU暨洋山港二期工程竣工启用庆典仪式在洋山深水港二期码头举行。  相似文献   

9.
洋山深水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水中转”集疏运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枢纽港目标的提出,上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对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的集输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的现状,研究洋山深水港现有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试图研究通过相应对策来完善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10.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06,(6):40-41
<正>平稳运营150天洋山港集装箱吞吐过百万 5月10日,从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上海口岸办、上海市港口管理局、上港集团、联合举行的港区运营情况通报会获悉,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开港运营以来,已平稳运营150天,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106万标箱。来自洋山港一期经营方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信息,今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很快,其中集装箱转运市场发展尤为迅速,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着眼于加快集装箱转运中心的建设,建设和形成上海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并以此带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一、国际集装箱转运市场的高速发展 集装箱港口的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干线化和联盟化的发展趋势,大型集装箱干线船为追求运营的经济性,要求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2.
回首2007,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中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40亿吨、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一亿标箱、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全球三连冠……“中国因素”造就了世界海运业的繁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洋山深水港的建成,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和第二大集装港。  相似文献   

13.
《水运工程》2006,(1):62-62
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启用仪式在洋山港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宣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致辞中代表张春贤部长向洋山深水港开港和洋山保税港区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洋山深水港建设的广大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交通部将努力完善洋山深水港港政航政管理模式,加强海事管理,努力确保港口生产安全顺畅进行。据了解,已经建成的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港区工程、东海大桥、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三个部分。其中港区工程建议5个7万~10万吨级泊位,可停靠当今最新一代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码头岸线长1600m,年吞吐能力300万 TEU 以上。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位于东海大桥登陆点附近,主要功能是为洋山深水港提供配套服务。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自2005 年11月25日通过国家有关部委验收并试运行以来,进出口贷物逐日上升。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投入运营,改写了上海没有15m 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泊位的历史,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可以全天候满载进港作业。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07,(1):6-7
[追踪报道]2006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竣工启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列世界首位。2005年12月10日,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码头竣工并开港,上海真正拥有了能够全天候接纳新一代集装箱船舶的深水泊位。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介绍,截至2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高 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洋山深水港工程是上海“十 五”期间启动的重大战略项目,对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 运中心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正式 启动。经过数十万建设者日夜奋战,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的洋山深 水港区一期码头已提前于2005年底竣工开港。 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盛东公司)负责洋 山一期码头的经营管理。盛东公司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  相似文献   

16.
<正>洋山深水港的建设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6月25日开工,历时近6年,至2007年底,建成深水港集装箱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690万TEU。并在2007  相似文献   

17.
章诗园 《水运管理》2013,(8):32-33,37
以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国际水水中转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转业务量、中转系统等分析洋山港区集装箱国际水水中转业务发展的现状,从港口服务收费结构、亚太大港的竞争力和港口自由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提升洋山港区集装箱国际水水中转能力的因素,并指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虽然有利于吸引国际货物经洋山港区中转,但是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收效甚微甚至是入不敷出;上海港的位置距国际主要航线较远,没有类似于新加坡港航线枢纽的优势,开展中转拼箱业务对吸引境外港口中转箱量的作用有限;洋山港区可通过调整指泊政策、减免集装箱税、对船公司新开辟航线给予奖励等措施提升中转箱量。  相似文献   

18.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大型集装箱码头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广大建设者、组织者5年半的艰苦努力,先后建成洋山深水港区1期5个深水泊位、2期4个深水泊位及3期工程第1阶段4个深水泊位,3期工程第2阶段3个深水泊位也将于2008年年底建成投产。作为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第三代港口为目标的洋山深水港区,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管理先进的原则,配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双40英尺箱吊具的集装箱岸边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和先进工艺系统,应用EDI全球联网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先后创造单个泊位昼夜吞吐量3576TEU,船时量850.53自然箱与单机效率123.16自然箱/小时的多个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9.
港口建设     
《港口科技动态》2005,(2):35-37
洋山深水港今年将开港 据上海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透露,洋山深水港一期今年内将开港并迎来第一艘集装箱船。目前,围绕洋山深水港开港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洋山深水港的开港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框架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林锋 《中国港口》2003,(2):14-1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按规划要求,至2020年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TEU,这一规模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入国际大港的行列。按国际大港的发展规律,自由贸易区与港口伴生是必然的现象。因此,在洋山深水港边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充分利用深水港产业资源,扩大深水港箱源的重要措施。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将形成港口-自由贸易区-海港新城的开放链,自由贸易区是整个开放链的中间环节。 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是21世纪上海浦东对外开放的延续和深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言,要在内地再造几个香港,可以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意味着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设想将成为现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把上海再次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