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炜 《汽齿科技》2005,(1):34-43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品条码追溯技术的系统设施和编码设计,并以上汽股份汽车齿轮总厂GF-6项目为案例,分析条码应用技术和可追溯性的研究方法及解决途径。表明:要获得产品可追溯的准确性、高效性,主要取决于产品追溯系统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物流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汽车召回制度的出台背景和意义着手讨论,汽车生产者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建立产品追溯标准和追溯体系,有效地对主要零部件和整车实施精确追溯。本文以某公司的汽车召回制度与追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例进行了简要阐述,介绍了追溯原理和操作细则,最后对召回体系中易出现的问题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世界汽车》2003,(12):5-5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起草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将于近期出台。这标志着一直为汽车消费者及汽车厂商们关注的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已有眉目了。  相似文献   

4.
到2005年10月,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已实施一年,召回效果明显。从 2004年3月正式颁布到2005年9月,已先后有21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实施29次主动召回, 涉及车型33种,召回车辆339696辆,国家除进一步加强对M1(轿车)类汽车召回的管理, 2005年底将把M2和M3类(9座以上客车)纳入召回管理范围。召回实施一年来,大部分汽车制造厂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本文对实施召回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和汽车召回制度不断完善,如何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追溯管理,已成为汽车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生产过程,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范围,采集方案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保障数据存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进而详细介绍了数据查询、追溯、统计分析等生产管理和信息查询实用功能,从整体上构建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数据采集和追溯系统的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6.
近来从媒体上获悉,国家质检总局已经起草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有望在2004年初出台,这标志着一直备受汽车消费者和汽车厂商们关注的“中国版”汽车召回制度已经有了眉目一期盼已久的汽车召回制度终于有望惠及中国的消费者了。  相似文献   

7.
《驾驶人心理》2007,(5):19-19
自2004年10月1日算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转眼已实施2年多。此间,先后有20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实施了50多次召回,涉及的车型近60种,召回车辆超过42万辆。汽车消费者的权益无疑受到更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浅析日本汽车召回制度的相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日本汽车召回管理的基本特点,分析总结了日本汽车召回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日本汽车召回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汽车召回管理的申报、公告、信息收集等,对日本汽车召回制度和工作程序进行了梳理和说明,可供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9.
汽车召回,成为2009年和2010年各种媒体抢鲜儿的字眼。各大汽车厂商在世界各地的频频召回,为多变的全球汽车市场掀起了层层波澜,让这个再也平常不过的市场行为暴露出了本质上的缺陷。尽管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但其中折射出的中国汽车召回制度的相关不足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制造工业中,供应链上典型的工艺过程是用物料清单提取信息并进行跟踪,没有建立一种系统的方法去获得完全追溯范围.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动态跟踪任务模型来提高单个经销渠道之外的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利用RFID技术,构建系统体系结构与数据模型,以支持动态跟踪工作,为建立系统追溯提供了强大的解决方案,可实现端到端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召回现状及缺陷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5年国内外汽车召回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基于我国汽车召回数据库,参照欧美国家同期数据,对汽车召回的现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制造商群体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以"召回率"作为评价召回实施情况的主要指标。数据表明,我国的汽车召回总体水平相对较低,汽车制造商在召回主动性方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佳华 《商用汽车》2012,(17):102-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商用车也紧跟乘用车的步伐,在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汽车设计的几大核心技术领域,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或者自主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商用车的制造领域,从工艺设计到生产制造,我们仍与国外先进的商用车企业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中,工艺设计理念的提升和制造装备的升级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丰田召回事件的思考,分析丰田质量管理方式及理念的不足,并实地调研典型日系汽车企业进行印证,强调汽车企业质量保证部门必须适当保留质量检测、分析和改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当前正从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阶段向示范应用与大规模商业推广新阶段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推进创新产品加快进入市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管理,梳理了国外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及最佳实践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现有相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专项标准体系、测试评价体系、产品追溯体系、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运行监控及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等5个层面提出分阶段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预警及缺陷召回制度对于保障摩托车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是摩托车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摩托车产品的安全预擎及召回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体系。我国摩托车产品的市场预警及召回管理还有空白,需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原理,举例论述了标识和可追溯系统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的具体应用。包括相关标准、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操作流程。分析说明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当今汽车生产行业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为开发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欧美召回数据的汽车缺陷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洲和美国实施汽车召回数十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对汽车缺陷的发生规律进行讨论,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汽车产品的缺陷防范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汽福田技术创新路径的案例研究,认为我国商用车行业的技术创新路径的特征体现为:需求拉动型创新、产品创新和集成创新,同时技术创新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作为支撑环境.商用车制造企业未来的技术创新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艺创新以及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理念运用于汽车研发,也促使汽车制造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加剧的竞争,新产品研发是汽车企业不可或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汽车新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把控好研发的时间和质量,还有利于控制好成本。分析汽车新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汽车新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生产厂家着重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以此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汽车整体性能的提升意味着车辆的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表面漆膜往往要耐受高温、湿热、寒冷的侵蚀,这对于汽车涂装质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并且,汽车涂装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选购时对车辆的第一印象,是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文章将分析汽车涂装质量的几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