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是否会贬值,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确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外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实行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汇率政策,为稳定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使亚洲国家尽早走出危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对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与影响是历史性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在马尼拉访问时又一次肯定地表示:目前为止,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压力。目前,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上涨、币值稳定,日本经济向好,整个亚洲经济已开始复苏,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2.
陈德明 《世界海运》2000,23(1):10-12
世界经济发民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息息相关,亚洲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际集装箱运输业也将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3.
《水运文献信息》2005,(10):15-16
随着近几年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亚洲区内贸易日益增长,刺激了东南亚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在2004年世界30大集装箱港中,东南亚的港口就占据了7席。  相似文献   

4.
《船艇》2009,(6):35-35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人们对普吉国际游艇展(PIMEX)依然兴趣浓厚。PIMEX2010致力于壮大成为世界最大型的船舶展。据来自戛纳和南安普敦方面的报告显示。世界游艇业看好亚洲市场.期待着今年能在亚洲实现业务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洋航务》2013,(12):50-51
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选择了吸收外资、发展沿海加工贸易、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初步确立.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徐路 《海运情报》2004,(9):23-24,19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今年第一季度发表了以“亚洲/世界能源展望——迅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与变化的能源供求结构”为题的调查报告。亚洲地区是在世界能源供求中有很大影响力的市场,在展望中长期的世界能源供求时,预计亚洲地区今后将继续以高速度发展.能源需求也将迅速增加。下面介绍该报告的“亚洲能源供求展望”部分。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田佐臣一、将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客观需要和时代赋与的责任本世纪后半叶,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洲的转移,产生了日本经济的起飞和“四小龙”的经济崛起。近期,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亚洲经济一直保...  相似文献   

8.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的盛大举行,博鳌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自2002年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以来,中远始终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筹备、配套设施建设和会议服务工作。通过海南中远博鳌有限公司的十年辛勤耕作,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亚洲国家一年一度经济盛会的聚集地和令人向往的旅游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9.
刘遵和 《集装箱化》1994,(8):14-15,30
亚洲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世界贸易重心正在东移,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重心也由欧美移到亚洲.  相似文献   

10.
经济贸易     
南亚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力量 据世界银行预测,南亚地区在今后25年将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南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占1%,本地区间的贸易只占其总贸易的4%,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部)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增长的影响 世界经济专家们认为尽管最近在亚洲发生地区性货币和股票风波,在未来10年亚洲仍将占据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沿。经  相似文献   

11.
数字     
3% IMF在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指出,明年全球经济成长可望扩大到3%左右,其中亚洲预计可以达到5.75%。令人瞩目的是,三个成长最快的经济体都来自亚洲,中国预计将达到8.5%,印度为5.5%,印尼约为4%。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与隐忧增多的一年,其主要表现是几乎所有经济体普遍同步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多年持续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新发动机,世界增长中心转向亚洲日益明显。但是世界经济自2003年以来一直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各种增长动力和反作用力交织呈现,互为消长。  相似文献   

13.
杨日旺 《船艇》1998,(11):15-18
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广泛和持久是大多数人没有预料到的,世界经济今后的走势还难于准确预测,但这次危机对世界造船工业的影响已经显露出来了。亚洲金融危机对造船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点,一是危机造成了世界各国与亚洲相关的贸易量下降,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航运业务萎缩,船舶吨位过剩,运费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的世界海运情况要好于1996年,这一年得到了1973年以来的最大数量的订单,由于世界的经济的整体关联性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和海运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过去一年的世界海运趋势做了分析,对今后几年的海运形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现正处于复苏阶段,1999年世界经济增加2%,2000年将增长2.4%,2001年可达3%。世界海运量相应增加。到1999年1月止,世界船舶拆解量达774.5万DWT,世界船舶闲置量为479.94万DWT。至1999年9月底,世界新船成交量为3230万DWT。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17.
朱汝敬  郭锡文 《船艇》1998,(6):6-13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迅速波及到世界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从去年底开始,航运造船市场出现明显滑坡。 1.受冲击前的世界造船市场 世界造船市场直接受亚洲金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亚洲经济危机,俄罗斯金融风暴和巴西金融动荡之后,2000年已全面走出低谷。由于亚洲需求萎缩,世界贸易额及贸易量的增长幅度,曾在1998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和商品价格的疲软。但是,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市场的信心在绝大多数遭受危机冲击的地区被重新建立起来,世界经济的扩张也被注入了新的动力。预计2000年,全球工业产值的递增幅度将达到4.7%。事实上,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欧洲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亚洲经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1993,(7):19-20,22
正当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走向低潮的时候,中国广东省却凭借其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正掀起一股经济热潮,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亚洲四小龙匹敌的供应世界市场的“工厂”。  相似文献   

20.
钟秋 《海运情报》2010,(9):5-8,26
现在拉动世界贸易的是亚洲,雷曼冲击后贸易量急剧减少,但在经济回暖方面,亚洲与欧美相比来得更早,其中显著的是以中国、东南亚为主的新兴国家的内需和生产的恢复及随之而来的货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则加快了缓慢复苏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