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分离式承台与哑铃型承台两种承台形式下大跨斜拉桥的振动特性与地震响应,探讨了主塔基础承台形式对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塔基础承台形式的变化对结构纵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结构横桥向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对于本桥而言,主塔基础承台形式采用分离式承台时对主塔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利,而采用哑铃型承台时对主塔基础的抗震性能有利,因此,应综合考虑并予以选择承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主塔基础形式对超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州过江超大跨斜拉桥为例,就主塔分别采用高桩承台基础和沉井基础两种形式,对比研究桩基础大质量承台参与结构高阶水平向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分布、周期分布等特点,输入人工地震动参数,针对两种主塔基础方案采用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桥梁结构控制部位地震反应并进行比较,再就桩基础方案中大质量承台对承台底水平反力的贡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研究表明,与沉井基础相比,主塔桩基础大质量承台参与结构高阶振动对超大跨斜拉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特别对主塔基础水平反力有显著的倍增效应,增大了超大跨斜拉桥的地震易损性。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纵向地震输入下,矮塔斜拉桥的支承体系进行过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支承体系对矮塔斜拉桥的纵向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在支承体系对多塔矮塔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文章以一座典型多塔矮塔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多塔矮塔斜拉桥结构特点,分别比较了塔梁固接、塔墩分离;塔墩固接、塔梁分离;塔、墩、梁固接三种不同支承体系横桥向地震反应特点,并研究了采用摩擦摆支座减小多塔矮塔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州猎德大桥主塔为“贝壳”状弧形三维曲面塔,就塔施工而言,其施工难度为国内乃至世界之最,塔的外观标准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不断试验和摸索,终于建成了业主和桥梁专家们一致认可的清水混凝土三维曲面塔。本文就这种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斜拉桥塔梁墩固结区横向受力情况,指导和优化设计,以某非对称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塔梁墩固结区结构形式,建立了塔梁墩固结区横向有限元模型,分析横向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塔梁墩固结区横向结构在温度、收缩徐变以及风荷载等作用下产生较大次内力,桥墩及基础的设计需综合考虑纵横向受力情况;塔梁墩固结区受力合理,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抗风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的基础。以在建的某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本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的索塔形状(双曲海豚塔和主直副曲海豚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斜拉桥的振型基本相同,但双曲海豚塔斜拉桥的频率较主直副曲海豚塔斜拉桥的高。  相似文献   

7.
深水流急和软弱江(海)床上的桥梁基础(特别是主墩基础)结构型式对工程的风险大小、工期和施工成本影响重大。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在宽阔水域、外海深水环境下修建的桥梁日益俱增,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深水和软弱江(海)床上大型桥梁主塔基础施工的实例现状的介绍,对桥梁主墩基础型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深水基础型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无背索斜拉桥钢索塔安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杭运河改线工程中常金大桥钢索塔的安装施工为例,有关对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钢索塔安装方法的介绍,以及对钢索塔安装施工过程中塔吊基础的设计、索塔节段的吊装、测量定位等主要技术控制要素的总结,对今后同类桥梁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的主塔动力分析是斜拉桥设计的行为基础,结合海城市同泽大桥主桥对拱形主塔结构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在E2地震力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横桥向的地震力响应对结构影响较大;采用有限元法对拉索顶、塔梁固结顶、塔根部三个截面进行分析和抗震验算,桥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一座大跨3塔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大跨多塔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了行波作用下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可能会使边塔的地震反应有较大增长,但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行波效应对边、中塔基础及梁端位移的反应影响不大;结构体系的变化对行波效应有一定影响,当中塔由沉井基础变为桩基础时,行波效应对边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而当中塔与主梁之间设置弹性索,中塔由桩基础变为沉井基础时,行波效应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1.
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斜拉桥和连续梁(刚构)桥之间的组合桥型,兼具斜拉桥的纤细柔美和连续梁(刚构)桥的刚劲有力,是一种刚柔互补型的桥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矮塔斜拉桥也越来越多。通过介绍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来反映矮塔斜拉桥的优势,并以平顶山市湛河一桥主桥的施工为例,论述矮塔斜拉桥的施工质量控制,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斜拉桥主塔承台井点降水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西段松花江大桥主塔承台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设计及实施情况 ,对于类似桥梁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当前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情况,提出高压输电线路塔脚方案、基础施工、基面处理等有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输电塔的分析设计通常按基础固支来处理,然而多数情况下地基并不是刚性的. 为了考虑弹性地基对输电塔风振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的输电塔-线体系简化计算模型,并推导了风振响应动力方程. 基于提出的简化计算模型,选取工程中某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编写MATLAB程序进行了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和风振响应时程分析,并选取了3种不同参数的地基土对输电塔的风振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后,单塔的位移均方根值增大约20%,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约14%,基底剪力及基底弯矩最大值分别减小约7%、12%;考虑塔线耦联和SSI效应后,与仅考虑SSI效应的单塔相比,输电塔的位移响应有所增大,但加速度响应变化很小;随着地基土刚度减小,SSI效应的影响越明显,表明软土地基下输电塔的风振响应分析不能忽略SSI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分析船舶尾气的成份特点和危害,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船舶尾气清洁塔结构设计,阐述尾气清洁塔的工作过程。根据清洁塔的功能实现原理,提出产品设计中气流流动与喷淋结构、气流对流与白雾消除、喷淋动态控制和沉淀物的排放、余热利用回收设计等关键问题,展望了实际运行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朝阳市黄河路大桥全长508.32m,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主塔基础设计为群桩嵌岩5m,桩径1.8m.黄河路大桥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通过细致研究钻孔措施,解决了难题,完成了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17.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斜拉桥和连续梁(刚构)桥之间的组合桥型,兼具斜拉桥的纤细柔美和连续梁(刚构)桥的刚劲有力,是一种刚柔互补型的桥梁。随着国家经济基础建设的发展,近几年来应用较多,文中结合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几座典型的矮塔斜拉桥,阐述矮塔斜拉的结构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塔梁固结斜拉桥的抗震性能通常弱于漂浮体系斜拉桥,由此造成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状态较差,因此为确保塔梁固结斜拉桥在地震响应下的抗震性能,以主跨为150 m的塔梁固结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 2021有限元软件建立塔梁固结斜拉桥全桥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基于控制变量法进行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分别研究支座屈服刚度、支座底部滑动摩擦系数以及结构阻尼比对斜拉桥固定墩墩底弯矩、桩基础弯矩以及支座最大滑动位移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支座屈服刚度和支座底部滑动摩擦的增大能够减小支座滑动位移,但是增大了桥墩底部和桩基础的弯矩,而结构阻尼比的增大能提高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因此根据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组合取屈服刚度15 000 kN/m、摩擦系数0.03以及结构阻尼比0.05,能够提高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也为类似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桥型,适用跨度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结合抚顺永安桥重建工程的方案设计情况,介绍了抚顺永安桥单索面三塔低塔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结构和动力特性等.分析了低塔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性和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及可恢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斜拉桥主塔的抗震能力,评估其抗震可恢复性,以一座独柱式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结构动力计算模型,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分析结构的横向地震响应;选用X-TRACT软件对主塔划分的各关键截面进行了弯矩-曲率分析和损伤标定,对IDA分析的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了主塔各关键截面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确定主塔容易损伤部位及演变规律;基于可恢复性的理念开展结构的抗震可恢复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主塔底部截面是所选截面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位;在地震动强度0.150g和0.271g作用后,自身的抗震能力由80.6%降到46.7%,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抗震储备能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