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海洋水文信息化服务的深入推进,要求掌握港湾、海湾、河口和一些重要海域的表面流场矢量以及了解水工工程建设前后对水域流场影响度而引起的环境、航运、等问题的需求日趋旺盛。海洋流场建设,基于高频地波测流雷达技术的技术支撑,实现对海洋环境大范围、高精度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探讨重要水域流场监测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粘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湍流模型、数值求解方法、网格生成方法及动力边界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将会推动数值模拟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粘流场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粘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湍流模型、数值求解方法、网格生成方法及动边界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突破将会推动数值模拟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PIV基准流场是规范PIV流场测试技术和校验流场测试数据的统一标准。文章通过分析PIV流场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基准流场技术的发展状况,对PIV基准流场建设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应用CFD方法初步评估了HTA及ITTC的建议模型,给出了基准模型周围流场结果,并与HTA提供的SPIV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PIV基准流场的方案设计和不确定度分析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分析结果为模型标准与测试标准的建设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维流场立体仿真软件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苏海 《水道港口》2010,31(5):324-329
根据三维立体成像原理,利用计算机三维显示技术,以软件产品(TK-Animator)形式实现了对三维流场、波浪场的立体式仿真模拟,软件同时能实现对温度、盐度等三维标量场的仿真模拟。它运用微软最先进的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技术建立三维场景,采用高效三维质点追踪算法、多线程编程技术,使得三维仿真模拟能够在普通计算机上完成。立体仿真模拟技术的采用,使三维场景包括流场中的示踪粒子可以有景深、分层次地展示出来。软件生成的三维立体片源可用于任何立体播放设备。  相似文献   

6.
流场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场数据的表达方法和特点,介绍了流场数据可视化中等值面、云图及矢量场的可视化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国外流场测试及可视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精细流场测试在试验室环境下及实尺度环境下的应用进展,总结舰船流场测试及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展望舰船流场测试及可视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聚焦于国外流场测试及可视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精细流场测试在试验室环境下及实尺度环境下的应用进展,总结舰船流场测试及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展望舰船流场测试及可视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蕴含着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从气泡艉流场的几何特征、声光物理特征以及尾流中气泡的数密度、尺度分布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而通过分析它们在遥感探测、制导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一步阐明了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应加强对气泡艉流场的探测技术和抑制消除技术研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精细流场作用现象和流动细节对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疑难问题有重要影响,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实现了在同一瞬态时刻记录大量空间点上的速度分布信息,可提供丰富的流场空间信息及流动特性。三维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在国外已被成功用于研究水面舰船和潜艇在高海况下与船体大幅运动有关的复杂粘性现象及壳体大规模流体分离现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SPIV技术也已应用于船舶尾流场测量及舰船噪声测量中,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流场特征。未来SPIV试验将与CFD方法相结合,向实船试验研究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CCD性能的发展,多方位测量的SPIV系统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孙寒冰  昝立儒  孙志远  邹劲 《船舶》2019,30(1):17-24
为准确分析客滚船在不同风向角下的流场分布,基于PIV技术研究了某型客滚船在25m/s风速下,5个不同风向角的风阻变化和流场分布;利用PIV技术得出某型客滚船纵向、横向以及水平方向的空气流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风向角的增加,纵向风轴阻力和横向侧向力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偏航力矩呈"正弦曲线"分布,并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阻力峰。利用PIV流场分布图与常规测力试验的风阻曲线对客滚船风阻流场进行分析研究,所得结果可为以后的CFD计算验证以及后期风阻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CFD技术模拟带自由表面船体周围粘性流场,自由表面采用VOF法进行处理.将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估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给出阻力系数、波高等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船体兴波情况.  相似文献   

13.
超高速自由液面循环水槽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开式状态下形成平稳的自由液面,通过建立自由面形成技术,从水力系统导流、整流、消能和主循环泵与辅助泵系统匹配等多方面权衡设计,以保证工作段速度从低速到高速时自由面的稳定度和不均匀度。采用LDV或PIV技术,测量不同水速下工作段区域多个截面的速度分布以及自由液面的波高,得到工作段流场分布,以及基本性能状态,验证自由面形成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未来在该设备上开展试验提供了初步的测试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各种水平孔孔底的正、反循环液流流动,利用flunt流体计算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对比压力场、速度场及其携带固相颗粒能力的综合比较,对各自的适用条件、特点、技术优势进行评价,提出正、反循环水力循环体系的合理工艺参数,指导水平孔施工。  相似文献   

15.
静止水中振荡圆柱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求解原始变量法的NS方程并应用运动网格技术对静止水中的振荡圆柱粘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KC数在4种流态区下的振荡圆柱流场并分析了对圆柱受力的影响。与文献结果的比较说明本文所建模型是合理的,可用于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静止水中振荡圆柱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求解原始变量法的NS方程并应用运动网格技术对静止水中的振荡圆柱粘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KC数在4种流态区下的振荡圆柱流场并分析了对圆柱受力的影响.与文献结果的比较说明本文所建模型是合理的,可用于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耙吸挖泥船的耙头在挖掘黏土时,其内部流场情况不明晰的问题,本文对耙腔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及优化。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值模拟计算技术,分析新老耙头的总压差、静压差及截面流速的变化情况。得出设置反弧形导流板后,腔体内部漩涡区域减少,能量损失降低,清水流动性能提高。结果表明:新耙头内部设置流线型腔体,可使流动平顺,输送阻力降低,截面流速趋于合理。其各项性能均优于老耙头。  相似文献   

18.
考虑旋转流场自身特点,结合PIV非接触全场测量的优势,介绍了相位平均技术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效果,并分析了它的劣势。描述了流场旋转、激光频闪、图像采集三个独立过程的同步控制技术,给出了一种优化控制参数从而减少误差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在旋转流场PIV测试中,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PIV与BEM相结合的流场研究方法,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是一种现代流场测试技术,BEM(Boundary Element Method)是一种流行的CFD方法,所谓PIV和BEM相结合的方法,是利用流域内PIV测量的结果和BEM法的反过程估计出边界上洲际流场相关量的值,进而估计出流域内其它点的速度值,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修正PIV的测量结果,减小它们的误差,同时还可以对测量失效区域的流场进行估计,增加流场信息,在文中它被应用到楔形体入水的PIV测量后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PIV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的PIV测试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空心玻璃珠示踪粒子,利用流化床粒子布撒装置并合理设计通气管路解决了示踪粒子通入问题,采用二维PIV测试系统实现了水洞实验的通气空泡内部流场测试,获得了通气超空泡内部清晰的粒子影像,经数据处理得到了流场速度及涡量分布。实验表明采用PIV技术可实现对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的测试,测试结果能够揭示流场的结构特征,可以为空泡流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所给出的超空泡内部流场PIV测试实现方法可供其它相关研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