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焊对不锈钢焊缝组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多层焊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组织变化和M23C6碳化物析出规律的影响。观察到重热作用使δ-铁素体部分发生溶解,转变为奥氏体或其它第二相,并变得破碎和细小呈球形分布,类似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规律。发现打底层中所有δ/γ晶界上均有M23C6析出;第2焊层中仅部分δ/γ晶界上有M23C6析出;盖面层中没有M23C6析出。这种变化与多层焊热循环及Cr,Ni在δ/γ晶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25Cr-20Ni合金中层状碳化物M23C6的形态、晶体学特征、析出动力学及氮对层状M23C6的析出作用。结果表明,层状M23C6呈板条状,与基体奥氏体(A)的位向关系是{001}M23C6〃{001}A,〈001〉M23C6〃〈001〉A。它的析出量受基体中碳的溶解度控制,氮能提高基体的溶解度,促进层状M23C6的析出。  相似文献   

3.
选择225Cr─1Mo钢手工电弧多层焊焊接头进行了不同工艺规范的持久强度试验,用透射电镜对蠕变断裂时母材和焊缝碳化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选区电子衍射和EDAX能谱分析方法对析出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试验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分别为Fe3C,Mo2C和M23C6.在试验时间较长应力较小时,断裂试样中针状Mo2C在晶内聚集粗化,块状M23C6在晶界聚集粗化,这种碳化物分布状态是影响蠕变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选择2.25Cr-1Mo钢手工电弧多层焊焊接头进行了不同工艺规范的持久强度试验,用透射电对蠕变断理解时母村和焊缝碳化物形态,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选 区电子射和EDAX能谱分析方法对析出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试验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分别为Fe3CMo2C和M23C5,在试验时间较长应力较小时,断裂试样中针状Mo2C在晶内聚集粗化,块状M23C6在晶界聚集粗化,这种碳化物分布状态是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700℃不同时间的等温处理,模拟了2(1/4)Cr-1Mo钢焊接接头高温长期服役的实际运行情况。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焊缝和母材的碳化物分布和形态进行了研究,并用X射线物相分析法对母材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碳化物不断向晶界聚集长大,其类型由Fe_3C逐渐转变为Mo_2C、(Cr,Fe)_7C_3和Cr_(23)C_6。  相似文献   

6.
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热顶锻试验测定了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在低于850℃和1050℃ ̄1200℃范围呈现高的塑性,850℃ ̄1050℃间综合塑性指数低,呈现塑性低谷。中温区,晶界析出相AIN和(FeMnCr)23C6的析出与溶解导致沿晶脆性断裂,产生低塑性。这些结果有助于制定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热  相似文献   

7.
2.25Cr-1Mo钢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铁素体耐热钢,碳化物弥散强化是该钢种蠕变强度提高的主要机制,本结合作及合作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2.25Cr-1Mo钢焊接接头碳化物相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般说来,在2.25Cr-1Mo钢焊接接头各区(焊缝、HAZ、母材)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有:M3C、M3C、M23C6和M6C,在服役过程中,这些碳化物由亚稳态向稳态转变,这个转变过程的速度及碳  相似文献   

8.
采用阳极极化与浸泡试验方法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F-32Mn-6Si与Fe-32Mn-6Si-2Cr在1MNa2SO4与3.5wt%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这些合金在Na2SO4溶液中难以钝化,在NaCl溶液中则不能钝化,于室温在3.5wt%Nacl水溶液中浸泡1600小时后,Fe-32Mn-6Si,F-32Mn-6SI-2Cr与低碳钢A3的平均失重速率0.1173,0.0849与0.0#罚  相似文献   

9.
Fe-23Mn合金和Fe-28Mn-4Si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在热循环中行为截然相反,Fe-23Mn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后产生稳定化,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ε马氏体数量减少直至消失,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但质变循环稳定化的奥氏体在室温时效过程中发生等温γ→ε相变,Fe-28Mn-4Si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不产生稳定化。ε马氏体数量不是减少,而是明显增多,Fe-28Mn-4Si合金γ→ε相变具有组织遗传特征,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 x 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 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 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 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 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 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种Fe—Mn—Cr奥氏体合金钝化膜的AES/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俄歇电子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仪研究了Fe-23Mn-5Cr合金表面在1MNa2SO4水溶液中所形成的钝化膜,实验结果说明:(1)钝化膜的外层富含氧,钝化膜的中层富含铬与锰;(2)在钝化膜中,铬、锰与铁分别呈Cr^3+,Mn^3+,Fe^3+及Fe^0,氧形成M-O键;(3)钝化膜很可能由Cr2O3,Mn2O3,F32O3与微量金属铁混合组成。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Cr-Mo-V合金系统的高温耐磨堆焊焊条,其堆焊层金属组织为隐晶马氏体+骨络状共晶碳化合物+弥散颗粒状碳化物,晶界为高铬铁素体,具有很好的高温耐磨性,450℃12h回火后HRC〉55,该焊条采用H08A焊芯钙钛型渣系,工艺性能好,抗裂性能,价格便宜,已成功地应用于烧结机单齿轮的堆焊。  相似文献   

13.
Al,Cu含量对ZA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Al、Cu含量对ZA合金(即锌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A合金中的含Al量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25%~45%)变化,而其性能保持在σ_b≥400MPa,δ≥6.9%。其中抗拉强度σ_b值随着含Al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含Al量为Al_4处出现峰值;而延伸率δ值则随着含Al量的增加逐渐降低。Cu的含量必须适当,在本研究条件下,ZA合金中的最佳含Cu量为3%。  相似文献   

14.
对20CrNi2Mo、15CrNi6及20CrMnMo渗碳淬火齿轮及15CrNi6渗碳淬火+喷丸处理齿轮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介绍了齿轮试件的设计与加工、试验装置与夹具、试验方法及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试验结果表明,20CrNi2Mo和15CrNi6渗碳淬火齿轮在R=0.99时的σFim分别为530MPa和375MPa与20CrMnMo渗碳淬火齿轮相比,弯曲疲劳强度分别提高80%和27%,15Cdisplay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阻率和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极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TCR)随形变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i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γ─FeMnAlCr合金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成分偏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nm23、c-erbB-2基因在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41例肺癌及30例癌分组织中nm23及c-erbB-2的表达。结果表明癌组织中nm23kc-erbB-2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两者相关性极强(X2=6.62,P<0.02),且均与癌病理分级、TNM分期及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简称分级、分期及转移)呈正相关(P<0.001、0.01或0.05)。提示nm23及c-erbB-2基因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及预后和生物学行为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例细菌性脑膜炎(BM)患儿脑脊液(CSF)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CSFβ2-微球蛋白对BM的正确诊断、病情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通过动态观察,可观察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8.
TARGETEDACTIVATIONOFCD_(8)~(+)CELLSANDINFECTIONOFβ_2-MICROGLOBULIN-DEFICIENTMICE FAILTOCONFIRMAPRIMARYPROTECTIVEROLEFORCD(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 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率的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较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系数(TCR)随为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a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必 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更昔洛韦防治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研究结果。预防研究共153例,更昔洛韦组88例,阿昔洛韦组65例。两组预防CMV疾病的效果有明显差异(9.1%vs24.6%,P<0.05),而预防CMV活动性感染的效果无明显差异(20.4%vs15.6%,P>0.05),但更昔洛韦组CMV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阿昔洛韦组(2~6周vs3~9周,P<0.01)。治疗CMV肺炎31例,更昔洛韦组15例治愈率80%;阿昔洛韦组16例治愈率25%(P<0.05)。认为更昔洛韦能有效预防CMV疾病,缩短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对CMV疾病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