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地铁轨道设备以往采用人工静态检查方式,由于受人员、设备、现场条件的影响,病害难以发现,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重点介绍利用轨道检查车对地铁轨道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找出轨道病害,利用动态检测资料指导地铁工务部门进行科学养修,消除病害,保证行车安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行车设备使用与检修的矛盾日益突出。列车运行密度大、速度快,设备使用率高,给工电设备检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影响设备使用的工电作业,如道岔转辙部位病害的整治临时要点很难,以至于设备病害不能及时得到整治,导致设备故障频繁发生,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方便铁路养护维修,实现设备与病害在地图中的定位,以甘泉铁路管养修信息系统开发为例,探讨了里程与坐标相互转换的方法。主要阐述了里程点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和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转换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转换精度较高,适用于铁路养护维修中设备与病害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涪陵工务段作为2000年以后通车成立的新段,按快速铁路的标准,新设备运用多,对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并针对设备的病害提出整治建议,以更好地确保线路质量。  相似文献   

5.
地铁轨道设备检查一直采用人工静态检查,由于受人员、设备、现场条件的影响,病害难以发现,形成安全隐患,不能根据轨道设备变化规律,科学制定设备维修周期,维修资源浪费。重点介绍运用轨检车对地铁轨道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提高检测质量,找出轨道设备病害,利用动态检测资料指导地铁工务部门科学养修轨道设备,消除病害,降低成本,保证列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
苏性义 《广西铁道》2010,(1):34-35,40
分析了宁局电务设备惯性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造成惯性故障的关键特性超标等问题,采取强化作业标准化落实,开展结合部病害联合整治,开展机车信号设备及防雷整治,加强计轴设备维护等措施。通过实施,提高了电务设备运用质量。有效控制了惯性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全路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列车对线路设备几何尺寸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线路设备的高低、轨向、水平等要素,分析道岔区病害、曲线病害、直线病害等,形成对不同病害不同的检查方法、整治标准和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精准把控桥隧设备质量状态,制定科学的养护方式及维修策略,提高桥隧养护作业效率,文章依托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从标准化桥隧病害采集、自动化保养评定和智能化维修验收3方面设计了铁路桥隧养护作业智能终端App。该智能终端App可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需求,提升了病害智能判识能力,辅助提高了桥隧养护作业智能化水平,为开展桥隧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涛 《成铁科技》2004,(2):11-13,10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和分析了Ⅱ型、Ⅲb无挡肩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地段线路设备的常见病害,并针对常见的主要病害简介了一些在日常养护维修中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路基基床变形的鉴别和新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路基基床变形的种类,用于检测路基病害的常规方法及特点,介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型路基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运输市场发展需要,增强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铁路近年来不断扩大开行快速旅客列车,工务桥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局针对快速列车开行后桥隧设备状态的变化情况,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攻关.研究解决设备病害,并进行养护维修制度改革,确保桥隧设备质量均衡良好,满足重载快速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12.
道岔设备是行车设备最重要的基础设备,部件较多、受列车冲击力大、技术标准要求高,是轨道设备的薄弱环节,也是电务设备故障的易发设备.由于道岔设备分属工、电两家维修,设备上相互牵涉、相互影响,结合部设备的病害直接影响到道岔设备的正常运用,成为工、电部门日常维修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的成因及分析,提出整治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茂线K55+572涵洞盖板裂损病害,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铺设防水层等有效的综合整治方案,经过整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速铁路路基填料造成的路基病害问题,本文提出掏挖换填病害区段路基填料的解决方案。首先搭建高速铁路轨道及路基试验段;其次研发掏挖路基填料特种工程设备;最后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掏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特种工程掏挖设备可以实现对病害区段路基填料掏挖换填的目的,从而解决由路基填料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路基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 万吨和两万吨列车的开行对道岔破坏十分严重,特别是侧向通过的道岔,几何尺寸变化快,尖轨磨耗严重,辙叉伤损增多。加之日常养护维修不当,道岔病害逐浙产生发展,特别是转辙部分、辙叉部分病害尤为突出,成为日常养护维修的重点和难点,不稳定因素较多,对行车安全检查造成了威胁。如何对道岔进行加强,延长道岔设备的使用寿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道岔作为线路轨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铁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上海地铁2号线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道岔尖轨侧弯病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整治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基于Android设备的巡检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的过程。该软件实现了铁路桥梁隧道的周期检查、春/秋检、质量验收评定、计划等业务逻辑,具有病害的多媒体采集,设备评价,病害位置标记,设备台账查询,附近设备标识定位,人员GPS/GSM跟踪定位等功能,提升了巡检检测现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为质量检测信息的统一性、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桥梁支座病害是北京轨道交通最为普遍桥梁病害之一,极大地威胁桥梁结构和运营安全,桥梁支座病害治理已经成为桥梁养护维修的重要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营,治理工作只能在运营结束后进行,而且还要对轨道等桥面设备进行防护,以上因素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文分析了运营期轨道交通支座病害治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根据目前北京轨道交通支座病害特点而采取的同步顶升、顶升+灌浆料修复垫石、垫石局部加固补强三种支座病害治理方法。从分析和实践结果看,这三种桥梁支座病害治理方法能够满足各项严格控制指标要求,具有对轨道等重要设施设备影响小和治理时间满足正常运营的要求等优点,能够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支座病害治理工作,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曲线钢轨磨耗是曲线钢轨的主要病害,尤其是波磨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质量、缩短钢轨使用寿命.工务部门作为线路养护的主体,准确掌握钢轨波磨病害现状,清楚波磨病害成因,掌握科学的波磨整治方法,对控制波磨病害,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应用“143”班组管理体系来整治提速道岔的病害并促进设备质量的提升,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结合东陇海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情况,阐述如何有效地将“143”班组管理与病害整治相结合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