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13例甲亢伴甲状腺炎和9例桥本氏甲亢进行了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发现桥本氏甲亢患者甲状腺浸润细胞的总数较甲亢伴甲状腺炎明显增多,且炎性破坏程度也显著加剧。单个核细胞亚群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揭示:甲状腺浸润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甲亢伴甲状腺炎与桥本氏甲亢二者甲状腺漫润细胞各亚群百分比含量大致相近,仅桥本氏甲亢甲状腺浸润的活化T淋巴细胞百分比略高。提示二者可能存在类似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 (thyroidstimulatingantibodies,TSAb)活性对甲亢治疗停药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本院内分泌门诊 4 2例具有典型甲亢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病史、甲功检查及甲穿结果确诊后 ,分为Graves病 (Gravesdisease,GD)组 ,桥本氏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组和产后甲状腺炎( postpartumthyroiditis,PPT)组。本科内分泌实验室用人工表达重组TSH受体的人胚肾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并以适当密度种植于 2 4孔板 ,孵育 4 8h后 ,将聚乙二醇制备的患者粗制IgG以 0 .5mmol·L-1IBMX的无NaCl的Hanks液溶解后 ,覆盖细胞进行刺激反应 ,反应后以样本刺激细胞产生的cAMP含量表示TSAb的活性。检测研究对象甲亢治疗后血清中TSAb活性 ,结合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并对这些病例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随时记录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GD组 39例病人接受了 ( 32±30 )月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最长 12 0月 ,最短 1月 )后 ,TSAb阴性 36例 (占 92 .3% ) ,对临床表现及甲功检查均完全正常的 30例患者 (占 83.3% )给予停药。在 ( 10 4 .0± 6 4 .7)d (最长 10月 ,最短 1月 )的随访期内 ,仅 4例 (占 11.1% )女性病人复发 ,其余病例病情稳定 ;HT组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及改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阳性率及相对含量都明显低于甲亢及正常对照组。TPO阳性见于散在的小滤泡及小细胞团。桥本氏甲状腺炎TPO明显减少和碘有机化障碍有关,TPO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滤泡细胞受损。  相似文献   

4.
利用ABC免疫酶技术和一组淋巴细胞亚群、巨噬细胞,HLA-DR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10例甲状腺炎,7例甲亢伴甲状腺炎,6例甲亢。结果发现甲状腺内有大量活化T淋巴细胞浸润。引人注目地是甲状腺上皮细胞可异常表达DR抗原,且随着淋巴细胞浸润的增多,炎性破坏加重,甲状腺上皮细胞DR抗原的异常表达亦增多。I_2~+、T_8~+、T_4~+细胞、M_5~+细胞和Leu7~+细胞均可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接触并侵入上皮细胞内。免疫活性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可能是甲状腺上皮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GD患者280例,分为未治组(131例)和经治组(149例),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未治组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70.99%,经治组为61.07%;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最常见的异常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未治组、经治组分别为57.3%、51.0%;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在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8.2%、21.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在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8.3%、15.4%;总胆红素异常在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1.4%、20.1%;谷酰胺转肽酶(GGT)异常的发生率未治组和经治组分别为10.7%、4.7%;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与病程、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性别、TGAb水平、TMAb水平无关,与年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结论 GD患者甲亢性肝损害较常见,肝功能损害最常见的异常指标是ALP、ALT,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临床实践中,抗甲状腺药物(下称抗甲药)是Graves甲亢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长期缓解率为40~50%,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复发.Hershman曾对1组用Thiouracial和Carbimajole治疗的病人进行随访,发现复发多见于停药后1年~2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对14例未治疗的Graves甲亢(A组),12例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raves病(B组),10例未治疗的桥本甲亢(C组),13例来治疗甲功正常桥本甲炎(D组)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E组)者血清TSH及T3、T4的影响。发现TSH反应正常组(B、D、E组)血清T3、T4均显著上升,其中MCA和TGA阳性的桥本甲炎组上升幅度最低(D组)。而TSH无反应组(A、C组)血清T3、T4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下降幅度以MCA、TGA最高的桥本甲亢组最大(C组)。并简要讨论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T3对细胞的代谢调节作用是通过甲状腺激素核受体 (T3R)介导的 ,细胞中T3R量与细胞对T3的反应性有关。本文探讨了T3R表达与人体不同甲功状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法 ,研究了Graves 甲亢、桥本甲炎甲功正常、桥本甲炎甲减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3R各亚型mRNA表达量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中T3Rα1 、T3Rα2 、T3Rβ2 mRNA表达在Graves 甲亢患者降低 ,在桥本甲炎甲减患者升高 ,而桥本甲炎甲功正常者有升高倾向 ;T3Rβ1 mRNA在不同甲功状态中变化不大。结论 在外周血白细胞中 ,T3RmRNA各亚型表达与甲功状态密切相关 ,T3对其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有下调作用 ,但T3Rβ1 mRNA表达不受甲功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480例经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的疗效与是否伴突眼以及突眼症状是否有改善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80例甲亢患者中233例伴突眼,其发病率为49%,233例突眼患者中,90例突眼恢复(39%),好转96例(41%).未变化45例(19%),加重2例(0.85%),总有效率80%。认为甲亢的治疗效果与有无伴发突眼关系不密切,131Ⅰ治疗甲亢伴突眼者可使大部分突眼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据此,我们认为在甲亢伴突眼的治疗中131Ⅰ应视为一种有效和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甲亢~(131)Ⅰ治疗前后血清TGA、TMA测定结果与甲减发生的关系。77例前后对照资料表明:在治疗前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甲减发生率分别为12.5%及14.2%,甲减组与非甲减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及73.1%,均无显著性差异;~(131)Ⅰ治疗后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甲减发生率分别为6.7%及17.0%,甲减组与非甲减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及41.8%,显然抗体阳性对于甲减的发生无影响;同时发现~(131)Ⅰ治疗后46.4%的患者TGA、TMA转阴,而疗前为阴性者疗后无1例出现阳性。427例疗后患者抗体测定结果也与甲亢疗效无关。据此,我们认为甲亢患者TGA、TMA阳性不能作为禁忌~(131)Ⅰ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正> Addison病一般认为罕见,国内文献报告亦较少。本院自1955年至1982年共收治66例,占同期内科住院总人数2.2‰。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0例的临床资料和部分病历的随访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及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108例甲减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其中桥本甲状腺炎31例、萎缩性甲状腺炎28例、Graves甲亢经131Ⅰ治疗24例、Graves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5例,并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结果甲减患者血清中各种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显著升高,以CK为著(P<0.05),且CK、CK-MB水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病因所致的甲减组之间各种酶水平的比较未显示明显不同。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可致心肌酶活性改变,且CK、CK-MB升高的幅度与甲减的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甲减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组对112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7例正常孕妇、15例育龄妇女测定了TT_3、TT_4、~(125)I-T_3吸收比值。证实葡萄胎患者确有甲功增强现象,其TT_3、TT_4值与育龄妇女组相比,均有高度显著差异.112例中,1例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1例绒毛膜上皮癌(以下简称绒癌)有甲亢临床表现,为脉洪及心动过速,且有心电图改变,但无眼球突出及震颤。文献一般认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甲亢现象是由hCG刺激引起的,hCG作用于细胞膜上磷酸腺苷环化酶,通过第二信使CAMP促进甲状腺素的生成和分泌,但也有人认为甲亢不是由hCG引起的。本组材料发现hCG升高与甲功增强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解释hCG滴度很高而无甲功增加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40例正常人,99例甲状腺疾病病人血清中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正常人S/N 比值为1.00±0.12(M±SD).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22/26例未治疗的Graves ’甲亢中阳性。平均S/N 比值为1.66±0.59(p<0.05).40例经治疗后,病情趋于缓解的病人,S/N 比值为1.05±0.49(p>0.05)。在甲功正常的桥本甲炎中,5/16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平均S/N 比值为1.24±0.79(p>0.05)。4/8例甲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5.
用表达重组人TSH受体的中国仓鼠卵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cel,CHO)细胞代替传统的FRTL-5细胞测定Graves甲亢病人的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hyroidStimulatingAntibody,TSAb)水平,方法相对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未治疗的Graves病人92.7%阳性,治疗后迅速下降,恢复期的阳性率为35%,该方法对Graves甲亢的诊断、治疗后效果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7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23例甲亢及13例甲亢伴甲状腺炎甲状腺上皮细胞DR抗原异常表达进行原位研究。结果发现甲状腺上皮细胞DR抗原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浸润细胞总数、炎性破坏程度及外周血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甲状腺明显肿大且伴有甲亢心及肝功能损害、中老年甲亢应积极采取131I治疗。甲状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不能除外恶性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ELISA方法检测了西安地区53例婴幼儿秋季腹泻大便中的HRV抗原,其中阳性31例(58%)。总结了该组病例的特点,提出了与其它文献报道的不同之处。治疗结果揭示:潘生丁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trA1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28例CIN(其中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25例原位癌及40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HtrA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分级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HtrA1无阳性表达。CIN、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及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阳性表达率为52.5%,较原位癌组显著降低(P<0.05)。HtrA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22,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HtrA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trA1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SinceCombes[1] firstlyreportedonecaseoftheHBV associatedmembranousnephropathy (HBV mGN )in 1971,theroleofhepatitisBvirus (HBV)playedin glomerulonephritiswas generally paidcloseattentionwhenitsmechanismwasinvestigat ed .Itremainsuncertainatpresent,however ,howHBV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