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橡胶颗粒除冰雪沥青路面,分析了国外的主要除冰雪方法,指出橡胶颗粒除冰雪沥青路面在除冰雪方面的优越性。对中国国内的研究从材料的选择、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以及除冰雪性能评价3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出橡胶颗粒除冰雪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及相关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橡胶沥青开级配排水沥青路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及上海地区橡胶沥青路面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技术的社会需求,进行了橡胶沥青开级配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工程试点应用与性能跟踪。结果表明开级配橡胶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与降噪效果,其使用耐久性也得到了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的不足,借助于同济大学对新建和罩面改建后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成果,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引入罩面设计,提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于新建路面和使用不久、路况尚好的路面,进行最佳罩面时机和最佳罩面厚度的选择(已在参考文献1中述及);二是对于已需进行罩面的路段,只进行最佳罩面厚度的选择,本文即是针对此情况。文中考虑了寿命周期和一个性能期罩面厚度的优化,给出了几个性能期最佳罩面厚度设计诺谟图。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浙江省多年沥青路面设计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气候、交通、自然资源等条件,提出了基于当量厚度法的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推荐出基于当量厚度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验算指标,并结合浙江省路面建设实际,对当量厚度法设计体系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橡胶沥青的性能特点,介绍了橡胶沥青的生产、混合料配比的设计以及应力吸收层和断级配混合料路面的机械化施工工艺。探讨了橡胶沥青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中的应用实践,为橡胶沥青路面的机械化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白+黑路段沥青路面处治工程,介绍橡胶沥青的加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路的成功铺筑并基于现场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加强原材料检验、合理控制施工工艺和优化施工方案可获得橡胶沥青路面优良的路用性能,为今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厚度计算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首要任务,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及使用寿命。应用SHELL设计方法的BISAR3程序,系统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路受力特性以及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阐述了面层、基层、底基层厚度对并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给出了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做到工程造价与使用寿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橡胶沥青降噪路面的推广应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原理,对橡胶沥青路面的隔音与降噪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多种因素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性;最后,总结了橡胶沥青降噪技术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阻尼及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而橡胶粉掺量与目数、路表纹理状况、长期服役行为是影响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增大橡胶颗粒的粒径,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保证路面养护能够长效增加橡胶沥青路面的减振降噪性能;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征分析方面,多种噪声测试方法的利用为评价噪声声品质提供了可能;而关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大孔隙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新型外加剂的使用。其中骨架密实结构和大孔隙结构的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研究正符合当前功能性路面材料在安静路面的需求,将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静路面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台湾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介绍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美国献,并详细说明台湾地区推动应用废轮胎橡胶沥青铺筑路面之过程,材料与配比设计之特征,自制拌合设备与施工情形,及试铺路面四年的成效。由这些台湾经验可验证将废轮胎用回公路铺面上,不仅可使废轮胎进入沥青路面的再利用循环而免除此部份的环境问题,更可能因废轮胎橡胶的加入而改善沥青路面的品质,达到环保与工程双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及路用性能,介绍了依托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思路及减薄厚度的沥青路面使用情况。对温拌橡胶沥青路面交工时及使用近7年后的平整度、弯沉、车辙深度、构造深度、破损率指标进行了对比。从路用性能来看,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大部分指标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近7年后,各项检测指标的整体良好,说明减薄后的温拌橡胶沥青路面结构整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温拌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橡胶沥青在高速公路罩面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托广东省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的橡胶沥青试验路段,结合橡胶沥青的性能要求,从原路面处置、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探讨了橡胶沥青在旧路面罩面养护施工中的应用。施工实践检测证明:橡胶沥青罩面能够满足沥青路面设计要求,降低工程造价,并具有降低噪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神农架林区某三级公路旧沥青路面工程的情况,采用橡胶沥青罩面技术,从原路面处治、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表明,橡胶沥青技术能够减薄路面厚度,节约成本,使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路用性能,其施工方法同其他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也不尽相同,文章主要介绍了采用湿法施工的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为今后橡胶沥青路面在高速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弹蓄盐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同时具备良好去冰融雪特性和路用性能的新型功能性路面材料,由于采用橡胶颗粒替换部分细集料,使冰层与路表橡胶颗粒接触位置处的力学特性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得高弹蓄盐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显著提高,从而实现一定的自应力除冰功能。为了评价高弹蓄盐沥青路面的自应力除冰效果,明确橡胶颗粒作用的除冰机理,通过建立不同工况下路面结构细观二维平面有限元模型,对橡胶颗粒的破冰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冰层厚度、温度、橡胶颗粒粒径及高弹蓄盐沥青层模量等参数对高弹蓄盐类沥青路面破冰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橡胶颗粒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冰层厚度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自应力除冰效果,当温度低于-10℃或冰层厚度大于8 mm,橡胶颗粒将失去其自应力除冰能力。在保证高弹蓄盐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或者选用较大粒径的橡胶颗粒,可以显著提高高弹蓄盐沥青路面的自应力除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路用性能,其施工方法同其他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也不尽相同,文章主要介绍了采用湿法施工的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为今后橡胶沥青路面在高速路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掌握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组合,在对现有的国内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组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原路面结构作为路基,冷再生层作为基层,对车辆荷载作用下三层路面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采用面层底部拉应变和再生基层底部的拉应力为控制指标,研究了不同交通量条件下,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要求,提出了适应不同交通条件下的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组合,并绘制了厚度诺模图,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薄层沥青混凝土泛指层厚较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整个沥青路面结构层较薄,其二是指厚度较薄的沥青表面层。文章研究项目中的橡胶沥青薄层罩面"薄磨耗层"与"厚表面处治"之间的一种交叉。主要从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等方面对橡胶沥青应用于薄层罩面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处于维修、待修状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已成为沥青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原路面调查与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德国力学经验法沥青路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经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RStO01,从交通荷载、气候条件和材料特性3个方面介绍了德国力学经验法的沥青路面设计以及在这种方法中所采用的疲劳准则。并与中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借鉴优秀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可以解决旧水泥路面和沥青面层粘结不牢固、混凝土罩面的反射裂缝等技术问题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设计时,主要需要考虑模量和厚度,并保证使用的碎石和橡胶沥青达到技术规定中的相关要求。基于此,对道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