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插和斜插热棒用于保护多年冻土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青藏铁路两处热棒试验路基不同位置、时期温度场的分析比较,总结出热棒直插和斜插两种方式对于保护多年冻土效果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2)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地温变化规律及评价L型和直式热棒的地温调控效果,以某一级公路采用的热棒群降温工程措施为研究对象,以现场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评价了热棒有效影响半径、作用期限和影响深度等因素对多年冻土路基的降温冷却效果,通过热传导理论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监测时段的地温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在垂直于路基中心线的水平方向上,热棒作用下的路基地温变化呈"弯沉盆曲线"型,最小有效影响半径为2.0m。在近路中心侧最低地温在-0.5℃以下,L型热棒降温效果更佳;而在近路肩侧最低地温基本处于0℃以下,直式热棒冷却效能优势较大。多年冻土路基地温变化近似呈现正弦波形曲线分布,单位周期内地温振幅随深度增加不断衰减,且存在相位滞后效应和偏距差异,经历两个冻融循环冷却期后,两种热棒段的路基最低地温降幅分别达到51.5%、50%。浅层地温受大气温度和黑色沥青路面聚热效应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但随着路基埋深的不断增大,其周期性波动逐渐削弱并逼近年平均地温。多年冻土地温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预测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多年冻土路基设计、运营维护和变形监测提供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热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大量采用热棒技术加固路基,热棒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回顾热棒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简介热棒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简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热棒研究及其应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是制约青藏地区道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热棒是治理多年冻土路基病害的重要措施,热棒路基的工作效果与热棒的自身参数、埋深、埋设间距等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热棒路基的各个参数与施工要素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热棒路基设计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热棒在青藏铁路试验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多年冻土地区,采用热棒处理地基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热棒的技术参数,指导工程设计,在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和安多试验段布置了热棒试验工程。介绍了试验段采用热棒所处理的不良地质类型、热棒的施工工艺及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无动力热棒冷却冻土路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热棒工作原理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依托青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实施大规模热棒试验工程。介绍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热棒试验情况,通过现场设置观测装置观测地温变化,分析研究热棒的工作状态、冷却路基效果及对冻土热稳定性的影响。1年观测结果表明,进入大气负温期后,热棒开始工作,路基及基底土体冷储量显著增加,且总增加量随冻结期增长;热棒影响范围内,距离热棒越远,冷量增长期越滞后且增幅越小,符合一般规律;路基工程中使用热棒保护冻土和改善路基热稳定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热棒路基是青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热棒的埋设位置、热棒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等来控制路基人为上限合理位置和控制路基协调变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青藏铁路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只有使热棒得到合理布设,才可达到保护多年冻土、增强路基强度、保持冻土路基稳定的目的。文中通过分析不同形式的热棒试验路基的稳定性,总结提出了热棒的合理布设位置、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  相似文献   

8.
确定热棒制冷影响范围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热棒制冷影响范围时,抓住地温这个根本特征,根据冻土的热物理性质,建立热量在土体中传递的数学关系式,并结合实测地温推导出相关热传递系数,从而确立热棒在水平面上的制冷影响半径方程式.利用该方程式计算出不同深度处热棒侧壁到天然地温等温面处的水平距离,即为该热棒在该水平面上的制冷影响半径.再在竖直面上将各半径连结起来,以热棒中心线为对称轴将其旋转360°所得实体即为该热棒在土体中的有效制冷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9.
基于已有单一路基调控措施作用效果分析,提出发卡式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调控工程措施,对复合调控措施作用机理、发卡式热棒结构设计、复合调控措施路基结构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复合调控工程措施实体试验工程监测方案、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观测数据表明:复合路基调控工程措施是将隔热层有较大热阻,能减少路基体暖季吸热,热棒冷季能主动对流换热冷却路基的各自的积极因素进行综合利用,在降低路基温度场方面效果明显,达到全年减少路基体吸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持多年冻土路基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由于热棒路基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在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得到了应用,但是关于热棒路基设计参数的选择,目前主要还是基于工程经验。笔者根据青藏公路楚玛尔河地区热棒路基的现场观测资料,详细给出了热棒一个工作周期内的产冷量及实际耗冷量的计算方法。在设计时可根据路基的使用年限和所要求的上限抬升值求得其耗冷量,选取合适的安全系数可进一步得到产冷量,由产冷量与设计参数的关系式,从而确定热棒的间距和基本参数(蒸发段长度、散热面积、直径)。  相似文献   

11.
青藏公路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降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是制约青藏地区道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热棒是防止多年冻土路基上限下降的措施,为了研究热棒路基的降温效果,动态监测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百米路基试验路段的温度变化,通过与一般路基对比,分析了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降温效应。研究发现:热棒路基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温度、保护冻土和增强路基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5):144-144
<正>青藏公路热棒制冷路基科研工程进展顺利,公路路基上已安装完成的热棒,成为高原上的一道风景。 冻土病害对青藏公路造成了严重破坏。冬季会把冻土地段上的道路顶起,夏季会使冻土地段上的道路路摹发生沉降。2002年国家投资10亿元国债资金,对青藏公路进行全面整治改建。整治改建采用了先进路基材料和制冷技术保护冻土,来阻止热量下传,从而保证了整个路面的平整。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棒技术处治高温多年冻土路基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戈  章金钊  符进 《路基工程》2007,(3):153-154
青藏公路高温多年冻土区高路堤纵向裂缝严重,传统被动保护冻土的措施已不能有效管理其病害。对青藏公路利用热棒技术处治病害的试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热棒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阐述热棒的工作原理以及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应用。就热棒的主要检测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其修改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4500型热再生机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德国维特根公司是世界上公路再生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 ,其冷热再生设备在世界市场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历史悠久 ,品种齐全 ,性能可靠 ,系列完善。维特根就地热再生设备的生产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 ,其产品系列包括 :10 0 0型热再生机组、2 5 0 0型热再生机组及 4 5 0 0型热再生机组。经过多年的实践 ,尽管10 0 0型及 2 5 0 0型热再生机组也具有性能可靠的特点 ,但由于 10 0 0型主要用于路面接缝处的热再生 ,2 5 0 0型最大工作宽度仅为 2 5 0 0 mm,因此 ,这两种机型的市场相对较小 ,已基本不再生产。目前仅生产市场上普遍需要的 4 5 0 0型热再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插电器盒并联熔断丝常规取电设计方案中存在的连接料带导电能力不能满足熔断丝数量较多时的电流需求问题,提出3种改进方案:简单汇流条方案可用于并联熔断丝为片式熔断丝的情况,汇流条使用过渡插座方案可根据不同类型并联熔断丝的数量通过调整过渡插座数量满足要求,汇流条使用音叉端子方案可根据不同类型并联熔断丝的数量通过调整音叉端子数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对混凝土梁采用玻璃钢棒增强之后的性能了研究,增强棒分为两类型:纵向(或称柔性)增强棒和横向(或称剪力)增强棒。对每一类型,又分别用三片梁进行了破坏性试验。每片梁的性能都用“荷载/挠度反应曲线”标示。直至梁破坏。本项研究着重通过实验来玻璃钢增强棒作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替代物的柔韧度。结构表明,测试梁中塑性棒的性能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工程界较多采用经验判断和工程类比方法确定冻土热物性参数的现状,总结了热物性参数的4种确定方法及各自优缺点,介绍了热响应测试的方法及原理,论述了地层中柱状换热器与岩土体热量交换过程的两种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估算热物性参数的3种方法。认为冻土区道路工程的地质勘察内容应包括冻土的热物性和初始温度,建议推广现场热响应测试,并采用合适的估算方法确定热物性参数值,以保证路基和热棒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1液压振动棒的结构及特点在大型滑模水泥混凝土摊铺机上,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装置是振动棒,在摊铺时起振捣和提浆作用。振动棒安装在可升降的振动梁上,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布置,由于其外型设计成“L”型,在摊铺时,可在较低坍落度的混凝土中由摊铺机拖动前进。振动棒有液...  相似文献   

20.
针对50型装载机液力变矩器系统的工作特征,通过对装载机3种典型工况下变矩器系统热状态的试验研究.进行了各工况下的系统发热与散热的分析与计算,从系统热平衡要求出发,对各工况的温度特征进行了评价,给出具体温度参数、热状态参数,为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