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长寿命复合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路面回收沥青性能及回收沥青混合料(RAP)的油石比、级配,而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依托工程再生沥青性能、再生剂掺量及AC-13沥青混合料到AC-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转化过程,并通过车辙试验(60℃)、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从就地热再生设备加热方式、再生机组温度控制、就地热再生施工温度、碾压方案、现场检测等方面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文研究内容与工程结合紧密,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复合路面中的应用提供了具工程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作为一种旧路维修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本文以广珠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试验路为依托,分析了试验路全寿命周期的路面破损状况及路面表面功能的变化,同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结合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和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结果,对试验路寿命期末典型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路全寿命周期技术评价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对于路面表面功能的修复,能够使路面使用性能在5年内保持优良等级,是实现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再生利用,恢复路况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沥青路面在再生过程中,由于沥青老化、集料磨耗等因素,易出现混合料配合比控制困难、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从就地热再生材料设计控制角度出发,对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等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试验,对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了验证,并对再生混合料材料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热再生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大部分是旧料,其级配、油石比等指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导致再生料出现离析、碾压不密实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为此,将室内试验结果与依托工程相结合开展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研究,确定加入5%的再生剂,以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加入15%的新沥青混合料,以调整路面混合料级配,优化其性能。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路面总体质量能达到新建沥青路面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S340省道张家港段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为例,从原路面旧沥青混合料材料的性能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对就地热再生技术总体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了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某公路改建工程,设置试验路段进行分析,阐述就地热再生技术不同施工方法的特点,探讨再生剂掺量确定、旧路面加热、再生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等多个方面,并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结果表明: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改建可取得良好施工效果,且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城市中心城区主干道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工程实践,从就地热再生复拌技术、工艺、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正确把握就地热再生应用技术,能够全面修复原路面病害、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能够改善沥青性能和路面结构、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养护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铺设2.5 cmECA-10罩面的SMA-13上面层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维修的可行性,基于6.5 cm翻松深度,采用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形再生和复拌再生两种就地热再生方案开展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验证等研究,并结合路面现场的试验检测结果,论证了不同再生方案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拌制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由于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大于整形再生方案,对矿料级配优化和沥青还原的效果更好,因此其路用性能要优于后者。但是对于现场取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复拌再生方案受限于现有施工技术条件,存在加热效果不好、拌和不均匀等问题,其路用性能整体上差于整形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5)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由RAP与新沥青混合料构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影响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因素;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有差别的3个再生混合料级配,分别通过改变3个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分析了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对各级配的影响,并对其中两个级配在施工现场取料分析级配变化特点。研究认为:就地热再生施工添加新混合料时,掺量总在波动中,会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产生影响;设计的再生混合料级配越偏离RAP级配,由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变化导致的再生混合料级配变化越大;在RAP级配可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前提下,推荐设计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靠近RAP级配。  相似文献   

10.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在路面维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同时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性能设计法设计的就地热再生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州贵毕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工程,通过分析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适用性,以及再生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性能评价,并且通过试验表明,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使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试验和检测指标达到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比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道路的路用性能及功能性的影响,对就地热再生前后沥青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测试,对原路面和再生路面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的加热过程不会使沥青胶结料明显老化,不会影响级配。由于再生剂的加入,沥青胶结料车辙因子下降,劲度模量下降,沥青变软,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明显提高;就地热再生后路面抗滑性能及平整度均明显优于再生前路面。  相似文献   

15.
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平如  沈国平 《公路》2004,(1):123-130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内地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之一,经过11年的通车营运,于2002年开始进行路面中修,并首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冉生的原理、再生的过程、工艺控制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的优势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从建设阶段向养护阶段转移,采用传统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严重占用土地资源进行堆积,污染水资源,造成能源的浪费。为协调路面养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加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以100%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施工周期短、交通影响性小的优势在路面养护中得以应用。配合比设计作为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步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4%新沥青混合料掺量条件下,通过掺配新沥青、外加剂等材料得到的4. 9%油石比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为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个适用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7.
车辙为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高发病害,具有难治理、易复发的特点。介绍分析了车辙的成因,列举了常见的处治办法,通过介绍南京市市政道路、江苏省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河南省漯平高速公路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治理车辙的案例,说明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治理车辙上具有提高路面抗剪切强度、提高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和高温稳定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临长(临湘—长沙)段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回收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公路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19.
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在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先淼  朱战良  王欣  何文锋 《公路》2004,(11):131-136
广佛高速公路路面大修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速公路维修项目。本文介绍了旧路的再生适用性评价.再生沥青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和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等。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20.
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并加铺技术,将老化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理进行就地热再生,再生的同时加铺一层新沥青磨耗层,再生旧路面与加铺新料同时进行,两层之间是平面热结合并同时碾压,再生路面整体强度很好。实践证明,可节约资源,100%地利用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生态环保。施工现场作业面为半封闭路面施工,不产生封路施工问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