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小型船艇“报警难、救助慢”的痛点,结合目前智能手机的普遍配备,移动通信技术、北斗定位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出建立基于手机客户端和北斗的海上互救辅助报警平台的技术方案,在紧急情况下为遇险小型船舶提供精准定位和报警服务,实现高效遇险报警和海上自救与互救,并作为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有效的海上人命救助,海事搜救部门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搜救应急通信体系:文中介绍一起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收到海上人员落水报警,通过发布英文航行警告与过路的外籍船舶及时建立起应急通信后,成功实现人命救助的案例,阐述了建立应急通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立搜救应急通信的方法、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搜救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3月13日,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鹿儿岛搜救中心在上海成功举行了“2007中日海上搜救联合通信演习”。  相似文献   

4.
3月17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鹿儿岛搜救中心成功举行了“2009中日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在近2个小时的演习中,工作语言全部为英语。  相似文献   

5.
海上搜救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过程,在实际演练中受制于人力、财力及物力不足,演练覆盖范围及次数都不能满足需求,海上搜救仿真系统在实际的培训及演练中异常重要。同时海上搜救仿真是一个综合模拟过程,包含船舶紧急状态的操控、GMDSS模拟及告警等过程。本文在剖析海上搜救整个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搜救系统各模块及人员的通信技术,构建基于搜救流程的通信架构,以满足对于人员演练的实际需求,最后对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发展海上搜救装备的重要意义及海上搜救装备体系的构成,分析国内外海上遇险救生通信装备、海上自救互救装备、海空救援装备、海上救治后送装备的建设情况,指出国内海上搜救装备在规模、功能、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建设海上搜救信息系统,发展无人化、智能化海上搜救装备,研究搜救平台医疗改装技术等具体建议,为我国海上搜救装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北斗系统已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为了解决海上作业人员遇险救援不便的问题,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立海上搜救体系,海上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报警定位终端,当人员落水遇险后,报警定位终端自动将海上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准确发送到地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及时协调海上搜寻救助力量对遇险者实施救援,提高施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GMDSS:保障海上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遇险安全通信系统以中频莫尔斯电报通信及航行船舶互救为基础.有效联系距离为100~150海里。由于遇险报警依赖于人工操作;对于遇险的高频值守未作相应规定.无法进行远程报警;遇险通信手段不同的船舶.不能相互沟通并缺乏有效的搜救协调通信程序等原因,这样的遇险安全通信系统不能完全适应海上航行安全的需要。国际  相似文献   

10.
管理动态     
《中国海事》2010,(4):76-78
交通运输部进一步规范部属单位基本建设管理,“2010中日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在南京举行,今年航海日主题突出“海洋、海员、海峡”  相似文献   

11.
3月19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名古屋搜救中心在青岛成功举行了“2008中日海上搜救联合通信演习”。  相似文献   

12.
3月19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名古屋搜救中心在青岛成功举行了“2008中日海上搜救联合通信演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珠海海上搜救体系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目前珠海海上搜救工作的基本现状,从海上搜救装备配备、通信保障、搜救效率、救助经费筹集等角度对如何完善珠海的海上搜救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海上搜救移动指挥系统是以3G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集成现场视频采集压缩、无线网络传输、应急指挥通信、数据库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海上搜救现场与搜救中心的宽带网络连接,为海上搜救行动的指挥决策提供事发现场的即时视频图像信息,实现海上搜救指挥决策的可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在现有搜救力量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海上...  相似文献   

15.
GMDSS系统,即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自实施以来,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船员的宝贵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该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全球性搜救通信系统,和原先的通信系统相比,引入了许多高新的技术和全新的内容,特别是引入了卫星通信,使得该系统更能满足船舶搜救和通信的需求.GMDSS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通信系统.其中卫星通信系统包括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和搜救卫星系统,地面通信系统主要由MF/HF/VHF通信系统组成.GMDS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遇险船舶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及时、可靠地发出报警,并被搜救部门或其他船舶收到;保证畅通的搜救协调通信及救助现场通信;提供各种方式和手段预防海难事故的发生;为日常的公众通信服务;在狭水道航行时提供驾驶台对驾驶台的通信服务等.  相似文献   

16.
赵铮  张闯 《航海技术》2010,(4):42-44
分析全球海上卫星通信现状,介绍全球宽带通信(Fleet Broadband)系统,并对如何充分利用FB系统开展海上通信做了探讨,以加速实现海上通信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通信网络服务化已成为传统通信向信息网络演进的重要规范和基本途径.本文针对海上战术通信网络服务化问题,分析海上战术通信网络的网络特点及服务需求,提出一种海上战术通信网络的功能结构和服务架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信网络服务化已成为传统通信向信息网络演进的重要规范和基本途径。本文针对海上战术通信网络服务化问题,分析海上战术通信网络的网络特点及服务需求,提出一种海上战术通信网络的功能结构和服务架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事搜救通信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海事搜救通信的发展过程;对中国海事搜救系统与体制的试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海上电力系统中,智能化通信电网技术已经成为未来船舶电力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供电网络与各个船舶电力系统底层节点建立起自动化连接。而物联网系统中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物与物之间的数据采集及通信问题,适应海上智能电网中通信问题。本文在研究无线传感网络及海上智能电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海上智能通信的物联网体系结构,最后给出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型设计并进行了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