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能否产生效益,取得成绩,实现目标,都与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密切相关.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是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试图从“人本管理”着手,阐述在管理方法上如何动之以“情”,施之以“理”,束之以“法”,使管理工作合“情”、合“理”、合“法”,真正做到“情”、“理”、“法”的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的哲学以天为最高本体。董仲舒从贵“元”、祥“始”、崇“本”观念展开本体论证,强调“人唯有始终也而生”。天、地、人“三本”归于一,只是一个天字,只有天,才是人心本体之所指。天既是包容万物的、规律性的宇宙整体结构,又是人心信仰的源出,是人不得不尊崇与敬畏的对象。直到今天,天本体仍然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通过信念、思维、语言、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天人观是人类中心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的各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往往忽视人类维护自然的义务;二是否认将人类伦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的必要性。而荀子常自觉地将“天”(自然)人合一,并要求人们在“制(顺)天命而用之”的同时,应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把人类伦理关怀视野从人际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礼”事于天地。从二之间的区别得出结论:荀子的天人观与人类中心论无涉。  相似文献   

4.
德沃金所提出的“建构性诠释”路数将怎样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针对法律实证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所坚持的“分离命题”,德沃金认为此种“语义学之刺”以不必要的方式限制了法律语言的灵活性,而正确看待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则应当是他所谓的“诠释性态度”.由此种态度衍生出的特定“法律概念”及其“概念延伸”与“道德”正因为其内容取决于彼此所以才成其为“不同”.而此种关联与差异又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法理学关于“恶法亦(非)法”的经典难题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特定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哲学与政治以及更为根本的哲人与民人关系问题,既是中西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和共同信仰,同时也是认识中西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方法,虽然在具体关系的勘定上,儒家政治哲学与古希腊政治哲学之间存有较大区别.以此观之,孔子的“直”案,体现的是圣人为不同文化政治身位的人设置相应的礼法规范的立法行动.孟子的“舜”案,生动地展现了儒家哲人王与现实政治的紧张关系,“窃父而逃”宣告了圣人要告别作为“政治动物”的“在世之在”而重返神圣纯粹的光明世界;“象”案,为我们演示的是经与权或者文与实的二重辩证法.在《游叙弗伦》中,苏格拉底盛赞游叙弗伦的状告行为,但却否定了后者诉诸的希腊新神传统并挑战了其哲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乃万物之灵”,是有生命有意识的话动本体。而生命和意识本身有着很大的再生性、调控性和发展性,从而就决定着每个人都要以自身所固有的特性进行着个人的生命运动和个体的社会运动。个体的这种外向整个社会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我们称之谓个体动能。  相似文献   

8.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在汉代“大一统”政治建构的特殊历史时期,总结并改造先秦诸子人性论,从天人关系的高度为人性寻求终极依据,引情入性,对A.,li善恶做了“性未善”的悬置判断,并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等级,提出“性待教而善”,为王道教化提供人性依据,其人性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汉代“大一统”皇权专制政治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奠定了伦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人性理论的发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尚书》“命”体及其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中的"命"体都是册命之文,册命之文是因册命制度而生成的,册命有着繁缛的礼仪过程,因而,"命"体之文均显示出三段式的仪式性结构模式.册命之文是经过两次书写而形成的,具有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是一种君臣之间权责契约式的关系;而次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则是一种人祖之间归美和福佑的关系.册命之文,在西周宣王时代,因献祭祖先时诵读和记忆的需要,渐次由散体形态发展为韵体形态,这对后世的韵体铭文的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精准思政是当前高校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其要义在于精准思维、精准对象,精准路径、精准内容和精准评价,实施有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实践要处理好"道"与"术"关系、主体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系统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着重阐述绥化市公路管理处1000T沥青储运站的设计、施工、组织、安装技术要求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敬 《交通标准化》2014,(12):8-10,13
在公路桥涵勘测设计理念中,主体思想是将排水系统、行车机制以及通航体系融入到桥涵建设中.针对实施桥涵勘测工作中通常会遇到的桥涵水毁、土质松软等不利因素,提出一套合理化勘测策略和勘测管理机制的改进建议,以优化勘测技术、推动桥涵勘测工作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学技术情报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高校科技保密工作是国家科技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科技保密工作还存在着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为科技保密意识淡薄、不重视科技保密工作、对科技保密工作缺乏指导、经费不足。我们应加强科技保密意识宣传、健全科技保密制度、发展先进保密技术,加强科技保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全力以赴做好高校科技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土地稀缺、交通拥堵严重、用地条件复杂、环境要求较高等特点为公交场站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本文通过调研目前的国内大型城市公交停保基地,结合杭州阮家桥公交停保基地的设计.以创造和谐、绿色的示范性公交停保基地为目标,从环境、交通、工艺、场站形象、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设计的探索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公路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交通标准化》2010,(15):45-48
针对河南公路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河南公路项目招投标的建议,即根据不同的项目和情况,采取不同的招标、定标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强政府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中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以及预测道桥无损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显露,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水土保持问题,阐述了水土保持的原则,提出了解决水土保持与公路建设矛盾统一体的技术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