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阐述了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旅游公路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提出了旅游公路的建设理念、设计原则和建设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旅游公路驿站作为旅游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牵引导流作用,将积极促进旅游公路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效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公路驿站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出发,基于服务对象、设置要求,对旅游公路驿站进行类型划分,创新性地将特色旅游公路驿站分为七大类型,并对每种类型旅游公路驿站的配套设施设计要点、交旅融合设计思路进行系统阐述。针对旅游公路驿站面临的发展困境,从规划选址、总体规模、设施配置、运营服务方面对旅游公路驿站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是分析建设项目对沿线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度量项目建设和建成通车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衡量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融合与互动的相关程度。通过介绍北京市山区旅游公路发展及经济现状,深入探讨了旅游公路建设和发展对区域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首条景区生态公路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把握绿色生态公路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因地制宜、路景交融以及团队管理、创新管理、精细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理念及管理思路,为我国其他地区类似公路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托广西某农村等外公路旧路改造项目,结合地方乡镇交旅融合发展需要,分别从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景观设计、服务设施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乡村旅游公路方案设计思路,经过对比分析各个方案的规模及投资估算,最终提出了设计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之一,本文以“交通+旅游”新发展理念为主线,依托G217独库公路交旅融合试点项目,重点分析旅游交通量时空特征及道路服务水平,计算G217独库公路旅游环境容量,提出交旅融合空间规划和功能规划方法,从公路主体、沿线服务设施、慢行系统、构筑物、交旅标识系统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风景道建设创新模式,基于新媒体技术制定了独库公路三维导览系统和科普信息平台。最终打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独库交通量分析及风景道规划技术“样板”,创新了交旅融合背景下风景道规划技术方法,为新疆交旅融合工作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长城旅游公路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加快发展旅游业并带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绝大部分处于山岭重丘区,加上沿线名胜古迹和风景区较多,环境保护问题十分突出。文章围绕长城旅游公路的修建中的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对山区旅游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梳理国内"交通+旅游"最新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省情及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我省打造旅游主题服务区的建设思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省建设旅游主题服务区的潜在价值,打造"交通+旅游"融合互联,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庐山西海高速公路)被批准为交通运输部“安全绿色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章从旅游公路的功能和景观特性分析着手,基于文化与公路景观的关系,调研分析了庐山西海高速公路旅游文化景观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公路人文景观规划应重点提取当地的人文信息、旅游特色及佛教文化资源加以应用,并对部分设计案例和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推动旅游与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需做好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分析旅游交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福建省作为案例,针对福建旅游交通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依托高铁、民航、邮轮和公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了"一带三环多放射"旅游交通"快旅"通道的发展思路;通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规划了"慢游"微循环旅游交通的发展方案,构建了福建省多层次、综合立体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新格局。以期通过福建省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案例研究,为其他省市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将打造国内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投资约30亿元6月9日,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消息,贵州将打造全国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据悉,贵州省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围绕赤水河而修建,以建设全国第一条真正的旅游公路、第一个完整的旅游公路系统、第一处服务完善的快慢综合交通旅游廊道为亮点,在国内首次采用道路设计随景观布景建设。项目路线工程分153公里旅游公路主线和168公里自行车道、人行步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目前公路建设中常见的植被破坏形式,并参考、借鉴了国内其他公路建设中植物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园林施工中及林业上的植物的保护技术,由此针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对沿线植物的"点、线、面"保护技术,为同类型环保公路建设的植物保护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运用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介绍了生态公路的内涵,分析了山区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索贯穿公路工程项目整个寿命期内各阶段的,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且适合国情的山区生态公路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客运量不断下滑及新能源汽车在公路客运领域推广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公路交通网络建设情况、载客汽车数量及客运量两个方面分析公路客运发展现状和公路客运运营特点;其次,在分析公路客运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制约因素;最后,综合分析公路客运转型升级需求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可在中短途公路客运以及旅游客运领域推广应用,以解决公路客运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新能源汽车在公路客运领域推广应用进度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量或投资额核算技术细则》分析,并结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及生态环保等因素,指出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替代燃料量及节能减排量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核算方法及相关建议,希望通过高海拔地区绿色公路实施技术节能减排量核算方法的补充,能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技术节能减排量核算提供思路,为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宁夏公路交通建设总体情况和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我区路网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及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谈了自己对宁夏路网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的一点看法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对公路建设质量要求也在提升,想要更好地保证公路建设质量就要做好对公路建设质量的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鉴于此,对公路建设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建设实例,对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从设计结合自然、公路设计灵活性、公路宽容性设计、公路总体景观设计等方面,分析、阐述设计新理念的内涵,来拓宽设计人员灵活运用新理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公路建设不仅要求充分考虑游客的全方位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护原有的生态平衡,尽可能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大自然。阐述新形势下公路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分析那拉提景区公路盘龙松至乌孙古墓段环境恢复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其他地区类似公路建设提供建设思路和实际举措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际铁路的建设方兴未艾,起到了便捷出行、串联城市、促进区域一体等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成绵乐城际铁路对乐山市的旅游影响为例,结合城际铁路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来乐旅客交通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城际铁路开通后对乐山市旅游的影响。分析发现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使乐山市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都实现大幅度增长,对传统的公路及普速列车运输方式产生冲击,对旅客旅游时间与方式产生影响。最后针对旅游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同类旅游城市的交通规划和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