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建立基于可拓云模型的轨道交通与接驳公交换乘综合评价模型,解决轨道交通与接驳公交换乘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模糊性问题,使得换乘评价结果更贴近实际.从多角度确定轨道交通与接驳公交换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综合权重,同时依据可拓云计算规则求出评价指标云的数字特征及综合评价等级确定度,并利用可信度因子检验评价结果,得到轨道交通与接驳公交换乘综合评价等级.最后,以昆明市呈贡新区段轨道站点为例确定其换乘水平等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其换乘水平的有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在轨道交通与接驳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乘客换乘满意度、换乘方式吸引度等四个指标对高铁车站的地铁、出租车、公交车这三种接驳方式进行换乘效率评价,重点是对三种接驳方式的平均换乘时间进行评价分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加权法的接驳方式换乘效率评价模型,以及运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对整个换乘枢纽进行了综合评价。以西安北站为例,对其各种换乘方式和整个枢纽进行了换乘效率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换乘枢纽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轨道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指标信息数据的不完备性,利用模糊聚类对不完备信息表进行完备化,并引入经典粗糙集理论阐释了信息颗粒的含义,构造了信息颗粒;提出了基于粗糙信息颗粒的属性约简算法,建立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模型.通过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基于给定阈值的置信度评价规则集.  相似文献   

4.
枢纽换乘是影响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现状,从运输管理层面提出了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调度管理模式.基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模式及换乘时空过程解析,提出了实现换乘枢纽内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相同或成整数倍的发...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提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综合评价的广义效用函数法,以广义效用函数值的大小对各换乘方案进行比较,并举例说明方案的优选过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需求,考虑乘客与枢纽环境的交互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仿真技术的枢纽运营效果评价方法.应用仿真工具对枢纽内乘客的行为进行模拟,得到相关参数的取值;采用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得到评价指标的取值,用以分析和评价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的效果.采用该评价方法对北京地铁宣武门站的评价结果为:地铁2号线换乘4号线的乘客最大换乘时间较长;4号线站台楼梯口和扶梯口的乘客平均拥挤程度最高;4号线站台区域的设施能力更容易趋于饱和并呈现乘客滞留倾向;4号线换乘2号线的乘客平均换乘时间对客流规模的适应性较强,2号线换乘4号线的乘客平均候车时间对列车接续的适应性较强.实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换乘系统经济效益最优的公共交通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研究了常规公交线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协调换乘问题。为了得到此类换乘系统经济效益最优目标下的常规公交线路调度优化方案,建立了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总经济效益模型;针对采用的莘庄换乘站算例中车辆到达特性,运用概率论确定了常规公交车辆到发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应用此模型对上海莘庄地铁站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进行优化,提出车辆调度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精准地进行城市轨交公交换乘服务水平评价分析是探索和推进城市轨交公交两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从全样本刷卡数据筛选出的具有实际换乘需求的轨交站点,以周边的建成环境特征为聚类指标采用k-means方法划分轨交站点类别。基于此,综合考虑实际换乘需求和目的地站点吸引力时变性,构建动态换乘服务缺口指标,解析不同类别轨交站点换乘效率时空分布差异性。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轨交公交换乘效率具有时变性特征:表现为平峰时段的平均换乘效率低于高峰时段,换乘沙漠的小时尺度空间移动趋势为由市区中部逐渐向外延伸,并向北部集中。轨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轨交公交换乘效率时变性特征存在影响:商务办公型与娱乐休闲型站点在高峰时段的平均换乘效率高于平峰时段,居住型与职住结合型站点在下午平峰与晚高峰时段的平均换乘效率优于早高峰与夜间平峰时段。针对换乘沙漠站点,商务办公型换乘沙漠站点的平均换乘效率最优,其次为娱乐休闲型与职住结合型换乘沙漠站点,居住型换乘沙漠站点的平均换乘效率最差。研究结果为城市轨交公交换乘服务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可有效指导轨交公交衔接不...  相似文献   

9.
综合换乘枢纽的系统配置是换乘枢纽规划设计的核心。本文对综合换乘枢纽系统配置的对象进行分类,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换乘枢纽为例,总结分析目前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场站间的常用布局模式,建立布局优化模型,并以成都东(沙河堡)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浅析建立轨道交通清分中心(ACC)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是深圳市的交通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清分中心(ACC)是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是构成深圳公交一体化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一票换乘、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条件;是轨道交通网络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是保证各运营商利益,实现跨运营商的公共平台;是满足乘客无障碍换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杭州枢纽3个客运站地理位置、设施设备、客流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各客运站旅客列车的分工及客流组织优化方案;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对比分析,参照国内外大城市先进交通方式的成功经验及杭州市城市公交既有资源,提出了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互相配套、城市公交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实现互惠合作、提升效益的优化方案;并拟订了枢纽高客流运输组织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杭州枢纽非常时期的旅客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12.
张铭  吴彦颖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5):24--27,3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协调特征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将换乘枢纽视为投入产出系统,衡量协调组织的相对有效性.建立运营协调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指标的特性,计算评估各关键要素对协调的贡献与亏空情况.选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行实例评判,探寻改善的途径,用于辅助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公交车站停靠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我国现行公交规范中"停靠站"有关规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公交车站路段交通量、进站公交流量和在站平均停滞时间的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建立计算车站停靠能力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提出了以高峰期需求及最大平均停靠长度决定停靠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换乘枢纽轨道交通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长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由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车站、中环宜山路下立交、9号线控制中心、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库等共同组成。介绍了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立交的交叉节点设计、公交枢纽的交通组织设计、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地下社会停车库与轨道交通及公交车的换乘等。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社会车辆的快速便捷换乘,实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乘客在枢纽内的主要活动,将枢纽设施分为出入口区域、售检票区域、换乘区域、上下车站台区域和辅助活动区域等五种设施类型.在设施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枢纽设施布局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按照3条主线、3种客流、5个区域,将指标划分为枢纽集散性指标、乘客个体性指标、乘客群体性指标、设施功能性指标、设施应用性指标和设施可靠性指标等...  相似文献   

16.
何静 《中国铁路》2006,(8):66-69
作为上海交通主要客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铁路上海站交通枢纽,汇集了铁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客流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南北广场的换乘通道已经成为整个枢纽的“瓶颈”,制约了上海站的轨道交通枢纽效应的全面发挥。为使铁路车站地区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使乘客不出地面即可完成换乘,对枢纽换乘通道进行分析,提出改建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站前公交车场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铁路客运站高峰小时到发客流量、接送人流、铁路系统内部换乘系数以及客运站城市人流等确定高峰小时站前总客流量,利用可变权重的广义费用函数建立站前公交分担率计算式,从而测算高峰小时站前公交车场的客流量及其需要的公交车数量;分别对站前公交车场及其公交站台的布局形式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公交候车区面积、公交停车区面积、公交换乘区面积和公交换乘区车道面积确定站前公交车车场的基准面积;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确定环境空间比以及附加面积系数,建立站前公交车场规模预测模型。以此模型对高铁武汉站的站前公交车场的规模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公交车场规模进行对比,验证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换乘时间衔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特点的基础上,以缩短出站乘客换乘时间为目的,重点研究利用快速公交疏散城市重点区域轨道交通站点产生的大量出站客流的协调条件。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出站换乘时间的详细分析,将出站乘客换乘时间细分为四部分,建立乘客换乘总等待时间最短宏观模型,并分析造成乘客候车时间长的原因;运用时空图对两者换乘过程、换乘状态进行描述,探讨总结两者协调调度的条件。最后运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枢纽站的换乘效率直接影响到线网整体的运行效能。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和换乘效率影响因素,选取换乘通畅性、舒适性、组织人数、有效性作为评价指标,在突变级数法的基础上,推导出突变理论的基本模型和分歧方程,确定突变模型。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两路口站为例,结合换乘站乘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利用突变模型对换乘效率进行评价。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出提升换乘效率的改进措施。所建立的效率评价模型可以为轨道换乘站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旅客在出行中的换乘效率,在分析影响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若干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在特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相应指标进行量化的综合评价,通过算例予以说明。验证该方法可为相关企业部门合理设计换乘途径及规则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