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TMIS系统运报一、电子运报一数据的来源及形成进行简要论述,对造成分界站两个系统运报一数据不一致问题涉及的TMIS系统确报、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分界站复示系统电子确报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茂名分界口不畅通,严重影响全局运输秩序和茂名站运输生产组织的正常开展。针对茂名分界口不畅通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更新改造设备和优化运输组织等措施和建议,以确保茂名分界口畅通。  相似文献   

3.
区间四显示与枢纽三显示交接口信号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区间UM71四显示改造工程中,枢纽地区仍采用原三显示方式.列车从四显示进入三显示区段是以进站信号机分界,而从三显示进入四显示区段则以出站信号机分界,这样划分与机车信号的接发进路相矛盾,因此提出发车进路机车信号与地面信号显示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概述 为了更好地为货主服务,在运输过程中对列车、车辆、集装箱、机车及所运货物实行追踪管理,随时随地地查询它们的位置及运到时间,这种追踪目前采用大站及分界站追踪方式,不是站站追踪,故称为大节点追踪。  相似文献   

5.
陈镛 《铁道知识》2001,(4):12-13
为了更好地为货主服务,在运输过程中对列车,车辆,集装箱,机车及所运货物实行追踪管理,随时随地地查询它们的位置及运到时间,这种追踪目前采用大站及分界站追踪方式,不是站站追踪,故称为大节点追踪。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成都铁路局主要干线通过能力、分界口、技术站及货运站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成都铁路局既有货运系统存在的卸车点能力不足、主要枢纽和部分铁路地区点线能力失调、主要分界口出入车不均衡等问题,围绕成都铁路局?2014—2016?年卸车任务目标及主要卸车站能力配置方案,提出卸车能力配置的配套保障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局与南昌局分界口车站在列车折返、车次号变更后,CTC系统频繁出现“实际接车车次与计划车次不一致”报警,导致CTC列车进路自动触发失败。梳理了CTC系统对于车次号优先级的处理逻辑,分析该逻辑在处理局间分界口站有车次号变更的特殊业务场景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车次号优先级设置的解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铁路货运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现状,分析智能视频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优点与不足,2012年4月23—26日,在沈阳铁路局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的运用现状及需求调研"课题组成员赴山海关站,对山海关分界口视频监控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在山海关站  相似文献   

9.
正肃宁北站是朔黄铁路与京九线的分界站,肃宁北站向北与京九线的王佐站相连、向南与京九线的肃宁站相通,东西连接朔黄铁路正线,是朔黄铁路管内4大技术站之一。肃宁北站扩能改造施工是在运输任务繁重的既有线路上进行的。站改施工期间,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作业环节,在确保运输任务不减的情况下,完成站改施工任务,对铁路既有线施工过程中处理施工与运输的关系做了有益的尝试。1肃宁北站设备及作业现状肃宁北站为横列式一级三场站型,车站中心里程K406+052.09,站房位于右侧,上行到发场(Ⅱ场)设到  相似文献   

10.
TMIS车站运输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基础,结合铁路运输统计的实际情况,介绍TMIS车站运输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一些中小型车站、编组站和分界站试运行成功,上海铁路局已经在全局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兼作综合交通枢纽的大型铁路客站站房不断增多.但其设计方案需要结合所在城市的区域市政规划综合考虑,这样以来,各铁路站房设计方案就会各异,且造成与车站站区及市政配套工程接口的繁杂,投资控制难度加大.此文结合实际工程,就设计阶段如何有效控制站房工程投资,从设计方案比选,划清专业和工程界面、保证工程数量的不重不漏,划分界面清晰的概算编制单元,制定严格的投资控制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保证概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铁路与普通铁路地面信号显示标准的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和普通铁路的地面信号机设置及其信号显示方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当客运专线铁路与CTCS-2/3级普通铁路交汇衔接时,接轨站及其区间的地面信号机设置及其显示方式存在兼容性问题,给铁路运输造成安全隐患。推荐的解决方案是:接轨站出站信号机采用普通铁路标准的出站信号机机构和常态点红灯方式,开放发车进路后分别执行普通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信号显示标准。另外,文中还研究提出了可进一步完善兼容性的其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域铁路的两种类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信号系统制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信号系统制式的特点。从列车最高速度、列车起停性能及车站站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出:对于独立线路并且要求具备公交化运营组织形式的市域铁路,CBTC系统在市域铁路上运用,速度目标值和平均旅行速度不是其限制因素,信号系统采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制式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中型车站用电特点,提出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智能铁路信号电源系统代替目前的工频电源系统。系统分为交流柜和直流柜,并分别预留了交、直流扩容,采用自然冷却。系统输入采用两路独立AC220V市电、手动或自动切换、主路优先,具有输入过/欠压保护、机械电气联锁和故障声光报警等功能。系统采用三级防雷技术,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分别进行防护。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均采用热插拔方式,内有监控单元。系统输出分配给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完成供电工作,每种输出都采用“1 1”热备份。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AC/AC变换、输入/输出分别防雷和远程监控等技术。该系统已经在电气化铁路区段100多个车站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取消电务驻站值班人员,实行无人值守,是电务劳动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电务无人值守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推进电务劳动组织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信号点布置多样、区间信号点最高编码码序提升、区间信号点类型种类多且名称复杂混乱的现状,基于区间信号点的编码码序,以及其与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区间信号点类型的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在普速客货列车共线运行、重载铁路、铁路枢纽、既有线提速等不同运营场景下,适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不同最高编码码序、不同区间信号点布置情况的所有区间信号点类型,并将其应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工程设计中。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表明,构建的区间信号点类型名称简单、含义清晰,具有通用性和可拓展性,适用于普速铁路自动闭塞区间信号点的所有布置情况,能在普速铁路所有的自动闭塞区间工程中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既有铁路提速,部分车站更换大号码提速道岔,提出列车控制系统的移频机车信号方案。并以沪昆线潭岗站为例,介绍设计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具有代表性的某站二路(三相)电源同时断电无法正常切换的设备故障为例,对目前铁路信号供电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于产生二路(三相)电源相位差过大或不稳定的原因、铁路信号电源屏二路电源切换电路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铁路信号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级各类保护之间的选择性配合,包括常用的熔断器、断路器组成的上下级间的配合原则及整定计算都有明确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车站设计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车站设计车场布置及有关设计标准,提出客运专线车站设计采用标准的具体建议。研究方法:结合客运专线车站设计存在的问题,车站作业的要求和特点,对车站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站场设计高、普速车场布置方式;对旅客通道站台出入口的宽度给出计算公式;对安全线设置要求提出了建议;分析计算了车站到发线数量确定的参数和方法,分析了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组成因素、道岔型号的选用、道岔配列及铺设要求等设计标准。研究结论:客运专线车站高、普速车场应采用分场分线布置;到发线数量为0.063 3倍的旅客列车换算对数;旅客站台出入口最小宽度,始发站岛式站台为5.0 m,侧式站台为4.5 m,中间站为2.5 m;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为700 m;列车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列车追踪间隔或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时,建议在车站到发线接车末端设置安全线;道岔应离开竖曲线起终点或变坡点不小于20 m的距离布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的功能定位,依据铁路技术政策和标准、已开通和在建项目的情况,对CTCS-2与CTCS-0列控系统进行比较,并对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结合的特殊信号方案进行研究。最终选择满足铁路运营需求的CTCS-2信号系统,并将所研究的信号系统方案应用于实际建设,为类似工程的信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