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合理发车间隔,通过对其设施类型进行分析,采用车站平均换乘延误度作为评价车站整体换乘效率的指标,以换乘客流量和换乘效率为目标函数,车站通行设施最大通行能力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优化模型。以呼家楼车站为例,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不同发车间隔下的仿真模型,并基于换乘站实际设施能力和客流情况,分析发车间隔变化对换乘效率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到换乘站的合理发车间隔。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设施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效益和整体服务水平.从设施能力适应性、换乘安全性和换乘便捷性三方面建立换乘站换乘设施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定量计算方法.以北京复兴门换乘站为例给出具体的分析流程,对未来换乘站的设计以及已运营换乘站的设施设备和运营组织改进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方式适配性评价难题,提出总体技术方案并构建设施平均密度、能力饱和度、平均疏散时间等量化评价指标,以典型十字换乘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为例,重点分析换乘方式能力适配性问题。通过车站客流仿真及指标计算评价,发现站台能力不足及换乘设施客流冲突等问题突出。因此,从行车组织及车站结构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其中压缩行车间隔仅能提升车站运能,但难以解决换乘节点客流冲击问题;而优化车站结构仅能减缓换乘设施压力,若同时实施,则能彻底解决能力不足和冲击性问题。建议大客流换乘站不采用十字节点换乘,应结合工程条件优先考虑T型或L型换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发展,换乘站设置成为线网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缺乏规划,换乘站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站台拥挤、换乘通道长、换乘便捷性差等方面,因而合理规划换乘站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换乘站设置影响因素入手,建立换乘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5.
换乘通道是地铁换乘站设计的关键,而换乘通道客流密度是评价站点设计优劣的最有效指标。研究基于LEGION软件的仿真试验,建立了地铁换乘通道客流密度与客流强度、换乘通道长度及宽度的关系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长度和宽度换乘通道适宜客流规模。基于模型仿真,研究提出了人行通道是否使用物理分隔组织单向交通的临界条件,分析了行人逆向通行对单向通道正常方向人流状态的干扰影响。通过广州市部分地铁换乘站点的实测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试验法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线路间的换乘点不断增多,换乘站时刻表的协调直接影响服务水平,有必要结合线网客流分布特点协调换乘站列车到发时刻,以尽量减少乘客在换乘站的换乘等待时间,提高乘客出行效率。以线路间列车衔接时刻点为优化对象,以重点换乘站的换乘衔接需求为主导,建立换乘衔接方案编排优化模型,在网络层面实现基于线网整体换乘等待时间动态最优的换乘站衔接时刻优化,并以广州地铁线网为例,利用模型开发软件,得到符合现场需求的换乘衔接优化时刻点,为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计划协同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行车计划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对缩短乘客换乘时间、改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基于乘客换乘服务水平,建立换乘站列车到发时刻优化模型,研究路网换乘站衔接线路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同时,选取某城市轨道交通局部路网3条线路共4个换乘站为应用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最大限度方便乘客换乘,从加强换乘站列车协同接续出发,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均匀行车条件下换乘接续列车间会产生稳定的衔接周期这一特性,提出用平均换乘等待时间简化模型变量的规模,从而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各线路首列车发车时刻为决策变量,以路网内所有换乘乘客总的换乘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换乘协同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为例,对给出的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乘客的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减少约12%,全网67%换乘方向上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均有减少;所构建模型能够有效优化列车的运行计划,改善列车在换乘站的协同接续效果,进而提高换乘效率及服务水平,而且较以往模型在运算效率方面有大幅提高,适用于解决为方便乘客换乘的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实际出行中存在一些不宜量化的因素(如换乘站在线网中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折算为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中的出行路径阻抗,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方法]根据换乘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路径中的位置将换乘站划分为居路径前段、居路径中间、居路径后段三类。基于手机信令获取得到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乘客出行数据,选取其中的典型OD(起讫点)对及符合研究要求的换乘站,将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计算得到的选择比例与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换乘站类型对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与居路径中间换乘站相比,乘客更趋于选择在居路径前段、居路径后段的换乘站进行换乘,其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较模型计算选择比例约高10%。构建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时,不能简单地将换乘因素量化折算为阻抗,应对各换乘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陈锋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4):143-148
介绍东京都市圈针对轨道交通超高换乘系数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5年一次的大规模轨道交通调查、换乘特征分析以及换乘优化措施等。对线网规划、运营组织、设施改造以及客流组织等换乘优化措施和经验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换乘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客流量、客流分布、车站客流、运行效率、换乘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存在的五大问题:总体客流效果相对较差、客流量空间分布不均衡、部分核心区段线路相对拥挤、重点车站换乘压力较大、运营效率不高。从城市空间结构拓展,轨道车站与人口、用地的契合关系,车站覆盖率,站间距等方面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城市拓展需要时间、轨道功能层次尤其是快线缺乏等,从进一步加密中心区线网密度、规划轨道快线、做好车站的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后期优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往往需经历新线开通、客流增长、运能不足几个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后,客流会大幅增长且变化多样,从而使得运营组织难度也大幅增加,因此深入分析、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根据其特性优化全日行车计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提高运营效率、运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的具体特性,提出行车间隔及开行对数优化模型,并利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法对运营时段进行划分,从而达到优化全日行车计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需综合考虑客运效果、线网布局、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发展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了涵盖5个层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分别是城市交通服务、城市空间拓展、居民出行改善、线网自身效率和线网外部效益。同时,对票价票制、交通政策、土地开发、公交衔接和行车间隔等影响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线路网络效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重庆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硬件设施上存在的不足,从客运组织上下功夫,通 过不断的总结与实践,提出单向换乘、三级限流法、线 控、网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地应对日益增长 的换乘客流,确保换乘站的运营安全。针对换乘站客 流组织做进一步的思考,提出换乘站的管理模式及建 议,为今后线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发展条件和趋势以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本着"创新网络运营理念,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的原则,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进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分析、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服务将面临的问题,探讨北京面对这些问题做出的相关对策,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后评估是一种对预测全过程的技术性评估,涉及到诸多因素.在分析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综合后评估体系.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了取决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取.探讨了基于PSR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综合后评估方法,借以实...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由BPR函数拓展而得到的轨道交通站厅内行人流条件下的路阻函数形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地铁新街口站自动扶梯和人行楼梯上的行人流进行实地调查,用实测数据拟合确定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人通道的路阻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由实测数据标定得到的路阻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为轨道交通车站内设施布设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部分客流预测系统存在预测客流指标不全,时空粒度较粗,多场景的适用性不足等问题,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化客流预测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适应多场景铁路网客流预测实现方法,利用Hadoop、Spark&Hive、Redis、微服务、H5等先进技术搭建客流预测大数据平台,实现铁路网交通出行量(OD,Origin Destination)的精细化客流功能,为调度指挥和客运管理提供进站、出站、换乘、断面客流量等全指标、精细化时空粒度的客流预测数据支持,提升轨道交通调度指挥针对性、客流组织合理性和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难题显现出来,多元数据分析模型可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定量技术手段.首先,介绍北京轨道交通多元数据库的构建,主要包括地铁AFC刷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公交1C卡数据和浮动车数据等;其次,从地铁车站进出站客流特征、地铁车站换乘客流特征和线路断面客流特征三方面,阐述轨道交通现状客流特征;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