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深度混合动力轿车的传动系振动与噪声问题,对传动系统进行了扭转振动分析和噪声测试,识别出了噪声源。在考虑啮合刚度的齿轮副等效轴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行了研究,并与噪声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齿轮副啮合是该传动系的主要噪声源,而扭转振动是引起传动系噪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前对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各种制造和装配误差对齿轮系的影响,很少考虑相位差的影响因素。文中通过行星齿轮系简化模型,结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的结构特点,详细说明了行星齿轮中啮合相位差的关系特性,建立了能适应于行星齿轮系分析模型的参数描述,并分析了直齿轮和斜齿轮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相位关系及啮合刚度影响系数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行星架县浮的2K-H行星齿轮减速器 集中参数振动模型,用相对运动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振动方程,采用Fourier级数法求解振动响应,分析了齿轮误差、行星架悬浮、初始啮合相位等对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线监测齿轮系统振动信号特性是诊断变速箱齿轮剥落缺陷的有效手段,然而,建立准确的轮齿表面剥落缺陷扩展与振动信号特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解的难题.文章建立解析模型来分析剥落缺陷扩展对于啮合刚度的影响,分析剥落缺陷在长度、宽度、深度三个方向的扩展对于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齿对啮合时由于剥落导致的轮齿非线性位移激...  相似文献   

5.
文中建立了圆柱直齿轮间隙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齿轮沿基圆切向综合误差、轴承和齿侧间隙及时变啮合刚度,采用单自由度间隙非线性时变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载荷下齿轮由周期运动向混沌运动的转变,说明了载荷比对齿轮间隙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形式优劣和承受复杂的内、外部激励因素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性能,研究齿轮系统在传递动力和运动中的振动、冲击及噪声基本规律很重要.本文从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求解方法、固有振动特性、动力学响应特性、减振降噪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动载荷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宗德 《汽车工程》1994,16(2):92-97
本文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副在回转方向与各支承方向上的振动自由度,建立了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它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该参数激励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这一齿轮传动系统的激励特性,精确地计算出齿轮上的动载荷及各种转速下的动载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长钊  张铁  宋健  尹显颂  葛帅帅 《汽车工程》2022,(12):1896-1909
为研究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运行时的动态特性,考虑电磁时空激励和系统结构柔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速工况的一体化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以动力学分析为手段,重点研究了稳态、加速工况下电机转矩波动、齿轮误差和箱体柔性对电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电机转矩波动对轴承力的影响不明显,齿轮误差会显著增加齿轮动态啮合力矩和轴承支反力的幅值,箱体柔性对齿轮动态啮合力矩的影响较小;在加速工况下,齿轮误差容易激发系统高频成分的共振,耦合箱体后容易激发与转频相关的低阶共振。  相似文献   

9.
准双曲面齿轮非线性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一个准双曲面齿轮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方程,方程中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和间隙,用打靶法和参数化法得到了周期解。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各部分动力学参数对动态输出响应的影响,实现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以达到减小扭转振动的目的,建立了由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变速器和差速器等子单元组成的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各单元动力学参数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对系统受迫振动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考虑摩擦和惯性力的输入激励转矩模型,表达形式简洁,符合实际;基于单元分析的建模分析方法,揭示了系统参数与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内在联系,为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与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汽车传动系齿轮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汽车传动系统中齿轮传动产生噪声的根源,根据振动噪声理论建立了数学分析模型,分析了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指出传动系齿轮噪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反映,提出了从控制齿轮几何参数和保护制造,装配精度两方面来降低系统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齿轮作为手动变速器的主要传动部件,其啮合情况对整个变速器的性能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MASTA软件实现了对某微型车变速器的齿轮啮合分析,并建立了变速器的仿真模型,模拟其实际负载状况完成变速器的齿轮传动过程分析;同时利用软件的齿轮微观修形模块,优化齿面啮合的接触斑点,减小传递误差,达到了改善齿面接触状况的目的。表明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可有效减少试验费用,缩短研发周期,为今后新变速器齿轮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再生制动过程中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在考虑静态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等基础上,进一步耦合轮胎扭转特性,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两级传动机构-轮胎的机电耦合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析了轮胎扭转特性和再生制动转矩对电驱动系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扭转特性为电驱动系统引入了1阶新的模态,改变了系统1阶模态振型;再生制动转矩较小时,传动机构发生齿轮持续拍击现象;随着再生制动转矩的增加,拍击现象逐渐消失,但电磁转矩反向时传动机构动载荷逐渐增大。研究为电驱动系统动态载荷研究和寿命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秦大同  杨为  舒红  朱才朝 《汽车工程》2001,23(6):414-418
本文建立了速比i=2.0、i=0.5两种工况下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实体和有限元模型,针对其复杂的结构,提出了节点-节点离散杆单元模型,简化并建立了系统的结构动态模型。运用灵敏度 Lanczos迭代法求解系统的振动模态。在车辆传动实验台上采集了运行过程中传动系统的加速响应信号。在此基础上运用环境激励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参数,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本文提出模型的正确合理性。该研究所用的方法及计算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无级变速器传动系统的运行平稳性,为降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简化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以实测时变缸压为激励,同时考虑了曲柄连杆机构时变转动惯量、离合器非线性刚度、齿轮侧隙和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等因素,建立了乘用车动力传动系3挡集中参数扭振模型,计算分析了传动系固有振动特性。进行3挡全油门加速工况下的试验和仿真,对比其飞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2阶主谐次扭振加速度信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系统的扭振响应发现在2 500~2 700r/min之间系统发生共振现象,输入轴的最大扭振加速度值为1 650rad/s2。在模型中换用双质量飞轮后的试验和仿真都表明,在整个加速区间内避免了扭转共振现象,输入轴的最大扭振加速度值大幅度减小至313.6rad/s2。  相似文献   

16.
驱动系统作为高速列车动力转向架的核心子系统,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但随着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高速列车的可靠安全运行受到严重挑战。为了减小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驱动系统悬挂节点的动态载荷,降低驱动系统关键部件的振动水平,对驱动系统悬挂刚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牵引动力传递和齿轮啮合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动力学模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减小牵引电机吊点悬挂载荷和齿轮箱车轴铰接点垂向载荷为优化目标,研究牵引电机吊点、齿轮箱吊杆吊点、电机-齿轮箱连接点的悬挂刚度对车辆关键部件振动加速度和驱动系统悬挂节点动态载荷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其影响规律进行分析,获得驱动系统悬挂刚度的最优匹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设计的驱动系统悬挂刚度相比,参数优化后牵引电机吊点的纵向载荷最大值减小22.3%,横向载荷最大值减小37.9%,垂向载荷最大值减小9.8%,齿轮箱车轴铰接点的垂向载荷最大值减小9.1%;此外,驱动系统悬挂刚度优化后的牵引电机、齿轮箱、轴箱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状态空间形式推导了单级和多级齿轮传动系的动态过程和稳定性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多级齿轮传动系统中联接轴扭转刚度和各级齿轮啮合刚度的相位组合对系统动态的影响,并以遥测技术在齿轮动载实验台上测试了齿轮传动中的齿根动应力过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齿轮由于变刚度啮合所产生的振动问题采用摄动方法的进行分析,首次导出变刚度啮合齿轮副角动量守恒定理及相应的有阻尼和无阻尼两种情况下摄动方程,并用离散富氏变换数值计算获得轮节点处的刚度,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应的频谱。  相似文献   

19.
制动抖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ADAMS/CAR的多刚体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成功再现了制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现象,并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明确了振动从制动器到转向盘的传递途径,提出了调节橡胶弹性元件刚度的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ADAMs/Engine模块中将GY6型发动机后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等重要部件参数化,建立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参数的传动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后处理可输出啮合齿轮的啮合力及切向分力、法向分力、轴向分力,扭矩,齿轮对轴的作用力及各传动轴的速度,加速度动态曲线等,为齿轮和轴的强度校核、GY6型发动机后传动机构优化及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