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路口感应信号控制优化设计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解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提高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效率,使交叉口具有最高的通行能力和最小的延误,就必须综合利用不同检测信息。文章借助于VISSIM软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并对单个路口进行感应信号控制优化设计,最后运用VISSIM软件对所设计的感应信号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Synchro�ĸ�Ӧ�źſ��ƽ���ڷ����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首先介绍了感应信号控制的机理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排队和延误的计算方法;在对北京市某一典型十字信控交叉口进行大量实际观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ynchr。系统对交叉口现状和采用感应信号控制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分析.该交叉口采用感应信号控制后,东进口控制延误由78. 9s下降到21. 9s,西进口控制延误由144. Os下降到45. 9s,每车停车延误由原来的82.8s下降到28.3s,交叉口服务水平也由F级上升到C级,交叉口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半独立路权下的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为研究对象,借助VISSIM对交叉口进行建模并通过感应信号控制模块模拟信号优先控制,分析了传统绝对优先策略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比较不同信号优先下有轨电车行程用时以及交叉口总平均延误.结果表明:对交叉口信号采取一定优先控制,可在对公路车辆不造成过多延误影响的同时有效保障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区域的顺畅通行.  相似文献   

4.
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内外一直致力于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对于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的研究较多。目前常用的城市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方法为单点控制、干线控制和区域控制,这些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无感应控制到感应控制、单一交叉口到关联交叉口再到区域交叉口控制的进步历程,每种方法相应可以满足不同交通系统的控制需要。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单点控制、干线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梳理,为发展智能交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有感应控制多是从自身入手,并没有结合信号相位,因此控制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美国NEMA TS2标准中的双环相位结构和感应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双环相位感应控制算法.并以临汾市自适应系统控制项目为依托,将VISSIM与VisVAP相结合,对这种改进双环相位感应控制方式在典型交叉口应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朱弘戈 《交通标准化》2010,(14):119-122
当出口匝道接地点离交叉口距离太近时,采用基于优先控制思想的协调控制方法,在避免衔接交叉口的拥堵易回溢至快速路主线等方面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优先感应采用国际通用的NEMA感应规则,可架起快速路控制与城市道路信号控制的桥梁,使两个原本独立的系统在本地控制层面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设置逆向可变车道目的在于保证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条件下缓解进口道左转车辆的交通压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控制的逆向可变车道方案.针对逆向可变车道的感应控制方案提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延误分析.利用VISSIM的VAP模块对感应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分别对定时控制以及感应控制方案进行了效益评价.分析了感应控制方案分别在不同流量以及不同左转比例下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方案在不同流量下均能使主路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随着流量增大,感应控制下交叉口整体延误逐渐接近定时控制.当逆向可变车道所在进口道左转比例较高时,感应控制方案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出的方案能够保证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的同时提高主路左转的通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交叉口的时空利用率,为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城市交叉口行人、自行车群对半感应控制配时算法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相位交叉口左转车穿越行人、自行车群的特点,应用临界间隙理论,根据左转车到达与离去平衡的基本原理,在HCM2000(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00)最小绿灯时间服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半感应控制算法的最小绿灯时间计算模型.用该算法计算信号配时方案,并在北京市怀柔区进行现场试验,用信号控制延误评价服务水平.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使信号配时方案更适合行人和自行车多的实际情况,使交叉口总延误时间下降了37.8%,服务水平从C级提高到B级.  相似文献   

9.
车路协同系统能实时获取车辆个体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通过速度引导实现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车路协同下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时间窗的滚动预测方法,提出了改进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流程;将相位饱和度作为表征信号控制效果的指标,在考虑速度引导对车辆运行状态影响基础上,建立了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和模型.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感应控制方法,在各种交通流量下均能有效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和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10.
交叉口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口作为车辆汇集和转向所在地,其复杂的交通特征使之容易成为交通持续混乱和事故的多发点,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网通行能力,成为整个城市道路的瓶颈地带。可以说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态密切相关,解决了交叉口问题也就解决了城市交通的关键问题。交叉口信号采用两级模糊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少车辆延误,控制效果优于现行的感应控制。  相似文献   

11.
Traffic-actuated signal employs relatively complex control logic to regulate traffic flow.Introduction of control variables into the traffic-actuated system contributes to system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and complexity,and also complicates the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The paper proposes two tentative methods to optimize the actuated signal parameters:basic requirements of controller parameters and analytical model,and macroscopic computer simul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the actuated signal operates wit...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连续Petri网,建立交通流混合控制模型,通过分析离散化的交通信号控制混合Petri网模型,研究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感应控制问题.基于混合Petri网模型参数的分析,建立了各相位车辆总停留时间的计算方法;从库所标识与变迁使能程度间的复杂关系出发,研究了库所标识的变化规律;以车辆总停留时间最短为目标优化感应控制模型,仿真计算各相位绿灯时间.结果表明:基于混合Petri网的优化感应控制方法,4个相位的车辆平均延误显著缩短,可以较好地实现单点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从感应控制思想着手,采用面控的策略,寻找缓解城市一个区域道路交叉口高峰时期拥堵的有效方法。提出基于交通流相容性原理的协调式感应控制方案,针对城市交通高峰时期,在单条路径实现绿波控制的基础上,根据检测器检测信息实施区域多向绿波带,以提高区域交通信号的控制效率,使整个区域的通行能力达到更大和延误更小。最后用一简单路网说明该控制策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ILC), as a branch of data-driven control, has obtained plentiful achievements both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aking th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ystem as a plant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 of the ILC and fuzzy logic to design an adaptive data-driven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rsection. The key rule of the signal control logic is described by fuzzy iterative theory,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adapt itself to the changing of traffic flow by iterative learning and handle the uncertainty and randomness in traffic system by fuzzy logic, so as to avoid the modeling of complex transport system and take advantages of data-driven on non-model control. Fi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estified to be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y VISSIM. The simulati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fixed and actuated contro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5.
迭代学习控制作为数据驱动控制的一个分支,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以交通信号系统为被控对象,利用迭代学习控制和模糊理论的核心思想,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信号交叉口自适应控制器,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信号控制的关键规则采用模糊迭代理论,通过迭代学习使得信号控制策略适应交通流的不断变化,通过模糊理论处理交通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从而避免对复杂交通系统的建模,发挥了数据驱动的无模型控制优势. 最后,使用基于VISSIM的仿真平台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迭代学习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优于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迭代学习控制作为数据驱动控制的一个分支,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以交通信号系统为被控对象,利用迭代学习控制和模糊理论的核心思想,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信号交叉口自适应控制器,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信号控制的关键规则采用模糊迭代理论,通过迭代学习使得信号控制策略适应交通流的不断变化,通过模糊理论处理交通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从而避免对复杂交通系统的建模,发挥了数据驱动的无模型控制优势. 最后,使用基于VISSIM的仿真平台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迭代学习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优于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单路口感应控制系统中,单位绿灯延时对于感应信号控制的效率起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单位绿灯延时可以消除为等待少数车辆而浪费的绿灯时间,使绿灯延时高效运行,从而可提高通行能力,降低延误,减少车辆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比较了两种单位绿灯延时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给出对于感应控制系统比较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作为一项投入规模较 小、效果较为明显的交通治理措施,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交通信号控 制的国家,对其交通信号配时实践与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综 述了美国交通信号配时的技术特点、工作流程、主要配时工具以及近期研究动向。首先,将美国交 通信号配时的技术特点归纳为3点,即配时参数定义自成体系,强调感应控制条件下的信号协调和 采用“环栅相位结构”表示配时方案。其次,依据“结果导向”式的信号配时步骤归纳了美国信号配 时工作主要流程,同时分析了 Synchro,TRANSYT-7F,TranSync,Tru-Traffic 等信号配时软件工 具。另外,围绕“信号配时效果评价”“智能网联条件下的交通信号控制”两项主题介绍了近期美国 交通信号控制的研究动向。最后讨论了未来交通信号配时技术的发展并提出4点展望和关注,分 别是配时软件工具开发与应用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新数据资源的应用将能够极大程度上改进 现有交通信号配时实践并带来显著工程效益,面向传统交通信号控制向智能网联环境过渡阶段的 配时研究需要加强,以及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的基础性交通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和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