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城市交通饱和度的增加,城市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压力.公交专用道是实施路段公交优先通行的有效技术措施,临时性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专用道新的设置方式,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允许社会车辆在无公交情况下使用此车道.文中首先介绍了临时性公交专用...  相似文献   

2.
实施公交专用道建设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道路资源有限、地形条件受限、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重庆市主城区交叉口公交专用道借道区长度,并从工程应用层面提出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重庆市主城区首批公交专用道开通运行以来的数据显示,公交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表明了研究结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交专用道的实施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专用道具有容量大、运速快、造价低、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等特点,建设公交专用道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主干道布设公交专用道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形式,为公共交通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在公交专用道的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利用率低下且牵制其它车道运行车辆的公交专用道,对这一类公交专用道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和公共道路资源利用率。本文针对实际案例对公交专用道的优化进行探索,记录实地数据,分析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低下的原因,提出公交专用道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小城市当前正处于小汽车出行或公交车出行方向选择的关键时期,亟需发展公交专用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剖析中小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面临困境,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经验,提出中小城市理想的公交专用道体系建议(公交专用路+一级公交专用道、二级公交专用道+其他形式公交专用道)和中小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建议,并以顺德区为例,研究制定符合顺德区城市特点的公交专用道体系和设置标准,规划"十横十二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正面临着出行向机动化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公交优先作为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策略,是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分析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苏州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苏州公交发展所面一陆的挑战,接着探讨了如何从规划、政策、服务、管理和具体技术措施如公交专用道的车道位置选择、公交专用道的隔离方式与交通标志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停靠站设置形式等几方面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苏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79-180
建设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也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措施。佛山大力推广公交专用道,但由于国家公交专用道标准不适用,公交网络化推广受限。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国家标准以及国内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佛山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并提出佛山市公交专用道发展保障措施,推动公交专用道的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叶欣 《交通标准化》2010,(19):19-22
面对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的日益加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已成为缓解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阐述设置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道路结构和交通特性,介绍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方案,可供市政建设及交通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13,29(5):31-31
在当前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城市交通规划中也越来越重视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和建设。但从目前各城市实施的效果看,普遍存在效益不明显的现象。因此,对公交专用道的实施也需要反思和总结。在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普遍拥堵,理论上也是最需要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其实施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在路中设置;二是在路边设置。路中设置公交专用道,虽然受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交通拥堵,我国大力提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对公交混行车道、外侧式公交专用道和中央公交专用道3种公交车道优缺点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影响因素.结合深圳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案例,从高峰小时公交车流量、客运需求和道路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各种公交专用道设置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打造上海"后公交都市"时代,提升公交专用道运营效率,以上海市已建公交专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机数据、POI数据、公交IC卡数据、公交GPS数据、网约车GPS数据、公交企业运营数据,对公交专用道两侧500?m范围内的居住、就业、购物休闲和医疗服务共4项用地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4项用地属性作为聚类因素,将全市公交专用道进行聚类,分析各类公交专用道的效益表现及其与用地属性的相关性.该项研究填补了利用大数据进行公交专用道周边用地属性分析的空白,将加深行业管理部门、公交企业等对公交专用道的认识,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公交专用道和优化线路服务.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方面,公交优先发展成为公认的有效对策之一。在分析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市城市特点,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对苏州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宝山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认真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落实“村村通公交”有关措施,不断改善宝山地区公共交通环境和服务管理水平,切实推进企业行风建设,为宝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公交行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交通效益。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直接体现和重要标志,但是切实地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公交专用道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性的公交专用道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场站规划建设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站用地是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争件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以及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场站设施的功能保障。通过对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场站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为国内其他城市公交场站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地面交通日益拥挤的主要方式,而公交优先又是实现这一解决方式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基本理论及空间设计上,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公交优先及公交专用道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专用道的依据和条件、专用道断面的选择、专用道在交叉口的处理、专用道停靠站的设计等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借鉴,为城市交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英豪 《交通与运输》2006,22(6):31-31
太多的人采用这种交通方式,地铁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造成设施的浪费;上海为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公交的可靠度,正在实施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的交通政策,涉及到道路路权使用功能的再分配,上海目前已经有160万辆电动自行车,再发展下去就是维持现在这种交通状况也会成为大大的问题了,更不用说要搞公交专用道。而公交的服务水平不上一个台阶,显然对客流就缺乏竞争力,如此恶性循环,上海的交通将不堪重负,进而制约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羊羽 《交通与运输》2013,29(5):33-33
2002年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将"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作为三项城市重大交通政策,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策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加大了公交专用道建设,从公交专用道实施效果评估来看,延安路为代表的公交专用道由于道路设施的分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其运行车速可与社会车辆基本持平,实现了提高公交运行车速和准点率的目标。然而,近年来由于动拆迁难度的加大和土地成本的提高,城市道路扩  相似文献   

19.
公交优先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地面交通日益拥挤的主要方式,而公交优先又是实现这一解决方式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基本理论及空间设计上,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公交优先及公交专用道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专用道的依据和条件、专用道断面的选择、专用道在交叉口的处理、专用道停靠站的设计等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借鉴,为城市交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仇保兴 《城市交通》2007,5(1):11-16
为了促进"公交优先"战略的有效落实,尽快扭转"公交优先"战略"口号化"和"宣言化"的状况,提出观念转变是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核心问题,要认识到公交优先是普通百姓优先,是绿色交通优先,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优先."公交优先"的关键是领导转变观念优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做好城市内部各种不同交通方式以及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协同,力争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并保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安排优先、道路使用权优先、交通管制措施优先和公共财政转移优先.最后,提出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五项措施:推进大容量公交方式和公交枢纽建设;实行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补贴政策;落实"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继续实施和完善通过编制和实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来确保公交优先的检查、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